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26日 · 8月領取消費券後相信不少人第一件事是瘋狂購物買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雖然消費券有使用限期但也可以用得其所避免消費失控如上班一族使用消費券作日常使費能減少每月開支之餘亦可領取交通補貼不過透過消費券減少支出只是緩兵之計除了以消費券支付日常費用外若不想犧牲自己喜歡的東西來改善財務狀況還有甚麼方法可在不影響生活質素下釋放更多流動現金呢? 積極拓第二收入來源. 若不想放棄自己想買的東西,但薪水月月清空怎麼辦?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收入。 然而,找新工作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而且要找到有一定收入增幅的工作亦不是易事,所以應該在時間許可下,開拓第二種收入來源,例如找兼職、創業或當網絡紅人。

  2. 2023年4月16日 · 政府指八達通卡會先領取交通補貼後才會領取消費券消費券領取期限仍有5個月時間呼籲市民毋須心急領取值得留意的是並非所有市民均可獲首期3,000元消費券根據所屬居民身份類別若是透過不同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則只可獲首期1,500元加上第二期的1,000元消費券即合共只有2,500元消費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本文連結 :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要聞港聞/odn-20230416-0416_00176_062/今派首輪消費券3000元--有效日期至10月31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3. 2023年1月23日 · 派消費券 提振經濟 紓困基層 利多於弊. 過去派發的消費券令市民在購物上亦較為鬆手。 復甦路漫漫 生活甚艱難. 今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公布過去兩年政府透過派發消費券刺激消費提振經濟有市民關注今年會否延續派發。 早前多個政黨提交預算案建議時,支持政府派發5,000元至一萬元不等的消費券,而政府維持本財政年度一千多億元赤字估算的情況下,當局表示有政黨在閉門諮詢時稱,因擔心政府財政壓力太大,而不建議派發消費券。 當局亦指處理財政預算案要兼顧多方面,本港經濟目前雖一路轉好,但不少基層市民收入仍未大幅改善,強調預算案「唔會為咗儲錢而儲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1日 · 中電今年透過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撥款5,800萬元推出中電消費券計劃向58萬個家庭派發消費券刺激本地消費為香港的餐飲和零售業注入動力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表示中電消費券計劃在2021年及2022年兩度推出目的是在新冠疫情期間鼓勵市民外出 ...

  6. 2021年2月26日 ·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計劃發放5,000港元的電子消費券分5期每月派1,000港元預料對香港經濟有0.7%的提振作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有聽眾炮轟離地斥責官員不食人間煙火」,又指街市和小商戶沒有使用八達通質疑電子消費券只幫大財團有聽眾指市民已接近餓死」,反問政府為何不直接派錢? 另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上,不少議員批評消費券涵蓋範圍窄,而6億元的行政費過高,要求政府交代細節。 有議員擔心電子消費券只令連鎖超級市場獲益。 陳茂波在電台節目中,預料有關措施對本港經濟有0.7%的提振作用,強調希望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可以盡量寬,可用於街市、快餐店或本地網購等,但就不能用於支付交通費、水電費或交稅,並估計在內地生活的港人亦可以利用消費券網購本港商戶的商品。

  7. 2022年3月7日 · 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將會向18歲以上市民派發一萬元電子消費券分兩期發放4月份先向上次已成功登記的人士派5,000元預計措施可惠及約660萬人。 消息指政府沿用之前4個電子支付營辦商,餘額將在年中發放,屆時或會引入新營辦商,整個計劃涉約664億元,當局預留4億元作為行政費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本文連結 :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要聞港聞/odn-20220307-0307_00176_203/一萬元消費券首階段詳情今公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 2021年3月6日 · 專家點評派消費券勿忘行政成本效益 - 東方日報. 財政司司長剛公布新一份預算案涵蓋了10項香港會計師公會早前提出的建議。 環球經濟前景未明,公會認同政府需要審慎理財,以有限資源創造最大效益,並優先扶助最有需要人士。 今年政府並沒有計劃向市民發放現金但建議向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派發消費券。 無疑,針對性方式消費有利帶動零售市場,從而產生乘數效應。 公會建議政府可參考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做法,同時要考慮行政成本效益並顧及不熟悉電子消費的市民。 本港失業率持續上升,最新數字創近17年來新高。 於預算案中,政府提出了優化再培訓計劃,為建造業創造就業等措施。 公會認為支援失業人士參與再培訓或轉型、為市場提供不同職位刻不容緩,否則失業率持續攀升或會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政府須積極研拓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