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同名的文學人物請見 紅線女 (唐朝) 。 紅線女 (1923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原名 鄺健廉 [2] , 廣東 開平 水口 泮村人 [2] [3] ,生於 廣州 西關 ,中國 粵劇 表演藝術家,人稱「 女姐 」,代表作《紅燭淚》、《 昭君出塞 》及《 荔枝頌 》,開創了獨樹一幟的女腔亦稱紅腔。 生平 [ 編輯] 藝術生涯 [ 編輯] 紅線女寫真(攝於1955年) 紅線女生於1923年 [2] ,外祖父為著名 鬚生 聲架南 ,舅父為著名 武生 靚少佳 ,舅母為著名花旦何芙蓮。 [4] ,表妹為前《 歡樂今宵 》創作人胡美屏,堂伯父為同治年間創建 粵劇 行會「 八和會館 」的著名 武生 鄺新華 。

    • 概览
    • 人物经历
    • 个人生活
    • 艺术特色
    • 人物评价
    • 后世纪念

    中国粤剧女演员

    红线女(1925年12月25日—2013年12月8日),原名邝健廉,生于广州。粤剧女演员,工花旦 [1]。

    1939年,以艺名“小燕红”首次登台。1940年,改艺名为“红线女”。1946年,出演剧目《我为卿狂》。1947年,主演粤剧电影《藕断丝连》。1950年,演出现代戏《珠江泪》。1951年,演出剧目《一代天娇》,创制“红腔”,主演粤语片《孤雏泪》。1953年,组建“真善美”粤剧团,排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昭君出塞》等剧目。1956年,主演粤剧《搜书院》、粤语电影《原野》。1958年,出演新编剧目《关汉卿》。1960年,主演粤剧《焚香记》。1961年,主演现代戏《刘胡兰》。1963年,主演剧目《李香君》。1965年,主演现代戏《山乡风云》。1973年,主演戏曲电影《沙家浜》。1980年,主演新编剧目《昭君公主》,凭借该剧获粤剧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奖 [2]。1985年,获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的“太阳和平奖” [3]。 1989年,主演粤剧艺术片《李香君》。1991年,凭借现代戏《白燕迎春》广东省第四届艺术节特别奖 [4]。1997年,编导现代戏《春到梨园》。2004年,其策划并配音的粤剧动画片《刁蛮公主戆驸马》上映,2009年,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5]。2013年12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8岁 [6]。

    红线女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及西洋歌唱技巧,开创“甜、脆、圆、润、娇、水”的独树一帜的“红腔” [7],其作品思想内容与时俱进,唱腔流派影响深远 [1]。

    1925年12月25日,出生于广州西关,本名邝健廉,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第十,被家人叫作“十姑娘”或“阿廉” [8]。

    1938年,随父母逃难至澳门。在澳门期间,她考上教忠中学的免费夜校读一年级,但很快便停学,靠母亲的积蓄读了一所私塾。后来,由母亲带领到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学艺 [9]。

    1939年春节,以舅母所取的艺名“小燕红”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在澳门清平戏院上演的粤剧《六国大封相》中饰演宫女。这一年,她在班中学戏,在夜场演出中扮演丫头、宫女等角色,在日场则可担负一些戏份不多的配角 [10]。

    1940年春季,在粤剧《粉碎姑苏台》中饰演六歌姬之一,边舞边唱《凤凰台》。此次演出后不久胜寿年班歇夏散班,她随舅母临时搭班于靓少凤主持的凤凰剧团,在广州湾演出,经靓少凤提议,她改艺名为“红线女” [11]。

    1941年上半年,继续在胜寿年班演出。7、8月间,胜寿年班夏季歇班,她随靓少凤去上海演出,担任第三花旦,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师傅,也是首次用“红线女”的艺名演出;在上海,红线女出演了剧目《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12]。

    1942年春节,从沦陷于日寇之手的香港逃出后,红线女随师傅何芙莲参加靓少凤组织的剧团,任第三花旦。3、4月间,随师傅赴广州参加马师曾的“太平剧团”,任第三花旦。5月,参加马师曾组织的抗战剧团,作为第二花旦赴广西演出。同年年底,因病离开广西,本打算取道广州回澳门父母家,但因误了船期,遂留在广州,与何芙莲同住 [13]。

    家庭

    红线女的父亲邝奕渔(原名邝敬保),早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做洗衣工人,后在广州黄沙车站附近经营药铺,药铺名为“邝广济”。红线女的母亲谭银是邝奕渔的第三位太太。红线女的堂伯父邝新华(原名邝殿卿)是粤剧武生,外祖父声架南(原名谭杰南)、舅父靓少佳(本名谭春田、谭少佳)皆为粤剧武生,舅母何芙莲是粤剧花旦演员 [8]。

    红线女的第一任丈夫是粤剧演员马师曾,二人育有二子一女,大女儿马淑明(艺名红虹),长子马鼎昌,次子马鼎盛。1955年3月2日,红线女与马师曾协议离婚 [25]。1973年2月9日,红线女与作家华山结婚。1985年9月22日,华山因病去世 [3]。

    学生

    唱腔音乐特点

    红线女的唱腔音乐特点可以总结为字正腔圆、龙头凤尾、寓情于声。“字正腔圆”体现在红线女善用腔音,追求唱腔的流畅与婉转,其融化可以做到毫无痕迹,套式结构衔接顺畅。“龙头凤尾”是红线女唱腔的旋律形态特点。红线女唱腔常常在酝酿后达到较高音区,形成音乐的高潮,之后慢慢下行,最后在较低音区短暂徘徊之后收束。“寓情于声”是红线女以人物思想情感为核心来设计唱腔,将人物的细腻情感倾注在唱腔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中去 [80]。

