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6日 · 首先介紹自付費這個專有名詞顧名思義就是自己需要承擔的費用。 如果購買了設有自付費的醫療保險,投保人需要先支付自付費額度的醫療費用,超出自付額的部分再由保險公司負擔。 以表1顯示的門診保險為例,普通科門診自付費從20港元到210港元不等。 以本港頂級的私家醫療機構為基準作參考,養和醫院的平日日間普通診金費用為400港元。 假設你購買了自付費為210港元的門診保險,每次門診你只可以向保險公司索償190港元。 因此,在選購不同自付額的門診保險時,受保人應考慮平時到診的診所價位,計算一下相關門診保險能否保障在扣除自付費後的診金。 投保人亦要留意保費及自付費的關係,簡單來說,自付費越低,保費越高,反之亦然。

  2. 2019年5月6日 ·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 ...

  3. 2018年12月15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8/12/15 21:00. 分享: 網絡資訊發達,不少癌症病人在確診後,因為不盡信醫生的治療方案,往往拖延一、兩個月才就診,錯過治療黃金時期。 不少人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存在誤解,你有否曾相信以下謬誤? 根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的經驗分享指一般人平日較少接觸癌症資訊一旦被確診未必有充分知識向醫生發問反而會倒過來質疑醫生甚至錯過了治療黃金時期謬誤一:化療或標靶藥的效果欠佳? 肺癌及肝癌病人,一般首選是接受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不少人一聽到化療已很抗拒,希望改為接受免疫治療,有些中產人士會doctor-shopping,期望有醫生「說出」符合他想要的治療方案,結果拖延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才進行治療,最終影響治療效果。 謬誤二:化療導致「作嘔作悶」?

  4. 2024年4月27日 · 最基礎的計劃只保障普通科門診,保費較高的則包含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和物理治療,但門診手術、X光及化驗測試、牙科服務則不在保障範圍内。 2. 無需先持有個人/團體門診醫保,可獨立索償的計劃: (假設投保人為35歲非吸煙人士) 大多保障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 此類計劃可獨立索償,保費愈高,自付費愈低,目前市面上的計劃一般都會保障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物理治療,僅個別不保後兩者。 專科大多需要轉介信。 藥物方面,普通科、專科門診一般包最多3天基本藥物,中醫門診一般包2天中藥。 少數計劃的專科藥物保障額較高,blue、保誠可包4天,信諾可包5天。 約一半計劃保障X光及化驗測試,每年賠償限額在500~5000港元之間。 大多數計劃不保門診手術,或者作為附加保障需另付保費。

  5. 2021年5月30日 ·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趙頴欣醫生指香港的癌症病人普遍對免疫治療存有3大迷思認為藥物好新覺得自己是白老鼠懷疑免疫治療的成效。 在種種疑慮的影響下,病人有機會延誤治療黃金期,錯過最適切的治療時間和方法。 她提醒,釐清對治療方案的誤解、加強認知,有助病人了解和選擇療法。 「其實免疫治療早在2011年已獲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核,而免疫治療5年前已於香港臨床應用,香港的醫護人員已累積應用經驗。 臨床研究顯示,經免疫治療後,部分患者的病情能完全緩解,也可延長其存活期,大部分病人的生活質素亦未有受到副作用嚴重影響。 有研究更發現,大部分免疫相關的副作用,此療法的緩解比率為70%或以上。

  6. 2020年6月11日 · 醫療保險對香港人來說愈來愈重要,除了因為大家都擔心自己未來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特別是癌症治療)外,近年又因為各保險公司大力宣傳自願醫保(VHIS),令香港人對醫療保險愈來愈重視。 要了解癌症治療是否符合癌症定義. 但是原來理解一份醫療保險,不單止需要理解醫療保險有沒有保障大部分癌症治療,更要清楚需不需要符合癌症定義才賠償癌症治療。 不過,大家都可以比較放心,醫療保險的癌症定義一般都相對寬鬆,但作為消費者亦要留意一下。 我們亦有向醫療專才查詢,癌症治療如放射治療等都不是在原位癌的階段使用。 如果是因為癌症做切術手術,是不用符合以下定義亦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索償。 詳情可以參考以下比較表格: *以上資料都只係作參考之用,因為條款可能會更新,所以最好是向保險公司查詢!

  7. 2021年8月19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8/19 17:25. 最後更新: 2021/08/19 17:26. 分享: Netflix熱門美劇妙手仁醫改編自大受歡迎的韓國醫療劇Good Doctor》。 醫療劇一直是熱門的劇集主題從元老級的仁心仁術》(ER),至長拍長有的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熱潮從未減退。 上月初上架的美國醫療劇《妙手仁醫》(The Good Doctor),登場至今個半月,聲勢強勁。 即使撞期另一套大受歡迎的Netflix自製醫療劇《機智醫生生活2》,仍然搶佔熱門榜之列。 醫護救傷扶危,既熱血又神聖,而且幾乎時刻面臨生死關頭,作為電視劇自然可觀性極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