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需要直接觀察消化道的檢查。 鋇餐:鋇餐是一種觀察消化道的X 線檢查需要服用硫酸鋇造影劑觀察消化道管壁如果有食物遮擋原本呈亮亮的白色的造影劑就會顯示為一塊突出於消化道表面的黑影胃腸鏡胃鏡腸鏡等消化道內窺鏡檢查時會將一根細長的鏡子伸入消化道內進行觀察因此沒有消化的食物就會成為它前進途中的路障還會遮擋醫生的觀察視野。 2.對消化道背側器官的檢查。 胰腺超聲檢查:檢查胰腺一般採用超聲檢查。 胰腺就屬於那種既不能從背後觀察、也不貼近肚皮的器官,而超聲檢查需要透過肚皮、腸道,才能抵達胰腺。 進食以後,會有不少空氣隨著食物一同咽下,食物和空氣像「山賊」一樣埋伏在超聲波前進的路途中,損耗了很多聲波。 如此一來,超聲無法穿過腸道抵達背側,也就會干擾對胰腺的觀察。

  2. 2022年5月10日 · [2022.05.10] 發表 推文. 腸易激綜合症,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 ,成因與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等有關。 (設計圖片,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阿麗 (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鏡報告沒有異常後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原因是她腹部脹痛問題已經困擾了幾個月期望大腸鏡能找到原因並處理根本問題。 我遂笑着向她解釋,其實腸道沒有發炎及嚴重病變是好事,而她的症狀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引起。

  3. 2024年3月10日 · 中大醫學院團隊一項研究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資料作大數據分析隨訪逾6萬人平均12.6年發現5項健康生活習慣有助預防腸易激愈多患病風險就愈低並揭示3類與飲食無關的行為即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能顯著降低患病風險當中尤以 ...

  4. [2021-09-14] 明醫網 > 郭詠觀醫生. 消化道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組器官專責從飲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養料隨着年齡的增長因多年來積聚了飲食生活方式疾病和藥物的影響消化系統出現毛病的風險就愈增加在年長的人新的健康問題也會出現包括大腸憩室疾病 (diverticular disease)、大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等。 而一些長期存在的健康問題也會惡化, 例如消化不良、腸易繳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炎症性腸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乳糜瀉 (coeliac disease)、胃食道逆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GERD) 等。

  5. 2024年3月10日 · 中大中西醫聯手進行的最新研究揭示,五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預防易激,其中發現高質量睡眠最重要。 左起為參與研究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及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

  6. 專家呼籲人到中年便應定期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安哥身為香港人專家的話當然熱烈響應。 數年前一次例行體檢,安哥被診斷出患有心房纖維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幸好只屬低風險的非伴發性個案(中風機會率少於每年5 %),醫生建議他每天服用阿士匹靈 ...

  7. 2023年6月17日 ·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指出大腸癌常見徵狀包括排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改變例如腹瀉或便秘並持續逾2星期大便帶血或大量黏液排便後仍有便意腹部不適如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等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和疲倦。 然而,徵狀不可一概而論,要視乎腫瘤位置,「若腫瘤在升結腸或橫結腸,病人可能先出現貧血,後有腸塞;若腫瘤在降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大便會帶血或有明顯黏液分泌,或排便習慣改變,或排出糊狀大便而非成形大便」。 李續指,大腸癌不及早處理,腫瘤慢慢增大導致腸塞,病人會肚脹、嘔吐;癌細胞亦可能循血液、淋巴轉移至其他器官,「很多時會轉移至肝臟、肺和骨骼。 這些器官功能慢慢受影響,導致衰竭」。 他亦提醒:「大腸癌初期沒任何症狀,及早診斷能提高治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