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4,890 個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9日 · 親子/教育. 發佈時間: 2023/04/19. 今年清明節跟復活節在同一個星期內,有人視之為長假期,有人視之為特別的日子,大家進行不同的活動。. 有朋友請多3天假便去了一趟日本,不過,他們已在清明節前一周上山掃墓,並沒有忘記這個特別的日子。. 我們也 ...

  2. 2019年10月11日 · 前幾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很多人知道清明和重陽都要拜山,卻不知道分別在哪裏?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3. 2021年4月9日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又名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這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是到郊外踏青與祭墓的好時機。清明節養生小貼士︰

  4. 2022年4月6日 · 清明節是拜祭先人的日子,是孝子賢孫思念先人的一天,所以這天不會是作樂的日子,也不會用來慶祝甚麼,父母要教懂孩子這一點,令孩子明白這天的意義。 這也是教懂孩子尊敬長輩的好時機,趁長輩還健在便要多加孝順,見面時不要匆匆打個招呼便立即返回房間,而是留下來與長輩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告訴長輩自己可以隨時提供幫忙。 女兒年幼時我便教導她,長輩生日時要寫生日卡給他們,提點她新年時要買小禮物給他們。 長大了到外國留學時,也着她應趁節日致電問候長輩。 假期回港,便教她記得為長輩買來當地物產作禮物,以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讓孩子成長在一個懂得孝順的家庭裏,其實也在培養孩子要孝順父母,孩子長大後各自組織家庭,這點孝心就至為重要。

  5. 2021年4月7日 · 清明其實是中國廿四節氣的其中一個節氣,如何成為節有不同的傳說,但相信是始於古代帝王「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 從歷史時間來看,清明節祭祖遠在春秋戰國已有紀錄,比復活節更早。 香港人真幸福,因為世界各地有清明節及復活節假期的應該只有香港!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楊偉添 資深企管人 欄名: 添情添趣 您也可能喜歡... 秦始皇的偉大建設 土生土長年輕鋼琴家 香港歌劇院迎難而上 高山流水

  6. 2021年3月5日 · 原來不少傳統習俗其實也有它的文化底蘊以及意義,當我們跟着父母去做,長大了帶着自家的孩子去做,就是這些文化與意義的最佳傳承方法,當中甚至具有教養的意義,例如以下的新年習俗: 揮毛筆寫春聯︰以前孩子小時,曾與之一起趁迎新年寫「福」字揮春,寫了一大堆貼到大門上去;但因為小孩缺耐性難堅持,沒有深耕,結果孩子長大後字體仍然像小孩。 今天目下香港青年的字體「不堪入目」,相信亦與少練毛筆字有關。 寫毛筆字除關乎漢字文化之外,字是人的衣冠,其實亦牽涉別人對你的印象與觀感,作用不下於衣飾。 吃團年飯︰中國人重視吃團年飯,除了吃一頓好的以慰年來的努力之外,其實亦寓意「豐衣足食」。 民以食為天,豐衣足食當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團年飯能促進親情的凝聚與依附,亦給孩子創建家庭的歸屬感。

  7. 2020年4月2日 · 圓玄學院官網上暫無有關禁止群組聚集措施之應對安排,只列出於清明節期間,包括本周六及日(4月4、5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將於荃灣老圍路實施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屆時除的士、專線小巴、緊急服務用途車輛或持有效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車輛外,其餘車輛一律不准駛入老圍路。 另外因應疫情,圓玄學院的開放時間亦有變動,詳情可參考 官網資料 。 華人永遠墳場 - 靈灰閣開放時間延長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暫未有針對性措施公佈,轄下4個墳場之靈灰閣開放時間則有所延長,詳情如下: 將軍澳 柴灣 香港仔及荃灣 撰文:鄭禮賢 內容標籤 疫情 服務

  8. 2022年2月9日 · 農曆新春假期剛過,中國傳統曆法之一的農曆又稱陰曆,相傳創始於夏朝,歷代不斷修訂。 現行的農曆,大家以為是國人幾千年勞動耕作過程中對地球運行、氣候變化的經驗總結嗎? 實際上,是一個德國人留下來的,有人甚至說成是他發明,但其實說他有份在明朝之前沿用的古代曆法基礎上修改而成,比較公允。 這人名叫沙爾‧馮‧貝爾(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中文名湯若望,是明朝來華耶穌會傳教士,今天和大名鼎鼎的利瑪竇,同葬於北京。 古時曆法不僅僅像今天是計日子工具,制定和頒布曆法是皇權象徵,正所謂「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家耳熟能詳,奉天承運其實就是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理念在政治上的表現,皇帝替天行道。 制定嚴謹的天文曆法,人們根據曆法制定農時,時間都是我皇帝制定的,還不是替天行道?

  9. 晴報是SkyPost香港第2大報章,緊貼時代脈搏,報道中肯持平,為你網羅新聞、時事、娛樂、健康、運動、寵物、消閒、親子、旅遊及專欄等最新內容資訊,針對中產具消費力上班族,提供貼身實用、具趣味性的生活資訊及智慧,以理性正面及年輕積極的態度,為社會大眾發放正能量。

  10. 2023年3月24日 · 發佈時間: 2023/03/24.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時天氣和暖,適合外出登山祭祖和郊遊。. 郊遊作為適量運動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好處,同時與腸道微生態密切相關。. 台灣研究發現,肌肉量較低的人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較正常肌肉量的人低。. 此外,厚壁 ...

  11. 2023年4月5日 · 今日(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此時天氣明顯回升,但仍有冷空氣南下,令到降雨量持續增加。. 註冊中醫師林惠賢接受《晴報》訪問時提醒,這段時間特別容易誘發幾類疾病,因此要特別注意。. 醫師今次為大家拆解清明時節的飲食宜忌,以及一款 ...

  12. 2021年4月6日 · 前日(4日)為清明節,不少市民趁長假期上山祭祖,惟一名港女為節省開支,日前從淘寶網購祭祀用的紙紮衣包,未料因公眾假期遲遲未有送貨,最終要另買一批應急,事後埋怨集運公司不守承諾,又指欲將衣包留於下年使用,或將其轉售。 一位女網民今日(6日)在facebook群組「 淘寶買平野分享 」指,日前在淘寶網購先人衣包,為3男2女共5包,預備供今日拜山之用。 她指自己事前已向集運公司查詢,對方曾聲稱假期會如常送貨。 然而,事主發現貨物雖於上周四(1日)已送抵香港,惟因上周五(2日)起便是公眾假期,她等候5日一直未有人送貨上門,她無奈道: 「今日要去拜山,害我又要再買,依家多咗要留到下次拜山先用得」 $69一包 事主欲轉轉售或轉贈 她在帖文中又問道,有沒有網民未拜山會購買衣包,似乎欲將其轉售或轉贈。

  13. 2023年4月5日 · 今日是撤銷限聚令及口罩令的首個清明節,巿民終可回復往日拜祭習慣。 今早雖然天陰有雨,但無礙孝子賢孫孝心,各區墳場今早均現人龍,有巿民指為表孝心,特定選「正日」上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