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端午節

      •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農曆五月初五
  1. 6 天前 · 端午節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花草枝梢繫有香囊盤中擺設粽子荔枝石榴又貼靈符及鍾馗畫像驅邪 端午節常見習俗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是划龍舟還有掛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包粽子立蛋和鬥石。 禳毒、驅疫、避邪 [編輯] 掛菖蒲

  2. 有人認為最初就是端午,端午節本是午月午日的「重午」,數字紀時取代干支後,才變作「重五」 [5] 。. 對端字的解釋也有分歧,或認為端”字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指“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6 天前 · 端午节的角力习俗源于隋代,最初是把人民健身、荣誉竞争、社群休闲娱乐结合国家练兵的做法 [87]。近世此俗仍见于广东下番禺诸乡。部分地区如江汉地区、辽宁 马鞍山地区、福建 漳州及泉州一带、台湾等地则演变为石战,又称斗石、掷石戏,互相掷石而戏,有着模拟阴阳相争、祛疾避疫的深刻 ...

  5. 2024年3月6日 · 端午節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花草枝梢繫有香囊盤中擺設粽子荔枝石榴又貼靈符及鍾馗畫像驅邪 端午節常見習俗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是划龍舟還有掛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包粽子立蛋和鬥石。 禳毒、驅疫、避邪 [编辑] 掛菖蒲

    • 習俗
    • 飲食習俗

    祭祀

    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戶戶會舉行家庭的祭祀行事。祭拜神佛、祖先與地基主的供品、時間與方式略有差異,但流程大致為擺供、點燭、獻茶酒、焚香祝禱、捧金紙祝禱、祭酒三巡、焚香、撤供等。祭拜神佛約於上午十點開始,供品基本上須備妥鮮花、素果、敬杯、五牲禮、粽子(肉粽、鹼粽、粿粽)、芋頭粿、白飯、米酒與雄黃酒等。神明的金紙為「壽金」、「刈金」,祖先則為「刈金」、「銀紙」。祭拜祖先需將牲禮剁剖開,再行祭拜。 雄黃酒含有劇毒,傳統雄黃用於宗教行事或午時水沐浴淨身避邪,各地習慣不同、但未有飲用之俗。「飲雄黃酒」與屈原傳說一樣,多為戰後的附會與訛傳。

    遊戲與禮俗

    人們在五日節當天會進行應節的遊戲。如立蛋、豎硬幣、畫彩蛋或是浮水針與鬥蟋蟀等。在古代,端午當天全家老幼婦孺會雇舟船,渡游溪河、觀賞龍舟,稱為「遊江」;由於清治時代,性別觀念重男輕女,因此端午節在內的傳統三節便是深居閨中、忙於家事的婦女,與全家人穿新衣裳出遊、參拜時刻。台灣婦孺亦有摘赬桐、月桃來簪髮髻之風俗[註 3]。清治時期逢端午時,各書房的學生須用紅紙包兩角或四角錢贈予先生,而受贈的老師則以扇子回禮,此俗稱為「紅包禮」。 此外,台灣本土的端午習俗還有鹿港隔岸拔河、台中市南屯區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文化、屏東縣九如鄉的端午走標文化、端午石戰與造石塔文化,尤其又以佳冬石戰與大稻埕造塔最盛大,但今不復見。

    粽食

    粽子是台灣端午的祭祀供品,古代台灣的原住民已經有用月桃葉等儀式植物包粽子的文化,一般家庭祭祀神佛祖先時,需準備「肉粽」、「鹼粽」、「粿粽」(粄粽)等。最為普遍的「燒肉粽」(台羅:sio-bah-tsàng)依做法、口味可分為蒸煮式的「北部粽」(頂港粽)與水煮式的「南部粽」(下港粽),俗稱「北蒸南煮」。客家裔的粽子可分為:糯米加入鹼水蒸熟的「鹼粽」與富客家風格的「粄粽」與「客家粽」。端午粽除了食用外亦為祭祀的供品,而延伸出諸忌諱。 忌送喪家串粽 「粽符」又稱「粽步」,是用鹹草索[註 8]將包好的粽子成串綑綁成髮辮狀的「串粽」,用於祭祀時象徵避邪。 人們認為服喪不包粽子不過節,以表「心喪」,粽子需由親友他人餽贈而稱為「送節」,喪家則以糖回禮。故有忌送喪家一整串的「串粽」的禁忌(避免喪家的親友被亡者成串帶走之意涵)。送禮者可將「串粽」解開,成為一顆顆的「散粽」化解。惟時代背景不同與社會風俗演進,昔日禁忌事成皆可,而現代附會之忌諱,則多為無稽之談。

    午時菜

    臺灣人在五日節時,人們除了粽子還會搭配應節的時令蔬菜水果一同食用。臺灣話俗語稱:「食茄人較會『肖鳥』趒(tshio tiô),食豆食甲老老老。」[註 9][註 10]意思為:「男人若食用茄子,身體跟陰莖、第二性徵就能長得茂盛、若食用豆子就能活得老康健。」其中北部多食用長豆(即菜豆),南部多食用皇帝豆。 在臺灣傳統食俗中,茄子、長豆象徵長壽、桃子能夠避邪制鬼,荔枝、瓠瓜與清熱解毒的綠豆則是時令的蔬果。加上端午時令的豆菜、李子、荔枝、綠豆與瓠瓜等蔬果食材所製成的料理或小吃,便稱為「午時菜」。其中,食用粽、豆、茄、李、桃,被稱為「食五子」。 時屆夏令,氣候漸轉為高溫懊熱、潮濕的梅雨季,人們此時開始到各地青草巷、草藥店採買藥材、草本,再用午時水煎煮成消暑解熱的青草茶。由於台中盆地廣植黃麻,因此端午時節,台中市南屯區流行將黃麻的嫩葉摘取下來,製成清熱消暑的麻芛湯。另外,台北市艋舺、彰化縣鹿港、台南市安平、嘉義、雲林縣北港等地流行吃煎堆,寓意「補天」;而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則盛行於端午節中午時候吃西瓜,人們相信可以幫助消化外,亦能消暑、防止長痱子。

  6. 端午節 (傳統稱呼為五日節、五月節或肉粽節),為台灣漢族的傳統節慶,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因此又稱為午日節、五日節、午月節、五月節、五月初五。端午節正午時首重祭祀、與午日辟除驅邪等。 古代時,已有祭祀水仙尊王之慣例。 日治時期在臺灣,民眾曾經因日本移民過新曆端午節,當時臺 ...

  7. 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 本文列出 中華民國 的 主要節日與歲時 ,包括放假和不放假的國定 紀念日 與 節日 ,以及常見的傳統節日。. 紀念日及節日依據《 紀念日與節日實施辦法 》實施。. 2001年起, 中華民國政府 機關及公私立各級學校實行「 週休二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