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日 · 臺灣每年發生近27萬起刑事案件.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10 月 1 日. 0. 730. 8月28日一早,知名的健身教練兼直播主「館長」陳之漢,傳出凌晨在自家健身房門口遭到槍擊,歹徒開了3槍,導致陳之漢手腳中彈,緊急送醫治療,手術進行了7個多小時,幸好一切順利。 臺灣其實是治安相當良好的國家,但即使是再和平的地方,一些無妄之災依然難免,有時甚至只是喝醉時的幾句口角,就可能帶來生死之禍。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9年刑事案件發生數量總計26萬8,349件,其中暴力犯罪共計859件,包含殺人案302件。

  2. 2020年9月1日 · 榜樣激勵法是指團隊主管透過樹立那些表現凸出有重要貢獻的先進模範人物為榜樣引導和號召其他人向他們學習並努力去仿效和超越他們進而使團隊整體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充分地發揮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有句名言:「教誨是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 」這句話道出了榜樣在教導他人時不可小覷的作用。 在壽險行銷團隊中,大多數主管都知道應該在團隊中樹立標竿,選擇一些優秀人物作為其他夥伴的榜樣。 但很多時候,夥伴們會覺得榜樣離自己太遠,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企及,在這樣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榜樣並不能發揮激勵作用。 那麼,什麼樣的榜樣最能刺激團隊夥伴,讓他們奮起直追? 本文總結了以下4方法,供團隊主管參考與借鑑: 方法1培養平凡夥伴成長為榜樣,刺激夥伴向上追求.

  3. 2022年3月1日 ·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公開統計資料,臺灣2020年刑事案件共計25萬9,713起,單項最大宗前3名分別為酒後駕車(4萬8,026起)、毒品(4萬5,489起)與竊盜(3萬7,016起),相當於一半的刑事案件都屬於這3大項目。 至於最令人擔心的暴力犯罪案件,一共707起,這數字看似不大,卻也代表平均每天會發生2起重大犯罪行為。 而若將蓄意殺人、重傷害與酒駕肇事致死等數字總和,我們竟可以得出一個結果──2020年,臺灣至少有2,110人因為刑事案件而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放眼國外,根據日本警察廳統計資料,令和2年(2020年)日本刑事案件共計61萬4,231件,其中殺人929起,暴行與傷害共計4萬6,600起。 巧合的是,若將蓄意殺人與傷害致死等一般印象中的殺人案件總計,正好1,000件整。

  4. 2018年10月1日 ·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顯示,二 一七年全臺灣共發生29萬3,453件刑事案件,其中各類別案件以公共危險案6萬7,000件最多(酒後駕車占90.8%),其次為毒品案5萬9,000件、竊盜案5萬1,000件、詐欺案2萬3,000件,4類別合計占全年度刑案總件數的7成。 至於最讓民眾感受到危機感的暴力犯罪(包含故意殺人、強盜、搶奪、重傷害及強制性交等)有1,261件,僅占刑案總數的0.4%。 事實上自二 五年後臺灣每年度的刑事案件發生數皆逐年下降,從二 五年的55萬件,至二 一七年已降低至29萬件,降幅趨近5成。

  5. 2021年5月1日 · 2021 年 5 月 1 日. 0. 1559. 介紹保險商品是每一位保險業務人員的職責,但要講到客戶願意購買,又或是彼此頻率相搭與否又是另一回事。 劉怡汝認為「案例分享」是一個走入客戶內心的敲門磚,先感性分享案例,再輔以理性理賠數據,後續的成交就不會太困難。 新光人壽鼓山收費處資深區經理劉怡汝表示,案例分享與單純閒話家常不同,需要有意識地編排,並非說要去偽造內容,而是讓故事內容有完整的起承轉合,分享的力量就會愈強大。 而當敘事者為案例添加更多細節後,不但能讓案例故事的主角更加立體,聽故事的人也會在腦海中產生畫面,自動對應到自己生活周遭類似的人事物,自然就會容易產生共鳴,進而融入故事情境中。

  6. 2023年8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8 月 1 日. 192. 0. 作為一名保二代,新加坡英康保險首席執行財務顧問宋敏菱,並沒有選擇在畢業後追隨家族的腳步加入保險業,而是在成家後才為了有更多時間可以自主運用,加上工作上正逢瓶頸,讓她在深思後決定加入保險業。 在保險熏陶下長大的宋敏菱,對於保險有充分的瞭解,入行起就有自己的使命——保護好每位客戶和家庭,達成圓滿人生旅程。 這個使命就是一個從業的基石,助力她在這個行業中踏實前行,長久地走下去,不被周遭的事物影響。 她強調,誠信對於一名保險從業人員至關重要,若是因為一時的急功近利而走捷徑,可能會做出有損自身品牌以及聲譽的事情,誠信一旦毀壞將無法重來。

  7. 2020年5月1日 · 1937. 今年七月一日即將上路的「門檻法則」將提高保險保障部分,造成保費調升與儲蓄部位降低,讓業務人員人心惶惶。 但保險年資已有二十四年的中國人壽菁業通訊處處經理陳菁亮笑著表示:「這是好事! 這樣一施行,業務人員和銀行理專的差異一下子就出來了! 「您在固定時間將固定金額存入一個帳戶,期滿後就可領回一筆比原本金額多的錢。 你看這是這款商品的利率,比放銀行定存的利率好哦! 」這是過往市場上我們會見到多數業務人員行銷儲蓄險的方式。 臺灣民眾愛存錢,比起辛苦解釋什麼是「生死合險」(市場常見的儲蓄險,大多是此類險種),客戶也不一定懂,倒不如直接拿起平板或手機與一般銀行定存商品比利率,清楚又簡單。 時間一久,許多業務人員都習慣把儲蓄險當成「定存商品」來行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