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樂之路》(英語: Road Less Traveled ),2011年台灣電影是一部劇情片。 由 吳建豪 、 洪天祥 、 塗百鋒 、 隆宸翰 、 弦子 、 洪金寶 、 張魁 、 柯有綸 、 吳中天 、 韓琳 、 莫子儀 、 徐婕兒 、 藤岡靛 、 川島茉樹代 等人共同演出。

  2. 樂之路》(英語: Road Less Traveled ),2011年台灣電影,是一部劇情片。 由 吳建豪 、 洪天祥 、 涂百鋒 、 隆宸翰 、 弦子 、 洪金寶 、 張魁 、 柯有綸 、 吳中天 、 韓琳 、 莫子儀 、 徐婕兒 、 藤岡靛 、 川島茉樹代 等人共同演出。

  3. 2013年6月1日. ( 2013-06-01) 发行商. 臺灣 好好電影工作室 有限公司. 《樂之路》 (英語: Road Less Traveled ),2011年 台灣電影 ,是一部 劇情片 。. 由 吳建豪 、 洪天祥 、 涂百鋒 、 隆宸翰 、 弦子 、 洪金寶 、 張魁 、 柯有綸 、 吳中天 、 韓琳 、 莫子儀 ...

    • 李劭尹
  4. 乐之路》 (英语: Road Less Traveled ),2011年 台湾电影 ,是一部 剧情片 。 由 吴建豪 、 洪天祥 、 涂百锋 、 隆宸翰 、 弦子 、 洪金宝 、 张魁 、 柯有纶 、 吴中天 、 韩琳 、 莫子仪 、 徐婕儿 、 藤冈靛 、 川岛茉树代 等人共同演出。 剧情概说 [ 编辑] 这是一部以SMASH乐团为主的故事电影。 叙述五位主角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摇滚乐团,经过不断的磨练与失败,最后终于成为家喻户晓大明星的心路历程.... 演员阵容 [ 编辑] 主要角色 [ 编辑] 其他角色 [ 编辑] 电影音乐 [ 编辑] 主题曲:《我不要自由》,主唱人:吴建豪. 相关连结 [ 编辑] 电影《乐之路》官方部落格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

    • 生平經歷
    • 音樂歷程
    • 音樂貢獻
    • 獎項與榮譽
    • 軼事
    • 外部連結

    早年生活

    阿姆斯壯在自傳中多次聲稱生於1900年7月4日,但直到80年代中期,人們才通過他的施洗紀錄,了解到他的真正生日1901年8月4日。 阿姆斯壯生於路易安那州紐奧良市的一個貧窮的家庭,是一個奴隸的孫子。他從小在貧民窟度過他的童年。當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父親(威廉·阿姆斯壯,1881-1922)拋棄了家庭,娶了別的女人。之後,母親(瑪麗·安·阿姆斯壯,1886-1942)離開家,將他和妹妹(碧翠絲·阿姆斯壯,1903-1987)交與祖母照顧。阿姆斯壯五歲時,搬去與母親同住。他對父親的印象很模糊,只在遊行中見過父親。 阿姆斯壯進入費斯克學院,正是在那裡他接觸了音樂。為了不讓母親出賣肉體,他靠賣報賺取零錢,有時甚至尋找被丟棄的食物轉賣給餐廳。他經常去家周圍的舞廳,喜歡觀察那裡的一切,沉浸與人們動感的舞蹈中。為了賺取零花錢,他去斯特里維爾(美國紐奧良紅燈區)為妓院與舞廳送煤,同時聆聽樂隊的演奏。那裡常是著名音樂演奏家的聚集之地,其中就有傑出短號手喬·奧利弗。 從費斯克學院輟學之後,阿姆斯壯加入一個童聲合唱團,在街邊賣唱為生,常常陷入生活困境。由於不良行為,他經常被送到兒童之家(兒童教養院)。...

    演出生涯

    在以後的幾年中,阿姆斯壯開始在紐奧良和密西西比流域的一些地方從事小號演奏,他加入了不少樂隊,樂觀開朗的個性和日趨成熟的演奏,為他贏得了好名聲,約瑟夫·奧里弗開始關注他並邀請他到芝加哥參加自己的「黑人後裔爵士樂隊」。 在奧里弗樂隊的日子中,阿姆斯壯迅速確立了自己新一代演奏家的身份,並和奧里弗一起為爵士樂留下了一批著名的錄音。 1924年後,阿姆斯壯赴紐約,參加了作曲家兼指揮弗萊徹·亨德森的樂隊。阿姆斯壯出類拔萃的演奏,給當時還處在發展狀態的紐約爵士界帶來震動和啟發,在那裡,他成為無可爭議的爵士樂領軍人物。 1925年阿姆斯壯攜李爾從紐約回到芝加哥,開始組建自己的樂隊,他先後組建的「熱門五人」和「熱門七人」樂隊紅極一時,瓊尼·多茲和李爾都是樂隊中的成員。他的樂隊,更注重個人演奏者在樂隊中的領導地位,這改變了早期爵士樂樂隊眾人一面沒有大師風采的特徵。到了1928年,阿姆斯壯組建了「薩伏伊舞廳五重奏樂隊」,在「熱門五人」和「熱門七人」的風格上再作改革:將小號和鋼琴的交替演奏作為樂隊的特色,這改變了爵士樂隊單純擔任舞廳伴奏者的地位,將爵士樂上升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同時也改變了爵士樂隊過去以鋼...

