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7月30日 ·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粉嶺南、獅子山隧道、九龍塘、何文田、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 本路線另設下以下支線: 九龍巴士270C線,逢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來往粉嶺(聯和墟)及尖沙咀東(麼地道)。

  2. 區議會議席分佈 [编辑] 1980年代地方行政計劃實行時設有油麻地區議會,其後1988年因應地方意見更名為油尖區議會,再於1994年與旺角區議會合併為現有的油尖旺區議會。早年官涌一帶被視為油麻地一部分,唯佐敦站啟用後,佐敦的地名亦因而興起,故為方便比較以下範圍包括佐敦道以南至柯士甸道 ...

  3. 歷史 [編輯] 油麻地官立學校原址位於彌敦道和眾坊街交界(圖右球場) 1903 年,香港政府撥款21,500元興建油麻地書塾,供華人入讀。油麻地官立學校於1906年落成,學校又稱為「皇家書館」或「皇家書院」。[1] 油麻地官立學校收生要求非常高,畢業學生大多能在小學會考考入皇仁書院或英皇書院等名 ...

  4. 歷史 19世紀 新填街建於1880年。在此之前,九龍西部的海岸線是上海街。1876年,在油麻地擁有地段的業主,自行進行填海工程,即是新填街所處的點。1880年代初,香港政府亦將油麻地沿岸的沼澤填平,由於此街由被判苦工監的犯人所興建、故名為Reclamation Street,而中文則譯作懲戒街,至1910 ...

  5. 油尖區與旺角區以登打士街為界,範圍包括今油麻地南部、京士柏、佐敦及尖沙咀及尖東一帶。 1981年,香港區議會制度確立,油麻地區成立油麻地區議會。1988年,油麻地區改稱油尖區,當中的「尖」是指尖沙咀,區議會改稱為油尖區議會。

  6. 油麻地街市(英語: Yau Ma Tei Market )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指位於香港 九龍 油麻地 甘肅街20號的一座多層街市 大廈,於1957年落成(67年前);其二是指昔日至現在歷史悠久的街市大廈傍的新填街戶外街市市集。

  7. 歷史 [編輯] 油麻地天后廟於1865年由當地的水上居民所建,原為油麻地海邊的一座小廟宇,當時位置約於今日的北海街一帶。 1870年,油麻地居民組成油麻地五約,重修該天后廟,成為當地的宗教中心及最繁盛的地方。當時天后廟前的土地是漁民曬船上麻纜的地方,而不少經營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