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7日 · 曾榮光的文章給了些線索。 像《群玉堂懷素大草千文》,是得到收藏者群玉齋主李啟嚴答允給《書譜》發表的宋代刻本。 此外,像隸書《夏承碑》、六朝《張猛龍》王璀題本、草書《宋克書杜甫壯遊詩》以及《杜牧張好好詩》等,背後都應有些故事了。 據說當時一位美國華裔教授,自願把家藏文徵明《赤壁賦》,拍成幻燈片供《書譜》發表。 我想,沒有主事者的博識和交遊,當然沒有雜誌開創的篳路藍縷的成績,應是沒法得到這些資源的。 《書譜》的文章有份量,有普及的,也有精研的,部分更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除了名碑帖的刊印以外,獲益最多的應是不同的特輯。 這類特輯分載於不同期數,有的以書體劃分,例如篆書特輯(其餘當然是行書、草書、隸書等);有的以名家劃分,例如顏真卿特輯、黃庭堅特輯之類。

    • 極端立場霸佔了討論空間
    • 動之以情還是說之以理?
    • 教師眼中的身份真的非此即彼嗎?
    • 尋索中庸之道

    回顧回歸後香港身份教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有以下三條主線: 1. 回歸後隨着對普選的期望,而發展出對核心價值和普世公民培育的重視; 2. 回歸後持續推動國情教育下,發展的國民身份認同培育,當中又包括了回歸初期的國情教育、曾蔭權時代的國民教育以及近期推行的國家安全教育;以及 3. 在2000年代中期開始,於民間漸次出現的本土意識,以及由此形成對香港人身份傳承的關注,並主要通過公眾教育和媒體而流傳。 從以上三條身份教育主線,可見從回歸至今,香港身份教育,乃至各種相關討論,呈現了一種雜亂而複合的多元狀態。但當中卻沒有深入探索和認真回答過以下重要問題: 1. 「中國人」和「香港人」的身份是否必然矛盾? 2. 同時培育「中國人」和「香港人」的身份,是否存在困難? 3. 最根本的一點,到底國民身份認同培...

    以上三個重要問題的爭論,都集中在上文所提及的第二條身份教育主線,也就是回歸至今一直大力推動的國民身份認同培育中。 在此方面,迄今討論主要集中在學與教策略中情與理的張力。主流的國民身份認同培育取向是提倡「以情引發」,認為國民身份認同的培育主要針對學生對國家的情感。因此國民身份認同教育便是通過不同活動,觸發學生對國家的情感,進而培育他們對國家的情懷。 這種取向為李榮安(2006)和張永雄(2007a;2007b)等學者所認同,指出學生需要讓自己在真實情境中,感受和體會國情。同時在政府於2008年成立「薪火相傳──國民教育活動系列平台」後,亦通過推行各類中小學內地交流活動,而成為國民身份認同培育的主流。 「薪火相傳」系列下,香港中學生遊學南京明孝陵的活動情況。(香港教育局圖片) 另一方面,亦有一些...

    要回應現今的教育處境,我們便需要重新思考和回答:到底構成國民身份培育的內涵和條件是什麼?以下筆者便會根據自身觀點、手上的資料,並參閱國際學者的討論,分享一點淺見。 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內涵和條件,英國著名政治學者米勒(David Miller)對國民身份元素的研究及理解,可以為我們帶來重要的啟迪。米勒針對國家意識(nationality)和國民身份的培育,指出國民身份具有5種元素(Miller, 1995; 2000),包括: 1. 具有共享信念和共同獻身精神; 2. 具有持久歷史性; 3. 具有積極參與的品性或特質; 4. 和特定具體地域連繫一起;及 5. 共有大眾文化。 基於米勒所提出的這5種元素,筆者以及所參與的一個教育計劃團隊於去年曾進行問卷調查,收集現今香港教師認為國民身份認同培育應...

