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而「土地租借權」所指的是土地由政府擁有,政府只是把土地租出,承租人也可以在土地上進行土地發展,但是只是屬於租用者的身分,而且還是一份有期限的租約。 因此,土地契約的年期,就是界定土地租用者租用土地的期限,亦是土地業權的期限。 在鴉片戰爭結束後,香港被割讓予英國,香港、九龍的土地均由英女皇所擁有,因此發展商只是以土地租借形式租用土地發展。 而新界的土地原本屬於原居民的永久業權,但是後來也被英政府改為土地租借形式。 時至今日,全港的土地,除了中環聖約翰教堂以外,都屬於「土地租借權」。 【本週推介】搜尋全港最新上車盤 →. 土地年期. 土地契約年期早於前港英政府年代已經訂下,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75年期. 99年期. 999年期.

    • 華懋集團發展歷史
    • 華懋特色
    • 華懋樓盤質素差?

    銷售工業原料起家

    華懋集團的歷史,最早可從王廷歆這個關鍵人物說起。王廷歆生於 1911 年,是溫州一家染料公司的太子爺。1930 年代,上海發展進入黃金時期,王廷歆舉家由溫州移居至上海,先是與友人合夥,創立了「榮華公司」,經營「老本行」,售賣工業染料。五年後,他自立門戶,開設了「華懋企業公司」(China United Chemical Corporation),從英美進口工業原料和西藥。 1950 年代中國解放,王廷歆再次舉家移居,搬來了香港定居,並將業務重心從上海移至香港,本來的香港分部頓成了總部。1952 年 12 月,王廷歆與長子王德輝正式成立了「香港華懋公司」(China United Chemical Corporation Limited),繼續從事工業原料進口業務,及後更發展至興盛一時的塑膠業,擔任了美國塑膠供應商的香港獨家代理,比肩李嘉誠的塑膠廠「長江工業」。

    1960 年代進軍地產界,於新界發圍

    1960 年,王廷歆的長子王德輝接掌了公司,在進口生意淘得第一桶金後,創辦了「華懋置業」(Chinachem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與當時結婚 5 年的妻子龔如心攜手經營,銳意進軍香港地產業。 華懋和不少其他屹立至今的大型發展商一樣,趁著香港 1960 年代的移民潮,以及 1967 年六七暴動後的樓市暴跌期間,以低價大手買入大批土地,帶領集團在 70 年代經濟彈起時邁向空前成功。 根據友人趙世曾說,當時香港的發展商眼睛都盯在市區地皮,爭相在港島九龍一帶買地起樓,但華懋王氏夫婦二人眼光獨到,反看準新界地的潛力,在荃灣一帶買入多幅地皮,發展樓高6至12層、單位面積約 300 至 400 呎的單幢式細價樓,吸引在荃灣工廠打工的「工廠妹」置業上車。 趙世曾又說,王德輝和龔如心,一個負責買地, 一個負責構思如何發展,兩人合作得天衣無縫。華懋集團的風雲人物,不再是王老爺王廷歆,而是年輕有為的王氏兩夫婦。

    1970 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華懋成為龍頭發展商

    踏入 70 年代,香港的製造業和整體經濟彈起,在荃灣、葵涌、新蒲崗、慈雲山、觀塘等市區邊緣的工廠打工的「工廠妹」們,也躋身成為夠錢買樓的上車族,華懋的買地策略報捷,1971-72 年度公司純利達2,500萬元,令集團更有信心攻打豪宅市場,發展高尚住宅如畢架山碧華閣(1970年)、薄扶林華亭閣(1974年)、西半山大學閣(1979年)、赤柱山莊(1978年),以及寶馬山富豪閣(1979年)等。 正因如此,時至今日,華懋樓仍然極少有港九市區樓,反而新界西、新界東等上車地段,以及港島西半山等傳統豪宅地段才多見集團的蹤影。 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地產市道復甦,王德輝身家暴漲,華懋憑藉大量土地儲備,不斷擴充規模,開設了不同與物業相關的附屬公司,例如負責物業管理的合安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負責為華懋樓買家造按揭的華新財務有限公司等。王德輝和龔如心二人合力,將華懋這家徹徹底底的華資公司,發展至香港其中一家大型地產商。 【買樓必讀】搜尋 600 萬內上車盤 →

    爭產案塵埃落定,華懋的話題性告一段落。因王氏夫婦後繼無人,集團的家族經營模式也成歷史。現時,華懋集團行政總裁一職,由前南豐重臣蔡宏興出任。蔡宏興的管理思維創新,帶領華懋衝破守舊的經營模式,由 centralized(集權)改變成 decentralized(放權),讓員工有更大自由度和自主權,為公司效力。 在一眾發展商中,華懋的最大特色,便是非由家族經營,脫離了長實的李嘉誠家族、恒基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等公式。除此之外,華懋也是少數沒有上市的發展商,其他非上市的出名發展商有會德豐(於2020年私有化)和南豐等。 2020 年,華懋踏入 60 周年,集團推出了全新的標誌,透過「Places with Heart」的概念,傳達出集團是一家透過核心業務及創造共享價值,為市民、社區及環境...

