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8日 · 譯文. 莊子說:「了解很容易,不去討論卻很困難。 了解卻不妄加談論,是通往自然之境界;了解而加以談論,是走向人為之世。 古時的人體察自然而不追求人為。 」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屠龍的技術,耗盡千金的家產,三年後藝成卻沒有施展技巧的機會。 聖哲對必然的事物不與人拗辯,故此沒有爭論;凡人卻把不必然的東西視作必然,因而爭論不休。 引致紛爭,是因為對行為有所追求。 紛爭,依仗它到頭來只會自取滅亡。 世俗人聰明的舉動,總離不開送贈與酬答。 於淺薄之事上耗費精神,一心兼濟天下疏導萬物,以為可以達至混沌初開、物我相融之境界。 像這樣的人,是迷惑於浩瀚的宇宙,身形勞苦拘累卻不了解混沌初始之真諦。 那些道德修養高的人,讓精神回歸到混沌初開的原始狀態,甘願休眠在沒有任何有形事物的世界。

  2. 2019年3月15日 · - 香港文匯報. 【古文解惑】安時處順 樂天定阿Q? 2019-03-15. 關於「」之內涵,前已於本專欄內加以概述。 但所謂「得道者」,到底又有怎樣的人生態度? 謹選錄《莊子.大宗師》末章如下,略窺一二: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①十日。 子輿曰:「子桑殆病②矣! 」裹飯③而往食④之。 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⑤? 母邪? 天乎? 人乎? 」有⑥不任其聲⑦而趨舉其詩⑧焉。 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⑨? 」曰:「吾思夫⑩使我至此者而弗11得也。 父母豈欲吾貧哉? 天無私覆,地無私12載,天地豈私貧我哉? 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 然而至此者,命也夫! 綜而述之,子桑生活貧困,不得溫飽,又逢淫雨霏霏,朋友子輿擔心他不堪飢寒煎熬,特攜食物前往探望。

  3. 2017年3月10日 · 2017-03-10. 戰國末期,秦國勢力日益強大,各諸侯國公子貴族為了對抗外敵及壯大本國實力,竭力招攬不同人才,以致諸子百家學說興起,養士之風盛行。 當時以養士著稱的,分別有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後人將他們合稱為「戰國四公子」。 在四公子中,孟嘗君田文的年紀最長,可謂戰國大規模養士的第一人。 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禮賢下士,以「食客三千」聞名,秦昭王知其賢能,還曾讓弟弟涇陽君到齊國當人質,以求見孟嘗君。 孟嘗君本已應允前往,但被蘇代勸阻(據《戰國策.齊策》記載,蘇代當作蘇秦),一時未有成行。 然而,齊湣王不欲得罪秦王,結果次年就把涇陽君送返秦國,隨後亦如秦王之願,派孟嘗君入秦。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其事曰:

  4. 2017年6月7日 ·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而落後了,遇見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農具。 子路問:「您見過我的老師嗎? 」老人說:「不勞動四肢,分不清五穀,誰是你的老師? 」說罷,便扶着拐杖除草。 子路拱手站在一旁。 老人留子路過夜,殺雞煮飯給子路吃,又讓兩個兒子跟子路相見。 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一行人,並將經歷告訴孔子。 孔子說:「是隱士。 」派遣子路返回探望老人。 到了老人的家,他已離開了。 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合義的。 長幼間的禮節,不可廢除;君臣間的大義,怎能廢棄呢? 希望潔身自好,卻破壞君臣間的倫理。

  5. 2021年4月20日 · 第一個是美國中上流社會的白種人太太,她講述了一隻死去的野貓故事;第二個是貧窮的老太太;第三個是兩個黃皮膚小孩,將未死透的野貓帶回暖烘烘的家中;此際,野貓甦醒,觀點遂轉到牠的眼中。 這四種觀點的運用,胡菊人評說: 「在小說中『轉換敘事觀點』就等於駕車時改線,非常危險。 但作者在這樣短的篇幅中,連換了四次線,等於是在香港海底隧道轉了四汽車線。 胡菊人所說確是,如非高手,又怎可如此從容轉線? 「結尾的大逆轉」這技法很多作家都喜為之。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報端塗小小說,每日一篇,其吃力和費煞思量,筆墨難以形容也。 初寫時題材枯竭,當時我的編輯師傅就說:從新聞取材。 於是將新聞聯想浮翩,將結局來個「驚奇」。 這法子果然有效。 甚至將同一宗故事,來個不同的結局,都是驚奇的結局。

  6. 2018年7月11日 · 譯文. 蜀地有三名商人,皆於市集賣藥。 其中一人專門蒐集好藥材出售,量入為出,不以虛價出售,也不謀取過多利潤。 另一位商人把好藥與壞藥都收來賣,價格的高低視乎買者的需要,然後以好藥和壞藥應付顧客。 第三個商人不蒐集好藥,只靠多賣藥材,以廉價出售藥材,顧客請求添一點藥材就便添一點,從不計較,於是人們爭相購買他的藥材。 他那間店舖的門檻,一個月便需要換一次。 過了一年,他便變成富翁。 那名好藥與壞藥都賣的商人,買藥的顧客稍為少一點,過了兩年也都富起來。 而那名專賣好藥的商人,他的藥店每天即使在正午也靜如夜晚,生活潦倒得吃了早飯而到晚飯便無米下鍋。 郁離子聽說此事,嘆息地說:「如今為官之人,也跟這三名商人的處境一樣啊!

  7. 2017年6月14日 · 2017-06-14. 在孔門弟子中,有所謂四聖與十哲,能兼此二譽的,僅顏回一人而已。. 顏回,是四聖中的「復聖」,意為「復見聖人」,用現代語言說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