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焚书坑是唐代诗人 章碣 创作的一首 七绝 。 这首诗的首句以 秦始皇 焚书坑儒 史实作为切入点,明叙暗议,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矛盾。 次句紧承首句,又从另一角度揭示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有利天险也不能守住基业。 第三句在点题的同时,进一步对焚书一事做出了评判。 最后一句以议论结尾,借 刘邦 、 项羽 二人不读书之史实抒发感慨。 这首诗以史家笔法,独辟蹊径,把“焚书”与“亡国”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层层推进,自然圆转,言辞夸张,言他人所未言,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作品名称. 焚书坑. 作 者. 章碣.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处. 《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诗词注释. 诗句译文.

  2.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术士即儒生)”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3. 焚书坑是唐代诗人 罗隐 创作的一首 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以看似平实之笔叙说了诗人所见,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议论,揭示秦始皇焚书的原因。 这首诗以轻松的语气,暗露嘲讽之意,无情地鞭挞了秦始皇焚书的暴行,深刻地讽刺了秦始皇的异想天开 ...

  4. 0. 焚书坑儒是汉语的一则 成语 ,出自西汉· 孔安国 《〈尚书〉序》。 [1] 这则成语意指焚毁典籍,坑杀儒生。 其结构为 连动式 ,在句子中可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1] [5] 中文名. 焚书坑儒. 拼 音. fén shū kēng rú. 近义词. 焚典坑儒. 注音字母. 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 出 处. 《〈尚书〉序》 语法功能. 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目录. 1 成语出处. 2 成语典故. 3 成语寓意. 4 成语运用.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西汉·孔安国《〈尚书〉序》) [1] 后人据此典故剪裁“焚书坑儒”一语成为成语。 [1] 成语典故. 播报. 编辑.

  5. 焚书坑儒的”,并不是指活埋?. 聊聊这事儿的一些细节. 原创. 阅读 19396 赞 118.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的”,并不是指活埋。. “是由古字变化而来。. 秦始皇杀了这些方士,为了以儆效尤,就把他们的尸体堆在一起,放到路旁,让过往的 ...

  6. 坑儒 秦始皇 对不满其焚书 方士 儒生们采取的制裁措施,然而他还为自己的残忍之举精心设计了一个过程。 相传,秦始皇有了坑儒之心后,便派人在骊山脚下的一块谷地种上甜瓜,利用温泉水浇灌,并进行特殊的管理,最终在冬天结出一个个甜瓜来。 秦始皇遂将方士儒生带到谷地,并让他们品尝甜瓜。 众儒生看到冬天结出的甜瓜感到不可思议,一边品尝,一边犯疑:冬天怎么能结出甜瓜来? 这时,只听秦始皇厉声斥道:“你等张口天地,闭口文章,岂不知天有变,道亦有变! 正如甜瓜,本是夏秋之物,而今人力为之,便能长在冬天。 难道它也是不顺天道吗? 看来,有违天道者,正是你等儒生。 ”说着,大喝一声,只见伏兵四起,山上沙石俱下,460余名方士儒生全部被砸死埋在沙石之下。 形成. 播报. 编辑.

  7. “挟书律”是 秦始皇 在进行 焚书 时实行的一项法令:“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 “挟书律”和“焚书令”,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西汉 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 中文名. 挟书律. 一项法令. 挟 书. 私藏书籍. 律. 法则. 实行时间. 秦始皇三十四年到汉惠帝四年. 目录. 1 产生及废止. 2 挟书律与秦朝. 产生及废止. 播报. 编辑. 挟书律, 秦始皇 三十四年,采纳丞相 李斯 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 诗 》《 书 》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西汉 惠帝 四年(公元前191年),西汉政府宣布废除秦始皇焚书时颁布的《挟书律》,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和文化艺术得以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