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0日 · 計劃強調將以運輸基建先行港府將研究在大嶼山興建一條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及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以至港島北傳統商業區另外預料提供不少於1.4萬個住宅單位的港鐵小蠔灣車廠上蓋建屋計劃同樣被納入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當中。 林鄭月娥形容,中部水域人工島將會成為繼港島中區及九龍東區後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估計可提供約34萬個就業職位。 她又形容,大嶼山將成為通往世界和連接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 她又強調在大嶼山會堅持「北發展、南保育」的規劃原則,包括成立規模達10億港元的「大嶼山保育基金」。

  2. 2018年10月11日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伍美琴:「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為什麼不是香港理所當然的首要選擇? 用上數千億甚或更多的資源去破壞海洋生態,建成一個可能會被氣候變化肆虐的人工建設,這種不負責任、不可持續的開發行為是筆者不能苟同的。 政府還將研究人工島附近的「交椅洲」與「喜靈洲」兩地的分階段填海,並提出1700公頃的填海面積。 圖為愉景灣觀景台遙望下的填海區域。 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8-10-10. #伍美琴 #評論. 19. 編者按: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十月十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主張在大嶼山對出中部水域興建面積達1700公頃的人工島。 政策一出,隨即成為輿論的爭議焦點。 伍美琴教授第一時間撰文,從殖民地填海政策歷史出發分析,力陳現今填海政策不可行。

  3. 2021年3月27日 · 時逢變遷端文化組製作島嶼價值系列探詢和講述香港離島各自天地傾聽每座島嶼那各自獨立的異於主流香港的認同這認同建基於何種價值發生什麼化學反應島嶼之於今日或今後香港的價值又在哪裏? 今日第一篇,講述正在給島過「節」、不斷探詢這些海中灘頭彼此連結的一處小島:坪洲。 「某種意義上來說,坪洲是比大城市更平衡、人口密度更小、與自然更緊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更頻繁的城市模型。 島嶼是神秘的。 相對於大陸或是城市,島嶼好像是那個不為人知的所在。 它們受大海阻隔、自成體系,好像在不遠處,我們對它們卻只有模糊的認知。 島嶼也承載了逃脫的渴望。 它是日常經驗之外突然岔出的平行空間。 島嶼外的人向島投射自己的想像、在島上舒展身體,島嶼是都市生活中的他者。

  4. 2021年4月16日 · 端文化組製作的島嶼價值系列旨在探詢香港離島天地傾聽每座島嶼獨立的異於主流香港的認同。 因此,於系列第二篇,我們來看看大嶼山曾在、現在的幾家地區媒體。 若說香港魅力之一,是其相較而言鬆散、非中心化、自下而上的多元社區活力,這幾份在地報刊,正可給我們講解這種活力的狀態與來源。 沿東澳古道,從東涌新市鎮一路向西,沿途溪流、田地、村校,也有舊冰櫃裏不太冰的可樂;又或順著下坡奔跑,腳趾不知不覺伸進細密的沙灘裏,夕陽分外清透⋯⋯如果你曾試過這樣一段路,大概能輕易分辨出大嶼山之於香港的專屬氣息: 這裏是香港最大的島嶼,比香港島面積大到近一倍,山野面積廣闊。 過去交通不便,土地開發有限,成為香港繁華主流的對照空間。

  5. 2023年8月13日 · 約翰遜堅稱該計劃是為了粉碎組織難民前往英國的蛇頭並減少通過海洋前往英國尋求庇護的難民。 該計劃推出後遭到英國各界的批評。 包括英國公共和商業服務工會(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在內的三家機構向英國司法機構提出了司法複核申請,以確認該計劃嚴重違法。 6月14日晚上,歐洲人權法院做出臨時裁定,要求英國政府暫停盧旺達計劃,等待該法院審查英國政府的行為是否違背《歐洲人權公約》。 隨後不久,約翰遜因「派對門」被迫下台,卓慧思僅接任四十四天就又被迫下台。 直到辛偉誠上任,難民問題才重回英國政界的視野。 2023年8月7日,一群支持者歡迎被轉移到英國波特蘭港的難民。

  6. 2021年1月21日 · 由主題公園轉型重視保育. 政府決意保留海洋公園,但僅是撥款卻只能解決燃眉之急。 在港人到訪海洋公園的次數日漸下滑的情況下,重整樂園營運模式似乎才是重中之重。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劉鳴煒及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於本週一(1月18日)宣布海洋公園將迎來重大的轉型,稱公園將改變其營運模式。 樂園以往的購票入場模式將改為訪客免費進場。 山下園區將免費開放,改為零售餐飲的休閒區域,亦可成為舉行演唱會等活動的場地。 另一方面,公園更會將園區外判讓第三方公司,與私人營運商合作經營。 山上園區則會實行逐一設施收費,遊客或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及電子手環等方式付費。 由於目前山上園區大部分機動遊戲設施已變得古舊,大多設施將會被清拆。 在機動遊戲設施退役後,該位置亦會外判給私人公司經營。

  7. 2018年12月31日 · 港府公布關愛共享計劃4000港元申請辦法. 港府今年3月宣布關愛共享計劃」,向未能受惠於財政預算案的市民派發4000港元事隔九個月港府公布申請辦法 。 符合六項條件的申請人,可以明年2月1日至4日30日遞交申請;申請人必須登記下載或親身索取表格,填妥表格後郵寄或自行交到指定地點。 港府未有公布何時發放津貼,僅稱完成處理申請後,申請人會收到結果通知。 申請人需符合的六項條件: 年滿18歲; 持香港身份證; 通常在香港居住; 《預算案》中沒有受惠於綜援、長生津、生果金或傷殘津貼出雙糧; 2017 / 18年度無須交薪俸稅; 香港無物業。 就最後兩項條件,即使持有物業、有交稅,仍有機會符合申請資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