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撰文: 君偉. 發布時間: 2024/04/12 08:00. 最後更新: 2024/04/12 10:00. 分享: 同學仔借貸,不僅僅是錢的事:常陷情感勒索 家長引導有2要點. 會計師公會近月發佈了《中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當中顯示學生的儲蓄及記帳習慣相較2020年有所上升,情況令人鼓舞。 而比較讓人關注的,卻是學生借貸比例——調查顯示小學高年級至初中的受訪學生中,有49.3%有向人借貸的經驗,而曾有借貸予其他人的受訪者更高達76.6%。 對於這份調查所得的數據,坊間反應兩極,一種認為情況嚴重,因為這正正是「先使未來錢」的徵兆,倡議增強理財教育,矯正心態;另一說法則認為不用大驚小怪,認為人生在世誰未借過錢,借貸本是日常,小至成人按揭買樓,大至國家發債都同屬借貸。

  2. 2020年6月5日 · 睇新聞睇財經書 學投資知識. 除了儲蓄之外Patrick Sir深明投資的重要性早期已經有投資基金及股票的習慣他會透過閱讀財經書籍地產及財經新聞來學習投資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投資股票上。 Patrick Sir坦言買股票是全靠自己眼光,雖然試過蝕錢,但他認為是自己沒有耐性所致,在買入初期見股價有少許下跌就離場,結果一年後該股票錄得明顯升幅。 【延伸閱讀】 從上門補習走到幕前 Patrick Sir細說創業路. 難求最低位入市 「寧買當頭起」 面對今次「疫」市,不少投資者不敢輕易入市。 Patrick Sir則認為機會難得,前陣子股市下跌更是非常好的入市時機。 Patrick Sir表示,投資股票並非看短期回報,而是着重該公司的長綫發展,即使股價有短期波動對他的影響亦不大。

  3.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4. 2019年8月8日 · 香港這種政治不自由經濟卻十分自由的搵食啫模式成為了美國自由主義大師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心目中的聖地視香港為自由主義的全球最佳典範

  5. 2023年9月6日 · 當中只有極少數的大嬴家,目前擁有價值數百萬以至數十億美元的加密資產。 88,200人擁有價值至少1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資產,這批屬調查定義的「百萬富翁」(Millionaires)佔整體加密用戶1%以下;當中,40,500人持比特幣資產,佔Millionaires總數約46% 182人擁有價值逾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資產,屬調查定義的Centi-Millionaires之列,即坐擁資產淨值達1億美元者;當中,78人持比特幣資產. 22人擁有價值至少1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資產,屬調查定義的「億萬富翁」(Billionaires);當中,僅6人持比特幣資產. 加密貨幣市場總值約為1.18萬億美元;當中,比特幣總值約為6,020億美元。 加密貨幣採用指數 香港排名勝英美加澳 但落後星洲.

  6. 2020年6月21日 · 星馬泰. 發布時間: 2020/06/21 18:00. 分享: 香港沉重的學業壓力,令孩子感到壓迫,愈來愈多家長為孩子尋找新出路。 育有兩女的匡文(Coco)與丈夫Norman,去年移居馬來西亞,兩名女兒就讀當地一所提倡芬蘭式教育的國際學校,希望她們能愉快學習,為未來做好準備。 匡文與丈夫移居到馬來西亞後,一家人其樂融融。 港教育壓力大. 港媽Coco育有兩名分別11歲和12歲的女兒,自稱曾經也做過「怪獸家長」的她表示,女兒3個月大就為她們報名上芭蕾舞班,此後亦陸續報讀大量興趣班和補習班。 其後兩名女兒升讀本地資助女校瑪利諾修院學校,每逢學校考試,Coco就大為緊張,除了補習,更會自己出試卷給她們操練。

  7. 2020年4月6日 · 疫情大減冒險投資意慾. 據CNBC報道,風險投資公司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Morgan Housel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當投資者意識到現實世界比以往想像中更脆弱時,承擔風險的意願將大為降低。 在這個情況下,將催生對承受投資風險較謹慎的「超級儲蓄世代」(Generation of supersavers),他們對冒險投資的興趣降低,也不介意錯失機會,更着重於降低投資風險。 Housel認為,隨着經濟快速惡化,動搖了人對未來樂觀的想法,即使疫情危機結束,事情的嚴重程度,已足以為下一個世代帶來影響。 雖然預計疫情將會促成「超級儲蓄世代」,減緩未來經濟增長速度,但他認為,這或有助重塑經濟模式,經濟的管理機制或會變得更完善,更能承受衝擊,令金融市場變得更為強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