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從六十年代至今,每逢中秋佳節和追月夜, 園的草地、屋村的公園例必人頭湧湧。不少家庭扶老攜幼帶備燈籠、月餅、芋頭及時果在園草地席地而坐,欣賞月色。情侶們和小孩子更會在月餅罐內點起蠟燭,砌出各式各樣的圖案,令園在中秋之夜 ...

  2. 產片《歲月神偷》揚威第六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勇奪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獎,成為首部香港製作電影於柏林揚威。電影折射本的六十年代,主要於上環永利街取景,那麼到底六十年代時的香港是什麼樣的呢?是黑白的?是彩色的?制水?暴動?

  3. 大會堂建築設計簡約,在眾多維多利亞式建築群中,鶴立雞群,經典的包浩斯風格,配合其多功能用途,可謂「式文化中心」的典範作。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訪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

  4. 廣場北面的干諾道中行人隧道於1959年4月2日啟用,是香港首條行人隧道,連接愛丁堡廣場碼頭及香港大會堂。1980年2月12日,鐵中環站及其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出入口(K出口)啟用,川流不息的行人成為了皇后像廣場平日的特色景象。

  5. 彌敦道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1861年來接管九龍半島的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至1887 年,彌敦道(即當時的羅便臣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到1904年,香港總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為了 ...

  6. 林黛在廣西南寧出生,曾就讀廣西省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1949年隨家人來定居,父母後來離異。 1951年,林黛為著名攝影師宗賡擔任模特兒,其中一張照片被放大擺在窗櫥內,吸引了當時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負責人袁仰安注意,立刻找她試鏡頭,成為該公司的基本演員,惟未被重用。

  7. 香港華仁書院位於香港灣仔之名校,1987年出產了全第一個香港中學會考十優狀元盧俊佳,期後亦出產不少十優狀元,香港華仁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的學生又俗稱為「華仁仔」。華仁書院在1919年12月16日由徐仁壽成立,是香港第一所由華人管理的英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