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31日 · 現場消息稱被捕男子與繼父及母親同住均越南裔昨剛搬進廣源大廈7樓一單位懷疑因搬屋及執拾問題與繼父爭執涉取陶瓷刀斬傷繼父繼父負傷衝出單位乘升降機到樓下求救一度於升降機暈倒

  2. 2023年5月30日 · 明報專訊住了兩年的明報廣州站迎來喬遷之喜雖然只是從高樓層搬到同一座較低樓層是名副其實的上屋搬下屋」,但收拾細軟時也真的是唔見一籮穀」。

  3. 2021年7月5日 · 明報專訊基層蝸居劏房生活艱難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昨日公布低收入劏房戶住屋需要調查結果近四成受訪者過去3年曾搬遷大部分面對愈搬愈貴耗盡積蓄等情况近75%劏房住戶兒童更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4. 2023年10月31日 · 最近搬屋少不免翻箱倒篋有些回味有些保留有些把心一橫頭也不回地拋棄。. 即使是細屋搬大屋仍然是一場斷捨離的人生詰問。. 女兒喜歡書搬了兩次家小時候陪着她成長的書她都不忍捨棄即使再也不讀可是感情上放不下沒書架放 ...

    • 住屋權屬的分佈及變化
    • 「新移民」的構成
    • 遷移身分與住屋權屬的交叉對比
    • 1996至2006年的變化
    • 2006至2016年的變化
    • 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第一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不久後曾宣布「八萬五」建屋計劃,其中逾半為資助房屋,希望提高市民自置房屋比率。不幸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非典型肺炎的衝擊,令樓價直線下跌,「八萬五」建屋計劃受很大阻力,尤其當時私人市場的業主。 2002年港府宣布無限期停止建造和出售居屋,「勾地政策」同時出台。因滯後效應,200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住宅落成量大降,特別是不少居屋項目...

    移居香港的人士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1980年取消「抵壘政策」後,單程證成為內地人移民香港的主要渠道。除了已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內地移民,「新移民」還包括內地來港居住不滿7年、但同時內地戶籍已被註銷者(即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簡稱PMR)。 另外,為加強香港競爭力,1990年代起,港府推出數個計劃,吸引包括內地出生的人才移居香港,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但因數據所限,筆者無法分別各類型非單程證移民。我們以下將重點探討3種不同的遷移身分(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PMR)和他們的住屋權屬在20年來(主要集中討論1996、2006和2016年)的情况和變化。

    附表是作者基於各年人口統計5%抽樣微觀數據而製作。如上所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到本世紀頭幾年持續的樓價下滑,對業主來說或是噩夢,但對還未「上車」者來說是難得機會。1996到2006年間,全港住戶居於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由35%升至38%。其中本地出生者的升幅(2個百分點)較明顯,高於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1個百分點)。至於PMR在1996年高達35%的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相信是因1996年人口統計對此類人士的定義較寬鬆,涵蓋範圍較大(篇幅所限,在此不詳細討論)。2006年數值是較合乎預期的16%。

    對比自置私人房屋,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絕大部分為居屋)的住戶升幅更明顯。在本世紀初政府雖已削減居屋的建造和出售,但因滯後效應,全港住戶在1996到2006年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百分比由12%大幅上升至17%。其中以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升幅最大:本地出生者升3個百分點,至18%,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則上升了8個百分點,至17%。PMR雖然也升2個百分點,但能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仍是極少數(4%)。 租住私人房屋方面,整體上,對比1996年,2006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側面反映回歸初期港府希望提高自置住宅比例以及持續提供公屋的政策有效。但這似乎對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和PMR更有效。話雖如此,即使PMR租住私人房屋的比例下降了3個百分點,46%(2006年)仍是3種...

    受難以預料的客觀環境及港府對房屋計劃的方向變化影響,2000年代中期以後,隨着居屋和公屋興建量大削和停滯,加上私樓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香港房屋問題再次加劇。2006到2016年間,全港住戶「上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和私樓的比率平均下降了1和3個百分點。租住公屋百分率維持不變,租住私樓的住戶比例升4個百分點。其中,本地出生者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同步。兩組人士在這10年間居於自置私人房屋以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下降,同時租住公屋和私樓的比率上升。 雖然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新移民」和本地出生者,住屋情况的變化在這10年間大致相同,不過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情况卻非常嚴峻。其「上車」比率的下跌在這10年間最明顯:私樓由2006年的16%下降到20...

    本文淺析回歸以來約20年香港住屋的情况和變化,從而了解新移民在香港住屋方面情况。篇幅所限,我們重點關注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PMR)。回應文首問題,經上述交叉對比,並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一來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新移民在這20年中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上和本地出生者同步,二來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不論在能夠住上公屋,以及「上車」居屋及私樓的比率,也及不上其他遷移身分者。2016年,有接近七成PMR被迫租住私樓,包括劏房。 由於本世紀初香港房地產市場受到大環境的衝擊,令到前特首「八萬五」建屋計劃成眾矢之的,政府也被迫修改。現在看來,整體而言,當時政府進取的房屋供應政策確能改善香港居民住屋環境。可惜在2000年代...

  5. 2021年3月18日 · 日前她所住的大廈被圍封強制檢測她笑言最頭痛大家知其住址但未想搬屋因一搬要顧及3名子女要幾個單位她哪有錢

  6. 2023年8月6日 · 明報專訊隨着香港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多個舊區重建項目如箭在弦街道舊樓設施等被重新規劃同時意味着住在區內大半輩子的長者將被連根拔起。 3名年過七十的九龍城老街坊面對即將搬遷、另覓居所、離開熟悉社區等難題,齊嘆「好大衝擊、好吃力,好多憂慮」。 市建局去年公布重建九龍城衙前圍道及賈炳達道一帶,3名受影響老街坊在區內扎根近半世紀,目睹啟德機場搬遷,想不到現在輪到自己要走。 市建局一向以同區7年樓齡作為參考呎價收購舊樓,楊女士表示自己一人單位只有197呎,估計只獲得200多萬賠償,幾乎沒可能在同區購置單位,加上77歲、單身等條件令租屋更困難。 楊本來打算在這裏安老,3年前更用10萬元積蓄裝修單位,去年收到重建消息時很難過。 領長生津者憂收賠償失津貼.

  1. 相關搜尋

    樺森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