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2日 · 2024-02-22 13:23.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踏入日(22日)第31日審訊,亦是《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敏出庭作供的第10天。 陳敏確認《蘋果日報》在2020年7月1日刊文《撐惡法葬送自治 賣港罪人逐個數》,將前特首董建華和梁振英、港區人大代表、政府當時主要官員和行會成員等形容為「賣港罪人」,並在文中加入各人相片或畫像,目的是為了記錄香港《國安法》由醞釀到通過、過程中各人的角色。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的案件,在西九龍法院進行第31日審訊,繼續由《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敏,以從犯証人身份出庭作供。 (資料圖片) 控方展示2020年7月1日《蘋果》題為《撐惡法葬送自治 香港罪人逐個數》的報道。

  2. 2024年2月26日 · 張劍虹作為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黎智英依仗他協助打理其傳媒業務,如今他出庭頂證舊主,黎智英代表律師彭耀鴻在盤問時就直接質疑張劍虹,他是為了減輕刑罰,才將罪責全推到黎智英身上,甚至不惜調教及揑造證供。 辯稱編採自主 黎智英否認干預. 陳敏 (左一)承認其編採決定受黎智英影響。 (資料圖片) 彭耀鴻先指出,《蘋果日報》記者及編輯團隊,堅信出版自由及作為第四權查核政府的權力,並且反對極權。 故此《蘋果日報》的所有出版,均是編採自主的成果,黎智英根本未曾給予任何編採指示。 張劍虹反駁:「就算係有價值觀,都不代表黎生沒有給指示。 黎生的編採指示並非只是一個Value(價值觀),譬如那個逃犯條例,黎生個Editorial Policy(編採政策)是要我們催谷人上街,去示威,給政府壓力,撤銷這個條例。

  3. 2023年4月10日 · 2023-04-10 13:34. 於公元前221年蕩平六國,建立中國首個大一統政權之後,施行了個影響後世至深的政策,分別是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度量衡。 可以說,雖歷二世而亡,之後中國每次的朝代更迭,往往都會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但無論如何割據也好,最終都會走向統一,而不會像歐洲一樣分崩離析,其成因都可以歸功於代統一了文字。 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外族過去雖曾入主中原,但傳統中國文化不但沒被消滅,外族還反過來主動中原文化,亦是跟代統一文字有着莫大關係。 究其原因,在於文字除了是一種溝通和記錄知識的媒介之外,更被用作區分對方是否自己人的工具,從而增加某個圈子和族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不少行業乃至是地下社團,都會發展出一套行話或暗語,以便成員之間能夠容易區分對方是否自己人。

  4. 2019年6月17日 · 千元變千億 91歲光榮引退 家傑家誠延續四叔傳奇. 2019-06-17 00:01. 「四」,似乎和他有着不解之緣,他在家排第四所以叫四叔,他四十年代來港發展,最後成為四大華資地產商之一。 在公司經營了四十多年之後,91歲的他要退下來了。 他是一個香港傳奇故事。 戰後香港由百廢待舉到創造出經濟奇蹟,他則由一千元身家變出千億王國。 他當年和別人合資經營,在公司如日中天之際毅然退出自立門戶,成就更大功業,可謂前無古人。 「勤奮向上賺第一桶金,再錢搵錢,好易發達! 」憑着自創的「發達秘笈」,他真的人如其名,為公司建造出億兆根基。 他交棒了,希望兩名兒子分工合作,向真正的恒基、兆業進發。 他就是「四叔」,李兆基。 文:羅偉健、李向榮. 李兆基﹙中﹚在兩子護送下出席股東會。

  5. 2021年6月25日 · 2021-06-25 15:39. 著名的史家唐德剛曾提出「歷史三峽論」: 「中國歷史第一段是先秦的封建社會,第二段是皇權農業帝國,第三段是民權開放的工商社會。 第一至第二段的轉型,從戰國到帝國,大約三百年。 第二到第三階段,從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打開天朝大門開始,約需二百年時間,即到二十一世紀四、五十年代,才能完成中華帝國到一個真正現代共和國的轉型。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100年,在這100年中,中共不但解決了百年朝代更替的問題,如政權轉易、軍閥割據、海上侵略、殖民勢力、資本入侵、政治代言等,也一併解決了千年以上的民族蛻變問題,如農業轉工業人口、政制落後、文盲遍地、各式的地方主義(鄉紳治鄉、宗族械鬥、擁兵割據)和男女不平等。 可以說,中國在中共治下完成了從中華帝國到一個真正現代共和國的轉型。

  6. 2020年12月23日 · 2020-12-23 11:27. 香港的「新冠肺炎」第4波疫情嚴重,有親建制派的媒體及KOL (意見領袖)質疑港府抗疫不力,並有建制派議員公開批評港府在防疫工作上的策略、思維及諸般漏洞。 反對派媒體都乘勢炒作,並企圖製造矛盾,甚至乎把事件說成是「建制派不團結」、「建制陣營內訌」或「政府高層內鬥」等等。 有反對派KOL在網台上暢談,連相關的所謂密會及權鬥細節,都能詳細的說出來,仿似自己曾躲在他人的家裡偷聽一樣,繪形繪聲的把所謂的「內訌」情節向大眾分享。 總而言之,反對派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嘴臉。 其實,所謂的建制派,本來就是不同的政黨,雖然都傾向支持中央及港府的施政,但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理念,亦代表不同界別,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當然會有意見不合的情況,所謂的「不團結」,又從何說起?

  7. 2018年12月21日 · 2018-12-21 11:56. 民主黨近日爆發創黨以來最大的退黨潮,新界東59名黨員、包括5名區議員,他們稱不滿該黨新界東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狠批他「隻手遮天」、「人格卑劣」。 表面上退黨是黨內利益之爭,但本刊專訪兩名退黨區議員區鎮樺和丁仕元,2人指事件反映了民主黨這個老牌政黨弊病叢生,例如黨內大佬文化多年沒有改變、以至上層「偏幫偏聽」,打壓不聽話黨員、部分元老也因為「搵到水喉」而影響力特別大,即使不在領導位置,也能在背後指點江山,「我們就好比受到家暴,唯有出走」。 文﹕郭延桐、李向榮 圖﹕黃冠華. 兩名退黨區議員區鎮樺(左)和丁仕元(右),2人指事件反映了民主黨這個老牌政黨弊病叢生。 「他(林卓廷)曾經講過一句話,他不需要任何『樁腳』,下屆立法會都會贏,他自己講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