    後期

    50年代後,阿姆斯壯雖然還堅持演出,並和鋼琴家奧斯卡·彼得森等人有過成功的合作,與女歌手艾拉·費茲潔拉的兩重唱也獲得極好的反響,在商業上,他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創造了一系列的流行歌曲,但總體而言,他在爵士樂界的地位,已經不再那麼重要,雖然他一如既往地受到樂壇後輩們的尊敬。60年代開始,他還被美國國務院作為美國爵士文化的代表,屢次出訪外國。在這一時期,他也利用自己的聲望,努力為自己的黑人同胞爭取更多的合法權益。比如在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中,年事己高的他不顧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威脅,在公眾面前宣布自己支持南方黑人為自己利益採取的合法鬥爭。1957年,他出版了自傳《小包嘴:我紐奧良的生活》。 1971年7月6日,阿姆斯壯因心肌梗塞在紐約逝世,所有的爵士樂手和樂迷都對他的去世表示哀悼。他被安葬在法拉盛墓地。他受到很多人的敬仰,許多名人都自發來做他的護柩者,如平·克勞斯貝,艾拉·費茲傑拉,迪茲·吉萊斯皮,珀爾·貝利(英語:Pearl Bailey)。佩姬·李演唱了主禱歌。艾爾·西伯勒演唱了《無人知曉我遇見的困難》(Nobody Knows the Trouble I've Seen)。阿姆...

    小號演奏和早期爵士

    在他早期的音樂生涯中,阿姆斯壯以他精湛的短號和小號演奏技巧而出名。他早期的小號演奏代表作收錄於「熱門五人組」(Hot Five)、「熱門七人組」(Hot Seven)的專輯以及「紅色洋蔥爵士寶貝」(Red Onion Jazz Babies)當中。他在這些被堪稱「紐奧良爵士標準」的專輯中加入的即興演奏,早已成為後期爵士演奏者難以超越企及的經典。後來的紐奧良音樂者常常把他的即興創作稱作「旋律的隨機改變」。阿姆斯壯的即興演奏在當時是大膽而精巧的,常常微妙而旋律感極強。 他通常從本質上對他演奏的流行曲調重新創作,讓他們聽起來更加富有趣味性。阿姆斯壯的表演總是令人感覺愉快,因為它們都擁有著耳目一新的原創旋律,富於創造性的突變,以及或輕緩或激揚的節奏。在每一首曲子中他都會將他那生性不安份的活潑與嬉皮通過小號精靈般地跳躍著。而這些天才性的創作又通過他高超的演奏技巧表現出來,從而拓寬了小號表演的音域,為小號演出開找到了另一種可能。在這些專輯當中,阿姆斯壯首先他證明了New Orleans集體即興技巧,不是爵士管號演奏的唯一途徑。他的獨奏催人亢奮、獨立於集體,創造了爵士的獨奏角色,為爵士樂的自由...

    演唱和擬聲的流行

    隨著他音樂的不斷進步以及名氣的提升,他在演奏之中加入的演唱也變得愈加重要。阿姆斯壯並不是第一個在唱片之中運用擬聲唱法的人,但他絕對是第一個將此技法掌握得如此純熟並將其傳播使其流行的第一人。他的歌聲中常常帶有擬聲技巧,喜歡模仿大自然的一些聲響,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方式被後世眾多歌手效仿,包括搖滾歌手,對同時代和後世的歌唱家們影響很深。他即興的創作能力,完全源自自然的天性,他很多素材是直接從日常生活中信手拈來。他的傳記作者傳神地說,有次阿姆斯壯在巴黎演出結束後,走在大街上,有輛馬車「口得口得口得」經過,聲音在午夜特別地響亮。阿姆斯壯轉身就用同樣節奏唱了一首新歌,神速得快趕上七步詩人了。 舉一個例子,在錄製Heebie Jeebies這張唱片時,他的樂譜掉到了地上,而我們的音樂家就直接開始演唱一些無意義的音節,阿姆斯壯在他的自傳中認可了這段軼事的真實性。同樣,他在錄製「我是來自大仲馬的叮咚老爹」( I'm A Ding Dong Daddy From Dumas)這張專輯時,他甚至唱出了「我確實忘詞了」(I done forgot the words)這樣的樂句。 這些唱片都相當受...

