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日 · Lisa斥資4700萬購富三代豪宅. 首次公布10年DCU藍圖 占士根任新《超人》編劇.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專訊張婉婷執導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今日正式上映上映多時的優先場累收逾700萬相信是港產紀錄片的一項紀錄並捧 ...

  2.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張婉婷執導的英華女學校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今年2月上映掀起爭議風波片中3名女學生先後表達對電影劇組及母校不滿反對公映該片上映數天後於2月6日起暫停公映張婉婷之後一直未再公開露面亦未有出席多個頒獎禮事隔5個月張婉婷昨午以評審身分現身網絡清凌向網絡欺凌說不短片製作比賽頒獎禮在台上分享評審準則及對欺凌的一些看法但拒接受訪問。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3. 2023年2月5日 · 明報專訊紀錄片電影給十九歲的我上周正式上畫公映電影攝製耗時10年本為記錄英華女校重建後來變成記錄6位女生從中一到19歲的成長故事觀眾跟着導演的視角看2011年到2019年香港的變化也窺見少女成長路上的跌撞與蛻變今年少女已23歲她們又怎麼看他人眼中自己的成長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 「寫實風格」與「真實再現」的區別
    • 介乎「參與」「反身自省」之間
    • 抹去想法 不代表不存在
    • 參考資料

    英國紀錄片之父John Grierson在1926年一則影評中,為紀錄片寫下最初的定義,「對現實素材做創造性的處理」(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自此探索真實再現成為紀錄片最重要的一環,而早期爭議多半也離不開處理「真實」的技術問題。如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旁觀他人之痛苦》,描述攝影的兩個相反特性:「它們是真實事物的記錄,這點顯然是任何再怎樣持平的文字描述都無法冀及的,因為負責記錄的是一部機器。然而它們又是對真實事物的見證,因為必須有個人帶着攝影機去拍攝。」製作紀錄片同樣處境矛盾,沒有絕對客觀的真實,只有如何再現真實,但不少人會混淆寫實風格與真實再現,按內地學者鍾大年在《紀實不是真實》一書中主張「紀實不是真實,紀實是一種美學風格」,意...

    解說模式出現於紀錄片發展之初,早期礙於技術上的限制,紀錄片大量使用旁白,像神諭(Voice-of-God)般作為全知的詮釋觀點,解說因果脈絡,並為道德判斷做註解,亦是不少對張婉婷處理手法的批評。為了加強說服力,解說式紀錄片會營造一種客觀感覺,採用受訓過的聲調,如新聞主播的聲音傳達感情,透過辯論和分析性的內容加強說服力,影像上大量使用特寫鏡頭拍攝受訪者,交代事情背景則用高角度遠景,俯瞰全局,也會隨意嵌入中景特寫,以便主觀地強調情感或細節。早年解說模式的敍述者多為帝國主義白人男性,其意識立場與道德也備受質疑,因此在二戰後,隨着攝影器材設備改良得更輕巧精簡,令觀察式紀錄片興起。 觀察模式也就是BBC主張、張婉婷提到的不想使用的那種。透過訪問內容及現場收音代替旁白配音,強調真實性,拍攝者隱身鏡頭後扮...

    參與模式重視被攝者的主體性,但觀影者仍處於被動位置,反身自省式則把觀眾拉進討論中,透過德國戲劇理論家Bertolt Brecht的「疏離效果」(alienation effects),以及蘇聯形式主義者「陌生化」(making strange)的觀念,讓觀眾思考反省電影虛構的本質,不應理所當然地全盤接收紀錄片所呈現的真實。Bill Nichols建議數種反身自省的策略,如極度風格化或反風格化、呈現主觀意見的建構,及利用反諷、戲倣、嘲謔手段激怒觀眾等。《給》帶來反身自省模式中「出戲」的效果只是偶然,張婉婷曾在商台訪問提及,要把資金留作聘請專業攝影師、收音師之用,導演團隊是「拍膊頭」找來十位舊同學做義工,全是「業餘師奶」。一班七十歲的長輩與一大群少女想法本來就是衝突,特別在香港近年的社會運動及世...

    〈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盧非易 1998 〈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王慰慈 2003 〈人道關懷與溫情主義—21世紀初台灣主流紀錄片研究〉 易璇 2011 〈人類生存之鏡──論紀錄片的本體理論與美學風格〉呂新雨 1996 〈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李道明 2009 〈視覺政治及道德倫理─紀錄片《麥收》引起的爭議〉周佩霞、馬傑偉 2009

  4. 2023年2月6日 · 再有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主角開腔提及公映前簽署同意書的爭議在片中稱為香港小姐的江冰瀅在社交平台表示公映前曾獲通知要先簽署同意書但製作團隊未有交代成個事情嘅來龍去脈」,僅稱所有人已經簽咗名」,只有她未簽 ...

  5. 2023年4月17日 · 張婉婷執導的英華女學校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獲最佳電影張婉婷缺席頒獎禮由聯合導演郭偉倫及團隊代表領獎郭偉倫讀出張婉婷的致謝辭︰「張婉婷說過去一段時間由羅啟銳死亡的黑洞十九歲面世的一場風波將我掉進一個漆黑嘅森林令我領悟到人生嘅無常我哋今世無悔。 」郭偉倫說:「感謝英華女校信任,畀我哋拍呢部橫跨10年嘅紀錄片。 我個人想講一句,香港拍紀錄片嘅導演,請你繼續努力去拍紀錄片,唔好驚,因為時代需要拍紀錄片,用鏡頭記錄我哋發生嘅事,記住唔好熄機,繼續拍,唔好驚、拍咗先算、剪咗先算、上咗先算。 」 事後英華女學校發聲明稱,我們對評委的肯定表示感謝,但由於校方於2月已決定退出遴選,故今晚沒派代表出席頒獎禮。 本校就此向金像獎主辦方表達真誠歉意,並感謝主辦方連月來的協助和體諒。

  6. 2022年8月23日 · 明報專訊張婉婷執導已故導演羅啟銳任製作顧問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前晚舉行首映禮。 張婉婷與監製黃慧率領片中5名受訪女學生亮相,導演許鞍華也現身支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