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六十年前一場大火將石硤尾木屋區居民的家園燒掉了近六萬人痛失家園二萬多名居民無家可歸寒冬中餐風宿露這場大火促使港英政府興建包寧平房安置災民同時開始六十年香港公營房屋政策

  2. 石硤尾大火. 2014 年 01 月 02 日 112期大學線, 當年今日. 包寧平房 安頓災民. 大火後聖公會何明華會督 (Bishop Ronald Owen Hall)與工務局總工程師鄔勵德 (Alec Michael John Wright)一同到災區視察。 提到當日的慘況,鄔勵德直言:「我的天! 」他回憶起當時何明華會督說:「政府須負責安置災民。 大火之前香港房屋協會早已成立,但當時港英政府直接插手處理本地房屋問題卻是史無前例,「政府一直無意參與香港的房屋事務,一直只留待私人市場自由發展,甚至可以用『自由放任』 (laissez faire)形容政府態度。 」鄔勵德說。 為了盡快安置居民,港英政府聘請當時承包了不少政府建築工程的福利公司興建平房安置災民。

  3. 火災夷平了石硤尾六條村共八千多間房屋大量災民利用紙皮帆布在街上唐樓下搭起小屋環境衛生惡劣當時正值寒冬雖然不少災民帶同棉被逃難露宿街頭卻充滿寒意當時英國政府撥出二十萬英鎊賑災港英政府成立石硤尾六村大火救災委員會處理並統籌救災事宜並且向四千個家庭派發每人三件衣物。 火災過後英軍自發組織派飯處,向災民派發食物,但政府文件指,「軍隊烹調的食物質素差,他們使用了不適合的煮食用具,或是廚師未曾有烹飪訓練。 軍隊派發的飯菜不夠新鮮,甚至是酸的。 」王者香還記得火災後第一餐吃的是椰. 菜煮豬肉,在她的記憶中那些飯菜「好好味」。 1 2 3. 石硤尾大火.

  4. ubeat.com.cuhk.edu.hk › ubeat_past › 060171香港地

    一九五三年聖誕夜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五萬三千人痛失家園大批災民無家可歸港英政府不得不興建房屋安置災民。 災後短短兩個月,工務局便在災場附近建成第一座兩層高的平房安置災民,名為包寧(當時的工務局局長)平房。 由於包寧平房的單位數目供不應求,政府於一年後在石硤尾興建能容納更多人的H型七層大廈,是為石硤尾邨的第一期。 這些沒有水電接駁、沒有獨立廁所和浴室、環境擠迫的H型七層大廈群,是香港第一個大型徙置區,也是日後公共房屋的雛型。 逾十人住百呎單位. 石硤尾邨共二十九座,樓高六至七層,樓的兩端是住宅單位,中央部分為公共浴室,從高處俯視,就像個「H」字母。 每個徙置大廈單位約一百二十平方呎,一般是兩三個家庭同住,一幢大廈便容納了二千多人。

  5. 華富邨的誕生源於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當時安置災民的徙置大廈居住環境不理想。 政府為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便著手興建十個廉租公共屋邨,華富邨是其中一個。 香港首任房屋署署長廖本懷是華富邨的設計師他於 : 香港公屋四十五年一書中提及自己初次踏足該地人煙罕至。 唯他被這裡的山明水秀吸引,決心要在這裡興建一個「最好的屋邨」。 廖本懷顧及選址偏僻、交通不便,居民出外到市區需時,遂以市鎮概念作為設計藍圖,在邨裡加設學校、圖書館、郵政局和街市等設施,令華富邨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 而「市鎮式」的設計概念更成為日後香港興建公屋的楷模。 1968年,時任總督戴麟趾為華富邨主持開幕典禮。 於此前建成的公共屋邨都只有住宅樓宇,沒有其他社區配套。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緬懷半世紀 石硤尾邨. 攝影、編輯︰黃學誠. 一九五三年石硤尾大火導致五萬多人無家可歸房屋署為解燃眉之急於原地興建了首批七層高的三合土公營房屋居民須使用公共浴室及廁所環境惡劣。. 九十年代,經濟繁榮,大部分居民都已遷出,只剩獨居老人 ...

  8. 為了令自己心裡好過點他有時會向低下階層伸出援手他憶述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政府想徵收黃大仙一塊土地興建臨時房屋給難民棲身附近有位婆婆擺檔賣花但檔口衛生情況欠佳警署署長隨即嫌棄地表示不想再見到這攤檔要求葉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