    唱腔艺术风格

    红线女唱腔的艺术风格表现为慷慨大气而又深沉内在,这与她所塑造的一系列表现中国传统女性温良敦厚、坚忍含蓄的伟大品格的形象有关 [80]。

    唱腔音色

    红线女唱腔独特的音色是其流派的明显标志。她的唱腔音色既不失清脆,同时又兼具宽厚深沉的特质,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80]。

    红线女塑造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女性的舞台形象,唱念做打,喜怒哀乐,个个传神,样样俱佳。她师承传统,刻苦磨练,百折不挠,改革创新,尽管一生坎坷不平,却不断超越自己,独树一帜。她虚心学习兄弟艺术门类的基本功,善于学习其他戏剧名家的艺术技巧,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融会贯通,为粤剧的振兴、发展,为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呼号,做出了不可埋没的贡献。她精心培育粤剧新人,提携后学,敢于把角色让给年轻人,抱病为年轻人写戏、排戏、导戏,为年轻人搭台唱戏。她坚持深入生活,热心为群众演出,为塑造有血有肉、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不懈努力,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竭尽全力。她热衷于做善事、献爱心,多次慷慨解囊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红线女不愧是广州、广东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81]。(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2013年12月13日,红线女追思会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追思会上首次播放了红线女访谈专题片《永恒的舞台》。12月25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永恒的舞台——纪念粤剧大师红线女老师”专场演出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12月29日,吴川市举办纪念红线女专题晚会。12月30日,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永恒的舞台——广东粤剧界纪念一代宗师红线女”专题晚会 [74]。

    2014年9月23日,“永恒的艺术——澳门缅怀一代宗师红线女专场晚会”在澳门永乐戏院上演 [82]。

  2. 獎項. 家庭. 演出的電影. 電視特輯. 有關著作.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红线女. 關於同名的文學人物,請見 紅線女 (唐朝) 。 紅線女 (1923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原名 鄺健廉 [2] , 廣東 开平 水口 泮村人 [2] [3] ,生于 广州 西关 ,中国 粵劇 表演艺术家,人称“ 女姐 ”,代表作《紅燭淚》、《 昭君出塞 》及《 荔枝颂 》,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女腔亦稱紅腔。 生平[编辑] 艺术生涯[编辑] 红线女写真(摄于1955年) 紅線女生於1923年 [2] ,外祖父為著名 鬚生 聲架南 ,舅父為著名 武生 靚少佳 ,舅母為著名花旦何芙莲。

    • 小燕紅
    • 鄺健廉
  3. app4.rthk.hk › special › rthkmemoryRTHK Memory 紅線女

    時代名人紅線女. Tweet. 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眾人皆稱為女姐」。. 其代表作荔枝頌》、《珠江禮讚》、《昭君出塞更被視為粵劇唱腔的經典並開創了獨樹一幟的紅腔。. 今集由主持人李再唐口述紅線女生平。. 播出日期: 1980-05-17. 時代名人.

  4. 2023年6月1日 · 紅線女. (中國粵劇女演員) 編輯 鎖定. 紅線女1925年12月25日-2013年12月8日),原名鄺健廉生於廣州, 粵劇 女演員,工 花旦 [1] . 1939年,以藝名“小燕紅”首次登台。 1940年改藝名為紅線女”。 1946年,出演劇目《我為卿狂》。 1947年主演粵劇電影藕斷絲連》。 1950年,演出現代戲《珠江淚》。 1951年,演出劇目《一代天嬌》,創制“紅腔”,主演粵語片《孤雛淚》。 1953年,組建“真善美”粵劇團,排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昭君出塞》等劇目。 1956年,主演粵劇《 搜書院 》、粵語電影《 原野 》。 1958年,出演新編劇目《關漢卿》。 1960年,主演粵劇《焚香記》。 1961年,主演現代戲《劉胡蘭》。

  5. www.wikiwand.com › zh-hk › 红线女紅線女 - Wikiwand

    紅線女( 1923年 12月27日—2013年 12月8日 ),原名鄺健廉 [2],廣東 開 平水口泮村人 [2] [3],生 於 廣 州 西 關,中 國 粵劇表演 藝術 家,人 稱「 女姐 」,代表作《紅燭淚》、《昭君出塞》及《荔枝 頌 》,開創 了 獨樹 一 幟 的女腔亦稱紅腔。

  6. 藝術作品. 紅線女曾參演70幾齣 電影主演近200齣粵劇包括關漢卿 》(1960年)、《搜書院》(1956年)、《 沙家浜 》、《 李香君 》、《刁蠻公主戇駙馬》、《 打神 》、故事片《慈母淚》、《胭脂虎》(1955年)、《秋》(1953年)、《愛》(1955年)、《山鄉風雲》(1955年)、《我是一個女人》(1955年)、《昭君出塞》、《拾玉鐲》、《人海萬花筒》、喜劇《 審死官 》、寫實片《天堂春夢》等 [6] 。 藝術成就. 從 1950年代 到而今多次獲歷任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其中喺 1958年 , 毛澤東 親自寫信畀佢,希望女姐身體力行,努力做「勞動人民嘅牽線女」。 佢亦係多屆 人大 代表,包括 全國人大 第3到第9屆代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