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衛生署2012年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現時約有三分之一兒童屬過重或肥胖。 長此下去,這群孩子到成年後很大機會面對糖尿及肥胖問題。 曾醫生指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並不複雜,乃由現代人「吸收多於消耗」的不良生活習慣所致。 健康的生活習慣及疾病防治意識,均需要長年累月建立,而家庭與學校對於孩童影響甚深,改變可從這兩方面做起。 學校除了可配合推行健康教育,亦可盡力塑造一個健康飲食環境。 例如減少引入自動販售機,已能改善學童太易購得零食或飲料的問題,亦可響應健康飲食原則為學童設計健康餐單。 家庭方面則需父母以身作則,日常奉行健康飲食,以望解決兒童肥胖問題。 提防代謝綜合症. 從小開始預防肥胖固然是最理想做法,成年人卻往往到問題出現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2. 肥胖乃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生活節奏急速,食無定時又飲食無度,令體重超標人士越來越多。研究指,中央肥胖人士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常人高 5 倍!糖尿病屬慢性疾病,萬一病情惡化致糖尿截肢、傷口潰瘍、糖尿眼等併發症出現已經太遲,我們不能不防!

  3. 醫生: 唐俊業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糖尿病在本港極為普遍,估計現時約有十分一人口患糖尿病,其中65歲以上更每4位便有一名糖尿病患者,75及85歲的相關發病可能更分別急至1/3及1/2。 正常情況下,當進食後血糖上升,胰臟便會分泌胰島素,將多出的血糖暫存脂肪或肌肉,令血糖水平回復平穩。 糖尿病患者卻因胰臟反應不足,無法分泌胰島素,或脂肪及肌肉無法從血液中抽取糖分,因而令血糖飊升。 此外,肝臟在人睡眠時會製造糖分予腦部、心臟等器官,而胰臟亦會在適當時候分泌胰島素,叫停製造糖分的肝臓,但糖尿病患者的肝臟卻會無休止地製造糖分,最終令血糖居高不下。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唐俊業醫生. 過度飢餓血糖異常警號.

  4. 《健康自由行》 醫生: 朱偉星醫生. 撰文: 鍾穎嫦. 糖尿病經常伴隨著肥胖問題同時出現現時有不少研究發現肥胖不但會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亦會使糖尿病情變得更難以控制甚至惡化。 基於現代人的不良生活習慣,不論是糖尿病抑或肥胖問題皆有愈趨普遍的趨勢。 到底肥胖是否如此難以擺脫? 糖尿病人又能如何方能甩開這個「伴」? 一些你或者會忽略的原因也能引致肥胖,你又是否知曉? 糖尿肥胖密不可分. 家庭醫學專科朱偉星醫生 指,現時約有八成的二型糖尿病人同時面對肥胖問題,他進一步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胰島素本用作減低體內血糖水準。 當脂肪過多引起胰島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令身體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即需要比平常更多的胰島素才能減低血糖水準,如此便會令血糖上升。

  5. 冬天時,人會比瘦弱的人耐寒及不怕冷,這時是脂肪發揮其功效所致。身體瘦弱的人眼見很多人參加訓練後體重減輕了而產生的顧慮(再沒有多餘脂肪燃燒),其實這是不必擔心的。一般來說,若身體只是瘦一點而沒有任何病痛,更應該經常參與訓練。

  6. 外科專科黃亭亭醫生稱,近年歐美國家的乳癌死亡率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透過乳房X光造影普查及每月自我檢查發現腫瘤,她建議年過四十的婦女,沒有任何病徵亦應開始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 乳癌的風險因素包括:1)年過五十歲或以上;2)家族或直系親屬曾患乳癌;3)三十歲後才首次生育或從未生育;4)長期接受雌激素荷爾蒙藥物治療;5)收經後癡;6)酗酒及高脂肪飲食習慣,常見徵狀如乳房或腋下有硬塊,乳房大小及形狀出現變化,乳頭溢液及乳頭或乳房出現皮膚變化。 粗、幼針化驗簡單安全. 觸檢、乳房X 光造影、超聲波檢查或抽取組織化驗為主要診斷乳癌的方法。

  7. 荷爾蒙藥物三苯氧胺為醫學界使用了四、五十年的乳癌藥物,不論患者停經與否亦會有效,但它卻有潛在副作用,包括:出現停經後徵狀,有血管栓塞及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故使用時患者需密切留意有否下體流血,有的話需進行婦科檢查以及早發現。 「而應用於早期或擴散乳癌的AI類藥物,則比三苯氧胺更為有效,且少了子宮內膜癌及血管栓塞的風險,故現時亦建議收經患者使用。 AI類藥物其中一種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為骨質疏鬆,常見的骨折部位主要為腰椎骨、大腿骨及手骹骨,但這種風險可以透過藥物降低。 ZO-FAST研究發現,使用雙磷酸鹽藥物可減少骨折機會;奧地利的研究亦發現,雙磷鹽酸類藥物除可減少AI藥物對骨質的影響,對治療乳癌亦有成效。 擴散癌症首重紓緩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