    舊時香港買家對華懋樓負評如潮,不是無根無據。華懋樓被狠批,主要因為昔日集團主力發展中低價位的住宅,以吸引財力有限、又想落地生根的工廠妹上車族。集團在新界興建了不少單幢樓,單單是這一點,足以遭部分買家詬病,被認為單幢樓管理比起屋苑式管理落後。 華懋早期的項目為了以平價吸引買家,不惜「將貨就價」,樓盤的用料都不甚講究,形成了「華懋樓,漏水樓」的印象。不過,華懋其實同時有多年起高檔豪宅的經驗,加上集團經歷過改朝換代,現時已改變策略,不再走中低檔路線,主力發展高尚住宅,部分項目更交由有質素保證的金門建築,華懋樓質素差一說或已成往事。

  2. 黃埔花園 貴為 十大屋苑 之一,樓價為指標屋苑之中較親民,向來是九龍區分支家庭上車之選,亦吸引不少中產人士入住。 隨著港鐵 黃埔站 及屯馬線一期落成,帶起了黃埔區的「身價」。 作為香港數一數二的大型屋苑,不同期數的黃埔花園有怎樣的分別? 等千居從多方面話你知,黃埔花園好不好住。 想緊貼樓市動向,立即追蹤千居 Facebook 及 Instagram 專頁 (@spacious.hk),掌握最新地產資訊。 延伸閱讀:十大屋苑揀樓攻略. 港島: 太古城 | 海怡半島 | 康怡花園. 九龍: 黃埔花園 | 美孚新邨 | 麗港城 | 新都城. 新界: 嘉湖山莊 | 第一城. 離島: 映灣園. 立即跳往: 黃埔花園簡介 | 配套 | 法團管理 | 各期特色 | 平面圖 | 附近樓盤比較 | 常見問題.

  3. 會德豐前主席、馬登家族的 John Marden(最左)和船包玉剛(左二) 1985 年 2 月,對會德豐而言,是影響深遠的一個月份。 馬登家族一生忠於航運業,業務卻不斷浮沉,意興闌珊的 John Marden,將手上 13.5% 投票權的股票,轉售予前新加坡首富邱德拔,並有指邱德 ...

  4. 1. 四十年代,金舖起家. 周大福金行舊照. 周翠英(左)和鄭裕彤(右) 鄭裕彤一生的事業,由在澳門賣金起步。 1938 年,抗日戰爭爆發,當年只得 10 餘歲的鄭裕彤,便決意輟學,到父親的順德同鄉兼好友周至元於 1929 年創立的「澳門周大福金行」當學徒。 當年,周至元是鄭裕彤的未來岳父,周至元的女兒周翠英與鄭裕彤是「指腹為婚」,未出世已由父母決定了未來婚姻。 鄭裕彤與周翠英於 1943 年正式結婚,同年,鄭裕彤榮升為周大福金舖的掌管。 1945 年,鄭裕彤奉岳父之命,由澳門來到香港開設分行; 1956 年,他由岳父手上繼承了周氏的金行。 周大福於 1960 年代購入了一家南非持牌鑽石公司,由南非公司引入來自壟斷市場、全球唯一的鑽石商 De Beers 開發的鑽石原礦,並於香港市場上發售。

  5. 48校網位處 觀塘區 ,是香港首座衛星市鎮,以建成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新市鎮為目標,著力改善區內基建、興建樓宇和社區設施,能夠便利區內居民,無需離開本區便能供應一切生活所需。 區內有大型購物商場 apm 及 創紀之城 ,以及舊式市集 裕民坊 等。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將觀塘區發展成集住宅、酒店、商業、休閒用途設施及交通為一體的新地標,致力完善區內交通及生活配套。 計劃建設平台花園,空地及空中花園,並以行人天橋連接社區,包括港鐵站、社區設施如多用途社區中心及圖書館等,解決觀塘區空間擠逼的問題。 由於重建對居住環境有極大改善,區內新盤增加、樓價上升,加上觀塘區作為九龍東的核心商業區,匯聚金融、創新媒體、保險等各行各業的大中小企業,社區發展潛力無比。

  6. 曾在50-70年代為生活打拼的香港人,一定聽過南豐紗廠。 當其時香港曾有近4成勞動人口從事紡織及成衣,而南豐紗廠是那時紡織業的「老大哥」。 集團創辦人陳廷驊敢於創新,引入獨有紡織技術,令業務迅速發展壯大,更贏得「棉紗大王」美譽。 圖片來源:南豐集團. 但後來紡織業日漸式微,眼見生意難以維持高增長,陳廷驊再次發揮求變精神,當他洞悉到產業發展升勢,便帶領公司走向多元發展。 南豐早於1965年落成首個住宅項目,後來在下一城,首個大型屋苑 南豐新邨 於1978年應運而生,往後數十年間,南豐全速走向地產發展之路。 有別於主要地產商透過上市集資,南豐現在是一間由私人持有的發展商,足見其財雄勢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