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在甲骨文(图A)和钟鼎文(图B)里,是两个亲近的人,紧靠相依,并肩向前,这正是“比”的本义:紧靠、亲近、比并。发展到秦代小篆(图C),“比”的形体像小两口弯着腰垂手过膝向来宾们鞠躬致谢。
“比”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動 較量。《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 《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媲美。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项,两个内项,两个外项)。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外项之积。比有2个项,叫前项和后项,比例有4个项,分为内项和 ...
《成語典》: “比”字開頭的成語 比比皆是 比肩繼踵 比肩隨踵 比比皆然 《成語典》: “比”字結尾的成語 無與倫比 無與為比 無倫比 無有倫比 “ 比 ”字的漢字編碼: 漢字BIG5編碼16進制:A4F1 (10進制BIG5編碼:42225) 漢字GBK編碼16進制:B1C8 (10進制GBK編碼
在数学上,要定义“比例”,必须先定义“比”。比(ratio)是兩個非零數量 與 之間的比較關係,記為 : (,) ,在計算時則常写作: 或 / 。 比例(proportion)或比例式,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表示同类型(相同单位)的“两个比之间”的关系。 因此,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且比例必须 ...
2011年5月23日 ·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bǐ ①动>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 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副>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 比 杀三赵王。 ③动>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 比 周以弊主。 ④动>比较。《涉江》:“与天地兮 比 寿。 ⑤名>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副>都,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