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0日 · 目前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先導計劃安排為期三個月於三至五月每星期三上下午作兩節一對一諮詢服務適合對象為癌症病患者及其家屬經過評估後接受預約再由專業醫生為他們在抗癌路上提供專業的意見服務讓癌症病人及其家屬得到清晰和明確的方向為未來治療和挑戰作好準備。 「明白到癌症患者在對抗病毒途中的徬徨無助,我們希望藉此服務為他們提供可靠的癌症資訊,也給予他們更大的支持」,基金會主席方嘉儀說到。 頭頸癌專科醫生李兆康稱「相信許多病人就接觸癌症諮詢頗有難度,幸得有此機構。 」面對頭頸癌,大多以藥物或物理治療,但病者都會出現吞吃困難,待治療師評估配與高卡路里營養奶等方法助病人補充營養。 「機構是非牟利,我們將結合臨床經驗並講客觀,讓患者了解抗癌資訊」,乳癌專科醫生馬國權說到。

  2. 2020年8月14日 · 中國自研BNCT發展規劃時間 臨床試驗落地東莞 未來輻射港澳患者 癌症 治療方法優勢對比 專家倡以港為中心 加強灣區金融合作 穗旅界推文化遊振興 ...

  3. 2018年8月20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港安醫院外科顧問醫生郭寶賢日前指出由於西式快餐文化日益盛行大腸癌已成香港最多發的癌症2015年大腸癌新症逾5,000宗死亡個案2,089宗。 當中逾九成新症患者50歲以上,但亦出現年輕化趨勢,他治療過18歲就患上大腸癌的患者。 他呼籲50歲以上港人要參加大腸癌篩查,平時多運動、少吃紅肉及控制體重,以預防大腸癌。 郭寶賢指出,據醫管局統計,大腸癌2012/13年起超越肺癌,成為香港最多發的癌症。 2015年大腸癌新症佔全港癌症新症總數16.6%,平均每天有13人確診大腸癌,大腸癌死亡人數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4.7%,僅次於肺癌。 大腸癌新症總數中男性比例略多於女性,大概為1.3比1。

  4. 2019年4月5日 · 刊登在刺針醫學期刊的一項全球性研究發現2017年全球有1,100萬宗死亡個案是間接由不良飲食習慣造成包括攝取過多的糖鹽和加工肉類從而導致心臟病癌症及糖尿病。 相關數字相當於2017年全球死亡人數的1/5,顯示不良飲食習慣對人類的危害遠超其他致死原因。 這項名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在1990年至2017年間針對15種飲食因素的攝取行為進行追蹤,發現在全球195個國家中,死於與飲食相關問題的人口佔總死亡人數比率,以烏茲別克斯坦最高、以色列最低,美國排第43位,中國則排第140位。 含糖飲料攝取量超出10倍. 研究發現,除了對含糖飲料、加工肉類及鹽攝取過多外,對堅果、種子類、牛奶及全穀類較健康食物攝取太少,亦屬不良飲食。

  5. 2014年8月26日 ·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昨日指,至2022年將有12款昂貴藥物專利權陸續到期,預計引入這批代用藥,每年可為醫管局節省約2億3千萬元支出,建議政府盡快引入治療效果相似但較便宜的代用藥,減低藥物開支。 生物製劑含有如抗體、蛋白、細胞或血液元素等生物成分,常用於治療癌症、類風濕等疾病。 由於原廠生物製劑的研製過程艱巨且耗資不菲,令售價亦相當高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指,生物製劑的專利權「過期」後,原藥廠必須公開其藥物的成分及配方,讓其他藥廠可參照製造為非原廠藥物,即「生物相似製劑」。 他補充,「生物相似製劑」只省卻部分研發程序,其治療效果相似,成本亦低30%。 平藥助白血球下降病人化療.

  6. 2020年5月19日 · 提升免疫力的產品、抗機能老化的產品、標榜能預防骨質疏鬆、拯救關節健康、紓緩風濕痛症、促進心血管健康,甚至應付更年期和脫髮問題的健康產品,無論中外成分,當中都存在非常龐大的商機。 然而,不少聲稱對老人病甚至免疫系統問題有效的產品,都不想做中成藥註冊,以避免對產品成效做長期測試的巨額投資,而改以健康食品的包裝出現。 而宣傳上又為避免受「不良醫藥廣告條例」和「海關商品說明條例」兩個監管健康食品廣告的金剛箍所制,因此在廣告用語上,往往進行了不少「二次創作」──癌症被稱為「頑疾」,解決心血管問題說成「維持血管彈性」,不少難以直說的療效只能說成「適合關注××健康人士需要」。 有時看見廣告如何活用「語言偽術」作包裝,以避開法律規管,也可以見到不少的創意。

  7. 2018年8月24日 · 在梁憲孫看來,現時醫療發展相當之快,醫療成本亦愈來愈高。 新藥接連問世,一年貴過一年,情況確實令人頭痛。 他建議政府可嘗試同藥廠商議,爭取降低藥品價格,以及考慮在自願醫保推出後,加入針對癌症的保險選項。 醫學專欄深入淺出. 五年前,梁憲孫又開始了一份新的工作--報章專欄作者。 他開始為三份報章撰寫醫學專欄,並將專欄文章輯錄成書出版。 從醫多年,平時寫醫療記錄都是用英文,梁憲孫自認中文寫作並非自己所長,但都願意嘗試,專欄寫得多了,自然變得「熟手」。 另一方面,梁憲孫平時都要向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時常會聽到病人或家屬會覺得「醫生講嘢太深啦」、「唔知你講乜」,開始寫專欄之後,梁憲孫自己都會反思,怎樣寫會讓讀者更明白。 他對自己的目標是「深入淺出」,不可寫得太過深奧,也絕不能流於表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