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38,000,000 個搜尋結果

  1. 香港公共邨(音:cūn,亦作「村」,「邨」乃「村」的异体字),简称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2. 中国香港的公共邨. 朗屏邨是中国 香港 的一个 公共邨 ,位于 新界 元朗区 元朗市中心北面,于1986年入伙,其后于房屋署租者置其计划(第6期乙)的其中一个出售的公屋之一,于2005年让居民购买现时租住的单位。. 中文名. 朗屏邨.

  3. 邨前身是一个很大的木屋区,其后政府清拆木屋区并兴建苏邨,该邨的兴建工程分数期落成,全部建筑于于1960年至1963年间建成,共有16幢楼宇,共占地 7.8 公顷。 当中“枫林楼”、“丁香楼”、“金松楼”、“绿柳楼”及“樱桃楼”更是香港首批“Y”型设计的公屋大厦。

  4.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在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 ...

  5. 天水围(Tin Shui Wai)位于中国香港新界元朗区,周边被属屏山乡事委员会的沙江围、冯家围、辋井村、虾尾新村等村落包围,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天水围大部分地方均是住宅楼宇。其中在公共邨有不少由中国内地来港的新移民居住,由于未能适应新环境以及社区支援不足,本区曾发生过几起令 ...

  6. 九龙城区是中国香港下辖的一个区,面积为1000公顷,人口约有38万人。九龙城区主要为住宅区,区内人口大部分居住在私人房屋,包括旧式唐楼、大型私人及高级平房区,其余则分布于区内的公共及居屋苑。九龙城区虽然以住宅为主,但也有一定的工商业活动。

  7.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