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5,681. 被浏览. 3,802,463. 43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百里初灵. 努力成为钻石心的温暖小太阳,愿能给你一个温暖柔软的拥抱! 1.3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先说最重要的玻璃心即高度敏感是天生的无法治疗也无需治疗。 身体上的耳聪目明,人们很好理解;心灵上的耳聪目明,很多人就无法理解了。 其实,高度敏感,就是心灵上的耳聪目明。 这是一种天赋,一种能力。 但,所有的长处,都有其相对应的短板。 很多人无法发现和运用自身的长处,只会持续性地陷在自己的短板里,就造成了痛苦。 这个道理是我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发现的。 蓝宝 (我老公)的耳朵特别好,我买了个新闹钟,晚上睡觉时,他抱怨睡不着,老是听到秒针响。 这个声音应该是极轻微的,我屏息凝神了半天,也听不见。

  2. 2015年8月6日 · 玻璃心的人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性格缺失所造成的1.存在感的缺失 2.安全感的缺失 3. 自我认知 的偏差. 首先存在感的缺失,有玻璃心的人,大多很在意自己的存在感。 之所以没有存在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缺爱,有的缺钱,有的缺一颗理智的大脑。 还有就是,缺一个简简单单的平常心。 也就是说:期望值太高了! 或者说太贪心了! 玻璃心的人总有各种刺伤、纠结和困惑,这些往往来源于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太多的东西,一次简简单单的聊天都能被看成收获对自我魅力的正面评价的场地,怯怯懦懦、不明不暗,自己先就心虚了,当然容易被伤到。 其二安全感的缺失,玻璃心的拥有者常常是一些不够自信不够独立的人,他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 而且,部分的人会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攻击性。 他们的小心思真的是九转十八弯,极富想象力。

  3. 2014年11月10日 · 在专业心理学理论当中最接近玻璃心的概念是 「高敏感群体(highly sensitive people)」 ,其四个显著特征是: 一、深度加工信息. 二、能感知细微之处. 三、容易被过度刺激. 四、对事物往往有更大的情绪反应. 著名心理学家对高敏感群体的定义是「感官特别发达的人」:因为他们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较强,比起不具备高敏感特质的人, 高敏感群体能对物理、社会和情感刺激的认知加工更加深入 。 我们的敏感,退缩,对社交活动感到疲倦并没有任何问题 ,这和虚弱、消极这样的形容词也没有半毛钱联系,所以请先停止自我攻击和指责。 更多讲解点击视频观看吧~ 发布于 2021-06-16 20:22· 2813 次播放.

  4. 2016年1月26日 · 133,151. 1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吴寒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管理学硕士. 41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以前也玻璃心但是通过反复的冥想训练现在变得比较强大了。 为此,我特意写了篇文章. 《 如何通过反复练习,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 要探讨如何快速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看看一天到晚朋友圈充斥着多少心情糟糕的个人状态,和多少看似深度其实无用的心灵鸡汤,就知道有多少人的内心其实并不强大——他们渴望改变但是不得法。 为了讲清楚这一问题,我决定采用 哲学分析 里面常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分析框架。 想想各位真是幸运,要是我年轻的时候能读到这么好的文章,就好了。 1.什么是“内心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是内心弱小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5. 摆脱「玻璃心」只需要这 3 步: 1、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己; 2、从内部归因到外部归因; 3、从否定自我到接纳自己。 其实玻璃心的本质,都是过度敏感在作祟。 「被『社交敏感』裹挟的成年人」

  6. 2020年10月14日 · 215.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周涼安. 我不想当救世主,我想当一个小公举. 谢邀 @王大. 玻璃心需要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我觉得我以前挺玻璃心的好哭精。 觉得世界对自己不公平,现在也会觉得,但是比从前好多了。 很大程度上在于可能年纪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我也在努力地提升自己或者说难听点就是包装自己然后在别人看来我是个小富婆。 这个我要讲一下跟知乎年薪百万没得比哈。 但十几万的年薪在朋友圈子里,特别是咱们的单身女性圈子里,即使负债几十万(房贷),在她们眼里我还是挺厉害的一个存在。 那样我觉得我的内心是充实的。 或者说我是有自信的。 还有一个,我成长到现在,经历了很多。 孤单被漠视的童年,错付了十年的情感,我跟正常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经历也不一样。

  7. 15,685. 被浏览. 3,791,583. 432 个回答. 按时间排序. 鼹鼠的土豆. 人生补习班. 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玻璃心的心理学名词是高敏感。 几万人阅读《 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 》后不光给出好评实践后更是在评论区写出了自己提升幸福能力后的改命经历。 如果你手边没有这本书,不妨读一下我看这书时做的笔记。 一、提升幸福感的要点有两个: 1.远离 成果主义 ,花时间感受并体会过程。 2.充分利用敏感来为自己创造幸福。 二、能照亮人内心的,不是“提高效率”“找到某个目标”这样的想法,而是纯粹地发自内心感叹“好美”“好好吃”“好开心”等时刻的温暖心情。 感知幸福这件事没有功利性,只需要用心慢慢感受即可,因为幸福存在于主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