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1日 ·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可能面臨著怎樣的風險,也知道以自己當前的能力無法解決時,多半會以存錢的方式來應對。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錢能夠幫助人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有存款的人和沒有存款的人,面對風險時的狀態截然不同。

  2. 2022年6月1日 · 金融機構部分,目前已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要求電子支付機構定期提供「高頻存入且達一定金額」者的個人帳戶明細資料。 即個人金融帳戶一整年存入金額累計達240萬元且全年期間有任3個月存入筆數達200筆,銀行得在每年3月底前提供前一年度該帳戶存(匯)入 ...

  3. 2023年10月1日 · 受到法律規範(存款準備率),銀行必須要保持現金部位,假設存款準備率是8%,當銀行收到1,000元時,他們必需要將其中的80元現金存放在中央銀行裡面,而剩下的920元,都能夠貸款出去。 與銀行不同的是,當保險公司收到保費的時候,並不能夠將它們貸款出去,保險公司必須將保費投資在一個共同持有帳戶裡面。 保費並不會呈現在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當中,而是會在一個獨立帳戶裡面。 在這一個獨立帳戶裡面,保險公司能夠收取行政及管理費用、保險成本、佣金,但是不能夠去做任何的用途。 我們可以簡單地說,銀行會把你的錢拿去給別人使用,但是保險公司不能夠把你的錢拿去給別人使用。 那麼,當你瞭解到銀行與保險公司的不同後,你會希望將你的錢存放在哪裡呢?

  4. 2021年3月1日 · 1. 小資族群. 葉真真表示,小資族群或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收入通常不高、資產累積的速度較慢,單純以銀行存款儲蓄的方式做資產累積,往往容易入不敷出,或是在沒有完善財務管理之下,發生其他不必要支出而不慎將積蓄花光的情形。 因此她會先從客戶工作內容及屬性去分析客戶的需求點,建議他們先透過記帳的方式,明列出生活的必要花費,並在每個月月底檢視當月份是否有不必要的支出,最後再將每個月的結餘以零存整付的金融商品做資產累積。 2. 有儲蓄觀念的族群,通常會藉由金融機構零存整付、小額儲蓄險等累積小錢的方式,滾成一桶金。 不過這種「用時間換取資產累積」的方式可能會因為通貨膨脹造成資產縮水,她建議除了可透過儲蓄配置等傳統固定報酬的工具外,也可以運用利變型保險協助資產配置。 3. 積極投資理財的族群.

  5. 2020年6月1日 · 從儲蓄險看消費者理財3迷思. 一般民眾在理財或是收入的分配運用上,總會存在一些錯誤,陳敏莉歸結有3大錯誤: 1. 把儲蓄險當定存,錢到用時方知賠. 有一位受過高等教育,屬於高知識份子的企業總經理,聽從理財專員的建議,將原本的銀行定存解除,轉向存在另一件「有更高報酬率的金融商品」,而該位總經理也被「長期持有後利息較一般定存來得高」的理由吸引,因而把存款轉投入這件商品。 四年後這位總經理看中一間房屋物件,想要解定存來購買,到銀行諮詢該名理專,理專則告知他目前商品尚未滿期,如果現在解約,不要說賺取利息,連本金都無法全部取回,總經理此時才發現原來當初自己轉存的是一張儲蓄險保單。

  6. 2022年10月1日 · 一生之中,理當將自己視為一家公司,像企業一般至少一年要做一次財務狀況盤點 亦即檢視資產負債表,愈能夠定期清楚地審視自己的人,愈有能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7. 2019年4月1日 · 1.辨認資金性質. 將資產配置於海外構成因素及來源眾多,因此並非匯回的海外資金皆屬於海外所得,非屬海外所得也就毋須課徵所得稅。 根據相關的財政部解釋函令,規定個人需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資金來源證明文件,並自行辨認匯回海外資金構成內容,然後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 舉例:海外投資100萬元,數年後匯回本利和110萬元,僅須就孳息10萬元的部分計入海外所得額,並非以匯回海外資金全額110萬元課徵所得稅。 非海外所得: 投資本金、借貸款項、存款本金等。 海外所得: 營利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境外遺產繼承、贈與等。 2.區分課稅年度. 確認其資金來源屬海外所得後,接下來判斷其所得是否超過核課期間。 若其海外所得已申報課稅者,自然沒有被課稅的問題;如果過去沒有申報者,則進入下一個判斷階段。

  1. 港元定期存款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