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Tom员外. 扬子江边杨柳春. 16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阳明 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 三、致良知。 关于 心即理 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指出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世界,知识不分贵贱人人平等,这种 打破知识垄断的思想 。 要知道,对知识垄断,是所有专制统治者共同的选择,包括当今的真理部。 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 泰州学派 传世人龙溪之后,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下层中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晚明商人阶级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础。 从这一点上说,阳明学说具备天生的反专制的本质。 关于 知行合一 从哲学上来看,其重要意义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不可分割,是 中国辩证法 的集大成。

  2. 2016年5月19日 · 3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芳学姐想上进. 律师/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 13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朱是两宋道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中的最高范畴是“理”,往往又被称为“道”、“太极”。 朱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或根柢,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朱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朱子语类》) 朱 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后有气(物质),理和气结合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所以每一个事物中都蕴含着理,事物就是由气(物质) 加理 (规律)构成的。 朱举了一个“月印万川”的例子:月亮高高挂在天上,然而每一条江河中都倒映着一个月亮,都是天上那个月亮的倒影。

  3. 首先从时间顺序和思想承继关系上看私以为孔孟是根或源朱熹是干儒学集大成者和垄断者),王阳明则是枝王突破了朱熹学说对孔孟的权威垄断自成一家但是他并非对朱的打击和完全否定从他以朱的格物说入致良知还是看得到 ...

  4. 2015年4月25日 · 5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谁的思想会更受到推崇,这个我不知道。. 不过他们之间的区别,我倒可以谈谈。. 朱熹的学派是理学王阳明的学派是心学。. ——其实把王阳明和朱熹并列是不太妥的,因为王阳明并不是心学的开创者, 心学 的开创者是陆九渊,号 ...

  5. 01. 关于良知的出处. 在阳明先生之前,中国的典籍中谈及【致良知】这三个字的,主要是在四书中的《大学》和《孟子》里。 不过,在这两本著作中,这三个字是被拆分开来提到的,并没有连在一起。 《大学》中,有【致知】这个概念,,即所谓 “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 ” 其中“致”是动词,意为“达到、达成”;“知”为名词,是需要达成的某种境界。 而在《孟子》中,则有【良知】这个概念,《孟子 • 尽心》中说: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阳明先生根据自己的学修,把这两个概念整合了一下,于是,【致良知】就出现了。 在这三个字中,“致”依然是动词,是达到的意思;而“良知”显然也还是名词,是需要达到的境界。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要求读书人达到的境界,到底是什么?

  6. 2023年1月4日 · 不同点:1,理学和心学,同样是诠释心体,理学称“天理”,最初有二程提倡,朱继承。二程之前的周敦颐、邵雍就不说了。心学:陆强调心的功能和效用,因此将最高的道德概念称作心。而阳明的心学,就强调“心即理。

  7. 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后有气(物质),理和气结合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所以每一个事物中都蕴含着理,事物就是由气(物质) 加理 (规律)构成的。 朱举了一个“月印万川”的例子:月亮高高挂在天上,然而每一条江河中都倒映着一个月亮,都是天上那个月亮的倒影。 事物中的理就像是江河中的月亮,和最高的理是一样的。 每一个事物中都有理,然而在不同事物中,理又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这被朱称为“ 理一分殊 ”:在自然事物中,理表现为事物的运动规律;在人身上,理表现为伦理道德,例如 仁义礼智 忠孝廉耻等等。 朱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完全认识理,他的一举一动就能自然符合伦理道德,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那么,如何才能完全认识理呢? 朱给出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