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清明”与民俗“寒食节”的合二而一,因而又叫踏青节。 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黄庭坚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是一个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的日子,既是仲春与暮春之交的自然节气点,同时也是涵盖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两大礼俗主题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习俗有祭祀扫墓、标祀、标墓、插柳、荡秋千、踏青、放风筝、蒸制蒿饼、吃青团子、吃馓子、采食螺蛳等。此外,中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清明粿、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加,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
2020年4月9日 ·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清明节是中国的民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 黄经 15 ,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 春耕春种 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