    合作者與追隨者

    在他漫長的音樂生涯當中,他與多位最重要的樂器演奏者和聲歌手樂家都有過合作,其中包括賓·克羅斯比(Bing Crosby), 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 Fletcher Henderson, 厄爾·海恩斯(Earl Hines), 「會唱歌的扳道工」吉米·羅傑斯(the singing brakeman Jimmie Rodgers), 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 ),以及可能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艾拉·費茲潔拉(Ella Fitzgerald)。 從後來的流行音樂發展來看,他對賓·克羅斯比的影響是最為重要的。克羅斯比非常崇拜阿姆斯壯,並且模仿了他的風格。我們可以從賓·克羅斯比早期的唱片,比如說「只要再一次機會」(Just One More Chance, 1931)。新葛洛夫爵士字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Jazz)這樣詳細地描述了克羅斯比對阿姆斯壯的崇拜,儘管並沒有明確地提到阿姆斯壯的名字: 克羅斯比……的重要貢獻在於,將一個黑人音樂的概念引入到主流的流行音樂當中來——歌詞範圍的伸展……他的技巧——降低和聲歌手當中呼吸...

    阿姆斯壯是爵士樂的奠基人,是真正的爵士天才。在對傳統音樂的慣用手法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後,阿姆斯壯大膽創新,開創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藝術造詣和人格魅力,都為後世音樂天才們所敬仰。阿姆斯壯和他的樂隊「五七成群」的貢獻使舊日的集體即興發生了質的飛躍。他開始在樂器上翱翔,他的想像力、創造力成為之後20年中爵士小號手的典範,至今仍受到尊崇。

    葛萊美獎

    1972年在阿姆斯壯逝世之後,美國國家唱片藝術及科學學會(the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為他授予了「葛萊美終身成就獎」。這項特殊貢獻獎(Special Merit Award)由唱片協會國家受託人(the Recording Academy's National Trustees)投票決定,代表著受獎者在他一生當中,為唱片領域做出了創造性傑出的貢獻。

    葛萊美名人堂

    阿姆斯壯的專輯被選入葛萊美名人堂。這項葛萊美的特別榮譽始創於1973年,用於向20年以上的具有「性質上和歷史上重大意義」的舊專輯致意。

    美國搖滾名人堂

    1928年,美國搖滾名人堂將阿姆斯壯的「西區藍調」(West End Blues)列入「影響搖滾樂的500首歌曲」之一。

    綽號

    人們親切的稱阿姆斯壯為書包嘴。就像他生命中的許多傳奇,他的綽號也充滿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與新奇的想像。 傳記作者經常說的故事:因為貧窮,阿姆斯壯小時侯經常在街上撿拾硬幣。為了不讓別的孩子偷走,他便把硬幣藏在嘴裡。由此,人們打趣的稱他為書包嘴。 早期,阿姆斯壯也被稱為吸盤嘴。因為他在藍調工人專輯中獨特的運唇法與即興演奏。

    寫作

    阿姆斯壯熱愛寫作。在路上,他經常寫作與全世界分享自己的生活。想到什麼,他就會立即記錄下來,音樂、童年、性,甚至是吸食大麻他都會歡樂地記錄。當然,他也喜歡黃色笑話和打油詩。

    社會組織

    阿姆斯壯並不是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是共濟會會員。雖然他常被列進紐約市蒙哥馬利18旅店會員,但這個旅店並非實際存在。阿姆斯壯在他的自傳中說,自己的確是西皮厄斯騎士(Knights of Pythias)的一員,屬於共濟會組織。

    Louis Armstrong at www.frenchcreole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此条目页的主題是樂之路(音樂專輯)。关于樂之路(電影),請見樂之路」。

  6. 影視作品. 書籍作品. 節目主持. 節目固定出演. 榮譽. 活動出席.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吳建豪 (英文名: VanNess Wu ,1978年8月7日 — ), 臺灣裔美國 男演員、男歌手,同時也曾為偶像團體 F4 的成員之一。 生平 [ 編輯] 吳建豪出生於加州 聖莫尼卡 。 在美國期間,加入 黃立成 所組成的「Funky Asian Buddy」舞團跳舞,當時舞團最多超過50名成員,包括 黃立行 、 林智文 、 黃立全 (艾德華)、 周逸銘 (肯尼)等人,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 1997年,在美國拍攝了美國早期 嘻哈 團體Run-D.M.C.的一支remix MV《It's like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