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 · 清明節即將到來,讓我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人類最忌諱談論的死亡話題。 按時間的線性發展,總有一天我們將被各自帶往生命的終點,這是必然發生卻又不可預測的事件。
2022年7月1日 · 2022 年 7 月 1 日 0 433 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在這樣霪雨霏霏的時節,祭祖期間的一場場火災卻還是接連不斷,以至於彰化市消防局今年還祭出了迷因哏圖,想方設法宣導清明時節的防火觀念。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臺灣火災總計2萬1,684件,其中燃燒雜草垃圾以8,059件居冠,後面依序為電器火災2,904件、遺留火種2,694件、爐火烹調1,754件、菸蒂1,647件與掃墓祭祖1,515件。 特別是掃墓祭祖,因為當時正逢乾旱的緣故,相較2020年的878次增加了72.55%之多。 值得慶幸的是,2021年臺灣的火災死傷總數為496人,相較2020年減少了20.64%,當中近6成為有害氣體造成的嗆傷或腐蝕等傷害,僅有26.61%為直接遭受火焰的灼燒。
2022年7月1日 · 「信任感」是長期經營壽險事業的一項核心基礎,業務人員可能都明白建立客戶信任感的重要性,但有哪些指標可以衡量客戶是否真正對自己產生信任感? 又有哪些具體方法可以提升客戶信任度? 無論是在哪一個行業,哪一種商業模式,「信任感」都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點因素,若一家公司沒有為客戶帶來「信任感」,甚或是信譽不佳,相信即使商品很優秀或是價格低廉,也會影響消費者或合夥人不願繼續和這家公司打交道。 同理,在壽險業裡業務人員其實就像是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一般,而業務人員本身就是一個品牌的象徵,若這個品牌能讓客戶感到信任,客戶就會安心把人生保障的規劃交付給業務人員,如此不僅在行銷上能夠把異議問題的發生機會降到最低,也能連帶提高成交機率。
2023年8月1日 · 她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想要搞懂理賠的依據由來 ,又更刻下苦功好好研究核保與理賠層面,也為她日後的專業度奠下了紮實的基本功,不再只懂得行銷層面。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2期 ...
2020年5月1日 · 面對拒絕很簡單,只要想著我們不是賣保單,而是賣需求!. 因應今年七月一日上路的門檻法則,儲蓄險銷售面臨巨大改變,保費調漲與儲蓄降低,許多業務人員已預期將會面臨到許多拒絕,馬來西亞保險銷售鬼才陳金國在《拒絕到點頭》一書,分享了他在 ...
2015年1月1日 · 覺培法師表示,真正的成功者始於關懷,這個關懷不是出於職業的需要,而是跳脫職業的框架,找到關懷的真正價值。. 她強調,在關懷裡,「心」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而這個「心」,是指關懷眾生的心、包容異己的心、接受順逆的心。.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 ...
2021年5月1日 · 6466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將會為壽險業帶來什麼影響,哪些險種未來可能會有所調整? 金管會宣布2021年7月1日起將實施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依壽險業經驗重新精算不同男女、性別、年齡的死亡率變動情況,重新檢討死差益,這意味著許多與之相關的保險費用都將更動。 現行各大保險公司的商品多採用2012年上路的第五回經驗生命表,舊版與新版之間有許多差異,例如:2012年民眾平均壽命為79.5歲,但2020年民眾平均壽命為80.9歲,且各年齡層壽命皆有顯著的提升,代表各險種理賠發生率也將會不同,保險公司將重新計算費率。 「經驗生命表」是各大保險公司根據壽險保單匯整出一份「臺灣民眾的死亡率」,當臺灣人死亡率愈低、壽命愈長,對保險公司而言,「照顧生存需求」類型的保單成本也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