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3日 · 端傳媒指出新加坡在金融系統語言國際化程度與香港相若很多國際媒體都在新加坡駐有辦公室強調今次遷移並不會影響原有編採方針和內容」;又表示認為新聞的未來是去中心化」,不會再以任何城市為主站而是聚集世界各地的新聞人為華語讀者服務吳婧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已在新加坡完成註冊但無直接回應搬遷總部是否與港區國安法相關強調遷移總部不代表我們對香港失去關注」,而是以6周年作為新起點,「邁向更廣闊的世界」。 被問到人手會否有調動,吳婧稱不便透露具體人手,但稱部分原本在香港的員工會轉往新加坡。 相關字詞﹕ 端傳媒 新加坡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2. 2021年8月4日 · 上一篇. 端傳媒總部搬星洲 「不失對港關注」 藝術家黃國才前《脈搏》主持離港. 圖1之1 - 黃國才. 【明報專訊】總部原設於香港、主打深度報道的網媒「端傳媒」,其執行總編吳婧昨日撰文表示會將總部搬往新加坡。 吳婧書面回覆本報稱,端傳媒已在新加坡完成註冊,強調今次遷總部「並不代表我們對香港失去關注」,而是以6周年作為新起點,「邁向更廣闊的世界」。 她說部分原來在香港的員工將轉去新加坡。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3. 2022年6月29日 · 首先是傳媒的開業和倒閉及傳媒擁有權的變動。 由2002至2011年,本港有5份免費報紙面世,每日派發量驚人;還有新的電視台加入,增加了觀眾選擇。 《港區國安法》2020年生效後,《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在2021年相繼結業,而「眾新聞」也在今年 ...

  4. 2024年3月21日 · 筆者的答案是:新聞肯定會繼續存在的,因為社會一定對跟公眾息息相關的資訊有需求;較為難以預測的是,未來的新聞會否仍然像過往一樣,主要由資源充足的機構,僱用受薪的專業人士來生產。 過去10年左右的一些學術討論,就指出過一些新的新聞生產模式,例如由個別記者在機構之外組成網絡做調查和報道工作。 幾名英國學者談論的,主要是主流新聞機構面對的「危機」。 但他們開宗明義地說,縱使我們絕對不能低估傳統媒體機構面對的挑戰,但很多相關的討論,忽視了所謂「危機」的內部多元性,因而未能更清晰地理解新聞機構面對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以及不同類型的機構在應對挑戰時的可能性。 「新聞危機」的4個層面. 他們認為,一般坊間在討論新聞的危機時,其實包含4個互相扣連但又不全然一樣的層面。

  5. 2024年4月2日 · iMoney隸屬於香港經濟日報集團0423),而筆者第一份工是在同系的香港經濟日報任職財經新聞組記者亦曾多次接受該雜誌訪問iMoney算是有點淵源今次停刊的決定雖然在意料之內但仍難免為今次受影響的舊同事及舊同業感到難過希望他們能夠及早找到工作並在新的工作崗位發揮所長。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0年12月30日 · 自2014年雨傘運動彰顯了社交媒體及網上新聞的力量後網媒及社交平台取代傳統大眾媒體的趨勢迅速發展。 2019年在「反送中運動」裏,社交媒體的驚人資訊量及動員能力,表露無遺。 網上媒體及社交平台將會逐步接收傳統大眾媒體的信息交流」、「議程設定」、「凝聚民意」,甚至監督政府的功能。 媒介分成兩個陣營. 此外媒介也因「反送中運動」導致的社會撕裂而分成兩個陣營。 反對及支持「反送中運動」的人,對不同的媒體各有偏好。 香港至今仍是自由社會,市民仍有選擇媒介的自由。 若媒介內容不合己意,大可不買或不看,尤其是在如「反送中運動」這樣巨大爭議的課題上。 在商業社會裏,沒有人看的傳媒,除非有政黨或利益團體的資助,否則基本上很難生存下去。

  8. 2021年2月4日 · 傳媒獨立性的流失與民間社會的弱化. 能否代議,首先是要看傳媒是否獨立的、多元的和專業的。 在大眾傳媒方面,我們看到不少傳媒在擁有權、編輯方針、輿論導向、採訪策略、人事安排等方面都已受到權力中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政治的獨立性可謂所餘不多。 在權力中心籠絡、震懾、軟硬兼施之下,自我審查出現已久,只是有關現象愈來愈多發,愈來愈明顯,已成了常態。 《國安法》發布以後,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受到莫大的衝擊,自我審查已變得更為普遍和嚴重。 傳媒一旦喪失自己的獨立性,已難言對權力中心再起到什麼強而有力的監督,頂多是採取「小罵大幫忙」的策略,對市民的尖銳訴求則不大聞問。 上面是大眾傳媒主要的情况,尚能保存獨立性的媒體只是少數。 同樣道理,香港媒體的多元性及專業性也已不可同日而語。 網絡是一個新興的輿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