    以上教師們所選取條件所呈現的「中國香港人」身份,正好讓我們重新審視現今乃至未來香港教育和社會的路向。 「中國香港人」的身份,意味香港在回歸後不再是殖民地,而是中國的一部分,與國家唇齒相依。這是鐵一般的事實,而一國兩制正構成兩者關係的基礎。因此,在身份建構上,我們也需要回到一國兩制這個原點,尋索如何在一國兩制下,建構「中國香港人」身份的內涵和認同。 然而,回歸20多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走上的道路,卻總是糾結於究竟應傾向「中國」還是「香港」,甚至令此兩者好像愈來愈無法相容。這種兩極化的狀況,正是導致年多前社會總體爆發的根本原因。毫無疑問,我們作為香港人,如果不好好去面對「中國香港人」的身份,兼顧「中國人」和「香港人」的認同的話,在社會發展和改善生活上,只會寸步難行。而學校的身份教育,正正是為社會...

  2. 2 天前 · 禁止播放《願榮光》是特區政府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而採取的必要措施,廣大市民和媒體機構應該清楚法律底線,更應自覺遵守法律,對「獨歌」說不。. 「獨歌」的傳播,或令人誤會香港是一個主權國家和擁有自己的國歌。. (Shutterstock). 上訴庭日前 ...

  3. 2018年4月3日 · 本身亦是教授中文出身的鍾榮光中學校長朱蓓蕾博士認為坊間雖有不時現成的文言文補充練習教材供應但只集中文化主題教學上如隔靴搔癢諸多掣肘。 她說:「坊間教材,多以短篇文言文圍繞孝道、儒家文化等主題,扣不上初中課程的脈絡。 教大課程剛好兩者兼得,老師用起來更是事半功倍。 香港學生文言文根基不穩,張博士認為接觸時間太少是一大因素。 他說:「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接觸和浸淫的時間是關鍵。 」語言不能速食,到高中才臨急抱佛腳,恐怕為時已晚。 朱校長指出,文憑試考生要預備的科目眾多,有學生寧願壯士斷臂,放棄文言文部分的分數,十分可惜。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張博士認為在其中取得平衡十分重要,初中階段成為培養同學文言文能力的最佳時機。

  4. 2022年6月13日 ·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6-13. 灼見文化. 撰文、圖片:何碧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研究員). 標籤: 中大文物館 利榮森 北山十寶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宋拓 屈志仁 嶺南文化 灼見原創 灼見獨家 碑帖. 明年適逢香港中文大學成立60周年,文物館正籌劃「碑帖瓊林 ...

  5. 2019年4月7日 · 香港大學歷史系哲學博士、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處博物館專家顧問林準祥博士,多年來收藏各式香港彩色照片,既有收藏家的情趣及品味,更有護持歷史、書寫香港故事的美願。 逾千張個人收藏舊照,林博士挑其精華,考其故事,輯成 Old Hong Kong in Colour 一書。 過去日漸遠去的歷史、印象中刻板的黑白歷史,由此得以還原本來色彩,一個老香港彷彿回春,歷久常新。 「城西書話」講座,中間為《Old Hong Kong in Colour》作者林準祥。 珍貴照片紀錄 走馬燈下的香港各態. 300幅珍貴昔日彩照,構成 Old Hong Kong in Colour 一書的香港歷史世界。 書中內容章節分明,涵蓋面廣:城區香港、遊人街坊、鄉郊掠影、漁灣風情等景像悉數囊括,可謂一片紙上風景。

  6. 2019年5月19日 · 曾自成一個天下的榮光與傲慢被屈辱與自卑取代人們飢渴不無盲目地尋求日本英國德國美國甚至印度的觀念的滋養。 梁啟超經歷着這一切,同時是這種轉變的積極參與者。 他是一位行動者,25歲就捲入百日維新的旋渦中,流亡日本後又參與策劃自立軍起義。 他在袁世凱與張勳的兩次復辟中挺身而出,成為再造共和的關鍵人物,還是中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幕後推動者。 他是個思想者,倘若你談論中國現代思想的形成,科學、經濟學、佛學、法學、政治思想、小說理論……幾乎沒有一個領域能迴避他的影響,他甚至往往還是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