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因為老了,入院時,壽命就差不多了。 看著病人一個一個被送進來,自己做盡所有,生命依然無奈終結,他當時極感心灰。 「雖然這是fact of life (生命真相),但另一方面又會覺得:不是吧! 竟然會是這樣? 2010年獲仁安醫院邀請加盟擔任副院長,協助統籌深切治療部開設及運作,未料半年後他卻回歸中大,重拾兒科工作。 「由2009年開始,考慮了一年,覺得自己該有新一頁,亦覺得私營醫療很吸引。 」但後來卻發覺送進來都是病情較輕微嬰兒,注射抗生素便可康復,自己最擅長早產嬰及深切治療相關技能無從發揮,唯有回歸中大。 「 (離開時)我告訴院長是Timing問題,全部錯都在我,這個決定,到我老一些才做,或許會更好。 」圖為當年他離開仁安,為他餞行同事送給他Q版畫像。

  2. 撰文: 陳秀清. 再圓滿規劃,或許也敵不過人生無數意外。. 今年2月,得悉恩師心臟科名醫潘昭安醫生猝逝,生前診所正待接手,經引薦與潘太取得聯絡後,自畢業後一直留守公營、當時還在靜待將軍澳醫院心導管室上軌道,暫私人執業打算曾健強醫生 ...

  3. 在半世紀行醫生涯中,診治了無數病人,當中的確有些罕見疑難病例,這本 “ 醫療回顧五十載 ” 所輯錄和挑選病例,乃作者歷年行醫點滴經驗、心得和見證,並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初衷。

  4. 劇本改編自真實故事,編劇以自己和已離世父親一起對抗癌魔日子作為藍本,希望藉著自身故事與其他癌病患者及其家人分享對生命體會,為他們帶來心靈上關顧及支持。

  5. 梁達智醫生. 撰文: 陳秀清. 是最初目標、想法和原則,但隨著時間流逝,總被遺忘。 談運動,談工作,梁達智醫生說,時日去,該遺忘已經遺忘,但當初投入運動,還有在沒人影響下仍決定讀醫初衷,至今仍牢記在心。 打網球、高爾夫球,醉心各種運動,他說:「只是單純喜歡健康運動,沒太在意比賽結果。 選擇從醫,理由就更簡單直接:「那時目睹社區中有不少患者很孤單,心靈背負很大痛苦,所以立志做能幫助別人醫者。 一發難收運動基因,最終「無心」換來體育運動獎學金、香港醫學會運動員獎等殊榮。 而一開始未被當作「事業」開拓職業,到了今天,又有了「開設私人診所」圓滿發展。 「診症工作可以當作一份職業 (Job),也可以是事業 (Career)起點。

  6. 2015年04月號. 醫生: 江永明醫生. 撰文: 陳秀清. 悠揚樂曲,稍瞬即逝;人間美味,觸動味覺神經,下一秒卻成回憶;如同美好生命,握不穩,總如煙散。 「以前常聽,甚至自己也說過不少,要珍惜眼前人,活在當下,但當自己真正經歷過,就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那種深刻程度,不是三言兩語便能完全形容……」 09年離開工作十多年衛生署,機緣巧合下私人執業,江永明醫生曾經雄心萬丈。 「我曾想過開很多間診所,所以當時是用有限公司名義註冊。 難料2010年,毫無心理準備下,妻子確診末期肺癌。 後來為了更多時間照顧她,他改為僅在上午應診,所能陪她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那年那月鴻圖大計? 不知從何時起,早已煙消雲散…… 至離去,傷痛猶在,他仍努力學習燃亮這份

  7. 無情風雨有情人 --- 李川軍醫生. 期數: 2015年05月號. 醫生: 李川軍醫生. 撰文: 陳秀清. 如水,流往何處便順著周遭形態,解決稜角解決不了難題。 81年,中大醫學院成立,翌年,李川軍教授自美國回歸,擔任病理解剖學系主任,資源匱乏下僅得聯合醫院願意提供臨床教學機會,但學生、教職員只能在貨櫃改建空間實習、辦公。 今天想回頭,他回味如昨日:「也很好……我覺得。 雖然那時很窮,但聯合醫院可能因宗教原因,很團結,要找甚麼都很容易,管理上很不錯。 2003年,「沙士」爆發,浸信會醫院涉嫌隱瞞疫情,李教授臨危受命,出任署理行政總監,就衛生署徹查事件作回應。 最終院方在多份報章刊登道歉聲明,他亦須向病人及家屬公開致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