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6,200 個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4日 · 特恩布爾遭逼宮下台 財長莫理森宣誓成為澳洲總理. 澳洲執政自由黨當地時間周五(24日)中午12時舉行黨領袖投票,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的總理之位不保,會議首先以45票對40票,通過要重選黨魁。.

    • 選戰焦點
    • 國會議員怎麼選?
    • 中澳關係
    • 其他關鍵議題

    政黨在眾院席次多少,是決定勝負的關鍵,2019年大選中僅以些微差距險勝對手的議席——即「邊際席次」(marginal seats)所屬選區,成為不同政黨兵家必爭之地。 執政聯盟在眾議院掌控的「邊際席次」合計22個;工黨9個。在眾議院掌握69席的工黨倘不丟失任何議席,又能從執政聯盟手中22個「邊際席次」中搶走7席,就足以取得上台執政所需的76席。 執政聯盟目前在眾院掌握76席;換言之,執政聯盟只要丟失1席,澳洲將很可能會陷入「懸峙國會」狀態──沒有任何政黨取得執政所需的76席。 媒體估計,選舉結果會在今日稍後時間揭曉,但如果候選人得票接近,可能晚一些在有結果。

    澳洲國會選舉每3年舉行一次,選出151名眾議員和40名參議員。 全國共151個選區,遍布全國6個州和2個地區。它們分別是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Queensland)、南澳州、西澳州、塔斯曼尼亞州(Tasmania)、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地區和首都地區。 每個選區都有1名眾議員,任期3年。首都地區與北領地各有2名參議員,任期也是3年。 至於代表各州的參議員,每個州有12名參議員,任期均為6年。由於採用半參議院選舉,這共72個議席會分為兩半,即每3年就有36個選區換屆。 澳洲採用偏好投票(Preferential Voting)的方法,即選民並非僅僅選擇投票給誰,而是為各候選人順序編號碼。 開票形式是這樣的:點票員會計算每...

    澳洲政府2018年下令禁用華為5G設備,之後雙方從貿易到外交都有發生齬齟。來到2020年,澳洲協助發起調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源頭以及北京應對疫情手法後,兩國關係更是持續趨僵。 在澳英美聯盟(AUKUS)2021年9月15日成立、澳洲國防部2022年2月稱有軍機遭中國海軍艦艇以激光照射、中國與所羅門群島2022年4月下旬簽訂安全協議、還有澳洲2022年5月13日稱中國「海王星」號電子偵察船過去一週駛近澳洲西部海岸後,澳洲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更成為候選人公開談論的話題。 在4月20日舉行的第一次全國電視辯論中,朝野兩黨領袖都大打「反華牌」。工黨指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是澳洲自二戰結束以來在太平洋地區最糟糕的外交政策失敗。執政聯合政府則暗示競選對手與強大且危險的中國政府拉攏...

    除中國外,經濟、稅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衞生、氣候、邊境、國家安全和教育等也是這次選舉的重點議題。 澳洲目前有3個主要政黨,執政聯盟由莫里森所屬的自由黨和國家黨組成,另一邊則是澳洲工黨。其他較小政黨包括綠黨、單一民族黨和澳洲共產黨等。

  2. 2018年8月23日 · 澳洲總理再面對迫宮威脅 執政聯盟議員擬辭職抗議國家倒退. 撰文:張子傑. 出版: 2018-08-23 06:47 更新:2018-08-23 11:20. 澳洲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當地稱譚保 )周二(21日)避過遭黨友迫宮下台的危機,但他在48小時後再次面對同一威脅。. 前內政 ...

  3. 2018年8月25日 · 澳洲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周五(24日)再遭執政自由黨逼宮後下台,當地10年內已換了6位總理,頻繁換人的速度也讓悉尼杜莎夫人蠟像館失去對澳洲政壇的信心,宣布已經停止特恩布爾的蠟像製作工作,並決定之後不再製作澳洲總理的蠟像。 悉尼杜莎夫人蠟像館原定在10月24日,即特恩布爾64歲生日時揭曉他的蠟像。 惟該蠟像館的總經理康諾利(Mark Connolly)向《悉尼先驅晨報》表示:「特恩布爾的蠟像原本將成為我們『世界領袖室』中的下一個作品,但鑑於澳洲目前的局勢,我們已建議工作室團隊立即停止相關工作。 」 康諾利續指,「我們希望能確保蠟像館的『世界領袖室』保持現狀,而不是一個滿是澳洲卸任總理的領袖室,因此決定停止製作澳洲總理的蠟像。 」

  4. 2018年8月24日 · 陸克文2013年6月再用另一次「職位空缺動議」,將吉拉德拉下台,成為澳洲總理澳洲10年內已換了六位總理。 (綜合報道)

  5. 2018年4月10日 · 新聞小知識 澳洲政府近年「換人」情況嚴重,自從在位超過十年的霍華德(John Howard)在2007年下台後,至今總理一職已經換過5次,其中陸克文(Kevin Rudd)、吉拉德(Julia Gillard)和阿博特都是被迫宮收場。 因此政壇欠缺穩定性,一直成為詬病。 當地下年將舉行大選,目前仍未有重量級人物挑戰特恩布爾的地位,不過在野黨領袖肖滕(Bill Shorten)表示,大家不應以民望作為一個政府的成績表,民眾是否受惠於執政措施才是重點。 澳洲 特恩布爾

  6. 2016年7月3日 · 成為總理後,阿博特多次專行獨斷,加上連番施政失誤,支持率一度低至33%。最後,在執政不足兩年後,便被現任總理特恩布爾逼宮取代。現時特恩布爾執政僅約10個月,若然他落敗下台,便是霍華德下台後,第六次更換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