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9日 · 煩惱、生、老、病、死,這個也是,那個也不好等等。. 【四五取捨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 第四就是應取的(我們應該努力的)妙行,以及由於這個妙行之因而感得的可愛之果;應該捨的惡行、惡業,以及因為這個 ...

  2. 2021年1月28日 · 活動. 2021-01-28 12:11:43| 人氣5,2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91 此為魔使,自無主宰,故如是行。. 不少瞋此,仍勤勵力令離魔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91 290頁8行-291頁9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未三、忍之差別分三:. 第三,忍 ...

  3. 2021年2月28日 · 靜慮的自性,即安住所緣散亂,妙善的心一性。. “心一性”,即令心安住於某一所緣的體性。. “善”是讚歎“心一性”極為善妙,具有超勝散亂心的境界、受用、力量等。. 《瑜伽師地論》說:“繫心於此一所緣,是故說名心一性 ...

  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55 155頁8行-156頁11行.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總苦;二、思惟別苦。 1.總苦的特徵是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不管在哪一道,都有這些苦。 2.別苦是指六道當中,每一道有它各別不同的苦。 子一 思維輪回總苦. 「思維輪回總苦」分三: ① 思維八苦。 ② 思維六苦。 ③ 思維三苦。 丑一 思維八苦: 【如《親友書》云:“仁和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 ”應如是修。 此中修習厭生死者,謂思惟彼是眾苦根源。 苦者,謂已顯說欲乏等四。 “等”字攝四,共為八種。 此八種苦,是薄伽梵於多經中,明苦諦時數所宣說。 如《親友書》所說:“國王! 你應當厭離生死,因為它是「欲乏-求不得苦」、死苦、病苦、老苦等無量眾苦的出生之處。

  5. 2021年3月1日 · 則於無漏靜慮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勵修學。. 此堅固增長已,以地上諸靜慮作所願。. 若能依此(上述種種修持的方法)勤修菩提心,就會為了將一切眾生都安立在無漏靜慮中,而策勵自己修學。. 於想法堅固、增長之後,須以登地以上聖者的諸靜慮作為所 ...

  6. 行果(sthana-carya-phala),是所觀之境界,行是所修之聞修三慧,果是所証之菩提妙果。. ,指佛教徒修行所應分別觀察的諸法境界,包括佛教所講的三科、五位、百法、四諦、十二因緣等世出世法。. 行,指修行,即對上述諸法境界分別觀察其孰善孰惡,應 ...

  7. 廣論消文303 303頁9行-304頁5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第三,引發勝解忍中,勝解之略有八種。 引發法勝解忍中,勝解之大略有八種。 一、淨信者,謂三寶功德。 一、淨信,指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

  1. 相關搜尋

    秘境‧不思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