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阻創富,據花旗公布香港千萬富豪報告顯示,2020年底全港擁有千萬港元或以上淨資產的富豪為51.5萬人,創歷年新高,大約每12名香港人就有一位是千萬富豪。 報告指出,按2020年千萬富翁的淨資產值,中位數為1,550萬元,較上年的1,700萬元下跌。
不過今時唔同往日,如本港維持通縮或零通脹環境,這意味著,大部分時間新iBond回報很可能只有1厘(假設「包底」利率不變)。 還值得抽嗎? 1.
至於更進取的投資者,近期股價回落、又符合中央最新「三條紅線」、債務情況較為健康的內房股亦可作為考慮,如中海外(0688)的股息率約為5.厘,上述幾間藍籌均高於iBond的
姊妹們,我曾經提過,在資訊科技的領域,愈新的版本,無論價錢和規格,都應該比舊版本優勝。正如iPhone 2勝過iPhone 1,iPhone 3又勝過iPhone 2,而iPhone 4又勝過iPho
梁偉基估計,iBond 5首日開價介乎103.5至104元,因債價主要視乎其回報率,由於通脹回落,故料iBond 5的回報不及之前兩批iBond。
專家指出,iBond的回報直接與通脹掛鈎,若長線持有至到期日,屆時通脹有可能會高於2厘,回報便可高於保證的2厘。環球低息環境或會持續一段時間,未來2年長期定存息環境也難以改變,今期iBond的保證回報率已為歷年最高,長線持有將是更明智的選擇。 ...
投資 iBond 的風險 1. 利率回報或較以往差 如上文提及,iBond的派息與本地通脹掛鈎,但香港經濟飽受政局及疫情打擊,2020年7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於近3年來首次出現通縮,雖然政府保證最低息率會有2%,但整體利率回報會較以往差。2. 流通性風險 ...
通脹掛鉤債券(iBond 2020)今日公布認購結果,數字顯示今批iBond共有45.6萬人認購,認購金額達383.6億元,超購2.8倍。政府將發行額增加至上限150億元,當中約23萬人獲
過去19年 年率化回報率4.1% 截至去年底,MPF總資產值9,694億元,扣除過去19年累積總淨供款6,806億元,淨投資回報高達2,888.54億元。 6大類基金中,長綫計有半數跑贏通脹,當中表現最好是股票產品,年率化回報5%。
iBond曾喻為「穩賺」投資產品 iBond過去被喻為「穩賺」投資產品,可以在二手市場買賣。過去由政府發行的6批iBond年期一般為3年,入場門檻1萬港元,票息以過去6個月本地平均通脹率計算,回報約2厘,但政府「包底」保證年利率1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