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4,610 個搜尋結果

  1. 乌克兰 ( 烏克蘭語 : Україна , 羅馬化 :Ukraina , 發音: [ʊkrɐˈjinɐ] ( 聆聽 ) ) [A] 是位于 东欧 的共和制國家,南接 黑海 和 亞速海 ,东连 俄罗斯 ,北与 白俄罗斯 毗邻,西与 波兰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 羅馬尼亞 和 摩尔多瓦 诸国相连。 [c] 面積60.37萬平方千米。 人口4,117萬人 [4] 。 全國劃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2個直轄市。 首都 基輔 。 [c] 烏克蘭由平原和 喀爾巴阡山脈 組成,主要河流有 第聶伯河 、 南布格河 、 頓涅茨河 和 德涅斯特河 。 中東部地區的 頓涅茨克盆地 是歐洲主要的重工業和採礦、冶金基地,開採礦石和煤炭,生產天然氣、石油、鋼鐵。

  2. 公曆 行驶方位 靠右行駛 电话区号 +374 ISO 3166码 ARM 主要節日 种族灭绝纪念日:4月27日 共和国日:5月28日 独立日:9月21日 大地震死难者日:12月7日 家用电源电压 220 V 家用插座标准 C,F 家用电源頻率 50 Hz 人类发展指数 0.760 (第81名)- 高

  3.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Wéiji bǎike - 威妥瑪拼音 Wei 2-chi 1 pai 3-k'e 1- 國際音標[we ɪtɕi pa ɪkʰɤ ]- 國語羅馬字 Weiji baeke - 注音符號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 闽语- 白話字 Uî-ki pah-kho - 台語 羅馬字拼音 Uî-ki pah-kho - 閩東語 平話字

    • 國家名稱
    • 历史
    • 政治
    • 地理
    • 经济
    • 社會
    • 参见

    摩爾多瓦(Moldova)這個名稱來源於摩爾多瓦河。摩爾多瓦河谷在摩爾達維亞公國成立時曾是該國的政治中心。摩爾多瓦這個名字的來歷至今不明。一個傳說中稱,摩爾達維亞第一代君主德拉戈什(英语:Dragoș, Voivode of Moldavia)在一次打獵時,爲了追趕一隻原牛而到了一條河邊(即今天的摩爾多瓦河)。疲憊的德拉戈什公爵獵殺了這隻原牛,但他的獵犬「Molda」也因爲過勞而落入河中淹死。因此,德拉戈什便以他的愛犬來命名這條河,其後又把河流的名字用到了他建立的國家(即今摩爾多瓦的前身)上。 蘇聯時代的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使用「摩爾達維亞」這個名字。蘇聯解體後,宣佈獨立的摩爾多瓦按照羅馬尼亞語的發音,定國名爲「摩爾多瓦」。

    史前時代

    2010年,考古學家於摩爾多瓦境內發現了奧都萬石器,這將今天摩爾多瓦境內人類最早的活動記錄前推到了距今80萬到120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特里波列文化(英语:Cucuteni–Trypillia_culture)中心就在今天的摩爾多瓦境內。這一文明從約公元前550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前約2700年,有進行農業活動、畜養家畜、打獵、製作較複雜陶器的記錄。

    中世紀以前

    摩爾多瓦人的祖先是達契亞人,今天的摩爾多瓦最初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13世紀到14世紀間,因爲蒙古和匈牙利的入侵,達契亞人開始分爲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三支。其中,摩爾多瓦人於1359年成立了摩爾達維亞公國。1538年,摩爾達維亞被鄂圖曼帝國征服,成爲鄂圖曼帝國的附庸。不過,摩爾達維亞公國的君主仍然被允許繼續統治國家。

    近現代

    1812年,沙皇俄國在對鄂圖曼帝國的戰爭中奪取了摩爾達維亞公國的大部分領土。沙皇俄國將這部分領土稱爲「比萨拉比亚」。1859年,摩爾達維亞公國與瓦拉幾亞合併,宣佈建立羅馬尼亞聯合公國。1917年二月革命後,比萨拉比亚宣佈獨立,成立摩爾達維亞民主共和國。1918年,羅馬尼亞軍隊進入該國並與羅馬尼亞王國進行合併。1940年,羅馬尼亞王國割了此地予蘇聯,蘇聯逐控制摩爾達維亞地區,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爲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作為軸心國一方的羅馬尼亞亦出兵蘇聯,10月攻占敖德薩,並在納粹德國南方集團軍幫助下奪回摩爾多瓦地區,但1944年蘇聯大規模反攻德國,紅軍擊敗羅馬尼亞軍隊又再度佔領該地,恢復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制。摩爾多瓦地區重新劃歸蘇聯。其後,蘇聯重建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家建制。 东欧剧变後,1990年,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5月,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改名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該國宣佈從蘇聯獨立,建立今天的摩爾多瓦。 獨立後的摩爾多瓦,因爲能源短缺、...

    今天的摩爾多瓦是一個議會共和國。根據1994年頒佈的摩爾多瓦憲法,摩爾多瓦實行三權分立,行政權屬於摩爾多瓦總理、立法權屬於摩爾多瓦議會、司法權屬於摩爾多瓦憲法法院。摩爾多瓦議會實行一院制,有101個議席,由4年一度的全國普選以比例代表制方式選出。摩爾多瓦的國家元首是摩爾多瓦總統,政府首腦是摩爾多瓦總理,政府內閣由總理組建(唯內閣名單需要由議會批准)。摩爾多瓦曾一度規定總統由議會選出,但2016年開始又改爲全民普選。 1994年的摩爾多瓦議會選舉中,摩爾多瓦農業黨(英语:Agrarian Party of Moldova)獲得多數選票,象徵着摩爾多瓦政治狀況的轉折:13421996年,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贏得總統選舉,代表該黨的彼得·盧欽斯基成爲摩爾多瓦第二任總統。2001年的議會選舉中,摩爾多...

    摩爾多瓦為內陸國家,与烏克蘭、羅馬尼亞两个国家接壤,是歐洲唯一一個沒有與俄羅斯接壤的前蘇聯國家。摩尔多瓦大部分的國土都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普魯特河為摩爾多瓦西邊的邊界,於摩爾多瓦最西南處的茱茱列什蒂匯流入多瑙河。德涅斯特河則由北向南流經摩爾多瓦的東部。

    1991年蘇聯解體後,摩爾多瓦因能源短缺、政治動盪、缺乏貿易、調控不當等原因,經濟一度陷入危機。2009年後,摩爾多瓦經濟又因國際金融危機遭受打擊。摩爾多瓦目前是歐洲第二貧困的國家,根據2020年統計,摩爾多瓦的人均GDP僅有阿爾巴尼亞的六成,在歐洲僅稍高於烏克蘭。大致與菲律賓相等。在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方面,摩爾多瓦在2018年的得分為0.7分,僅僅屬於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發展水準接近中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的菲律賓和南非,也是歐洲國家當中得分最低。 摩爾多瓦屬於農業國,經濟結構以農業和釀酒業等產業爲主。摩爾多瓦出產的紅酒物美價廉,為外匯重要來源之一。。

    人權問題

    根據安全與合作組織(欧安组织)。2004年摩爾多瓦當局繼續長期打壓獨立反對派的聲音和行動。在各種情況下,人權捍衛者受到當局廣泛迫害和打壓,反對派政治家和帕薩特被判處十年徒刑。從歐洲聯盟美國和人權的捍衛者認為他是一個政治的囚犯,和一份官方聲明從俄外交部稱為“突出其殘忍”的判斷。 據國際特赦組織2007年年度報告,在摩爾多瓦人權狀況很差。酷刑和虐待非常普遍,在審判前拘留條件也很差。雖然保護婦女權利的法例被批准,但男人、婦女和兒童繼續被強迫性剝削人身自由和其他非法販賣,大多數被販賣至巴爾幹地區、其他東歐國家以至亞洲的阿富汗等國。僅僅提供保護婦女免受家庭暴力的措施是不夠的。作了憲法的修改要廢除死刑。言論自由受到了限制且無故扣押反對派政治家情況嚴重,鄰近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人權和治安狀況就更差,人們幾乎不享有自由集會示威權利,基本投票權利受到剝削,同性戀者和少數民族受到歧視和侮辱;軍火走私有組織及系統地進行非法交易,在2006年蒂拉斯波爾就曾發生至少兩宗炸彈恐襲案,並造成多人死傷。 截至2004年,警察拘留中的酷刑和其他虐待仍然普遍存在;国家未能进行迅速和公正的调查,警察有时逃避处罚。只...

  4. www.wikipedia.orgWikipedia

    Wikipedia is a free online encyclopedia, created and edited by volunteers around the world and hosted by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Download Wikipedia for Android or iOS Save your favorite articles to read offline, sync your reading lists across devices and

  5. 立陶宛共和國 (立陶宛語: Lietuvos Respublika ),通稱 立陶宛 (立陶宛語: Lietuva ),位于 欧洲 东北部 [10] ,是 波罗的海三国 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為 维尔纽斯 ,另外還有 考那斯 與 克萊佩達 等城市。. 立陶宛全國人口约28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北接 ...

  6. 罗马尼亚 ( 羅馬尼亞語 : România , [ r o m ɨ ˈ n i. a ] ( 聆聽 ) )是一个位於 歐洲東南部 巴爾幹半島 的国家。. 國境西方分別為 匈牙利 與 塞爾維亞 接壤, 保加利亞 在南方,北方與东北方則是 乌克兰 與 摩尔多瓦共和國 。. 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 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