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5日 · 加拿大人可以選擇多種註冊儲蓄計劃,但兩種常見的計劃是免稅儲蓄賬戶 (TFSA)和註冊退休儲蓄計劃 (RRSP),而最新的是在2023年推出的 首次購房儲蓄賬戶 (FHSA) 。 FHSA是一項免稅註冊計劃,旨在幫助您儲蓄和賺取免稅增長,以便更快實現置業目標。 這項計劃結合了RRSP和TFSA的一些特點,為您的置業之旅提供幫助和節省稅款。 與RRSP一樣,合資格的FHSA供款通常可以扣減稅款,這意味著供款可能會減少您在申報所得稅時繳納的稅款。 而且,與TFSA提款一樣,FHSA的提款金額包括從其符合條件的投資而獲得的收入均無需繳稅。 您在TD設立的FHSA賬戶可以持有許多與TFSA或RRSP相同類型的合資格投資,包括現金、互惠基金和擔保投資 (GIC)。

  2. 2023年10月12日 · 開戶人只需年滿18歲或以上帶備證件及相關證明文件銀行要求的存款數額 (每間銀行要求金額不同,確切金額可向當地銀行查詢),以及申請一張實名登記的內地電話卡,便可前往中國內地銀行分行開設銀行戶口。 中國銀行已獲本地金融監管機構及內地金融監管機構批准,讓香港市民毋須親身前往內地,即可於本港辦理開立內地個人銀行帳戶服務,帳戶可用來綁定內地手機電子支付應用程式,方便大家在內地消費付款。 當需要匯款至中國銀行內地戶口,可以選擇中銀香港與中國銀行合作推出的中銀快匯服務。 不少港人在內地都有開設銀行戶口做儲蓄或處理當地事務,若長時間閒置帳戶,或會因為資料未有更新等原因被凍結,如果大家不想在內地激活內地戶口,還有什麼辦法? 原來客戶可以用「中銀在家」的微信小程序,在線更新回鄉證及內地電話。

  3. 2022年11月29日 · 【明報專訊】〈吾廬記〉這篇文章記載了作者魏禧的弟弟季子禮舉債飾廬與借債遠遊兩事,以說明人各有志趣的道理,以下將簡介文章的立意及就此引伸的聯想,幫助同學運用於寫作之中。 寫作邏輯. 季子禮舉債飾廬遭受非議. 季子禮在陡峭的山上築房子,並且借錢裝飾房子,以此地為安身之所,並為房子命名為「吾廬」。 其他人批評季子禮,說:「房子既築在陡峭的山上,能遮風擋雨便足夠,沒必要借錢裝飾它。 季子禮借債遠遊令家人憂恐. 季子禮借債獨自冒險外遊,經歷颶風吹塌屋子,只得睡在星光露天底下;又遇到兩次兵變,看見士兵殺人;後又遇上饑荒,災民以人肉為食。 家人得知這些事後憂懼得流下淚來,作者身為哥哥卻毫不擔心,還像平日一樣談笑吃喝。 作者反駁客人的責備. 客人責備作者身為兄長,卻沒有制止季子禮冒險外遊。

  4. 2024年3月15日 · 至於電話理財服務熱線陳建年指大部分長者認為錄音目錄過長及步驟繁複消委會曾以一般戶口查詢或開戶詳情為目的測試8條毋須登入帳戶的服務熱線在48次測試中有12次需等逾4分鐘才能與客服員直接對話其中在中銀的測試等了9分鐘後被系統無故斷線等候時間最長則是東亞6次測試中有一次等了逾15分鐘。 消委會建議,銀行可考慮設長者服務專線,提供較簡單目錄,並延長輸入資料時限等。 現時有7間銀行於部分指定分行設專職服務主任當值,助客戶使用數碼理財服務,但消委會指有長者反映在繁忙時段難找到職員協助,亦不好意思查詢太久,建議銀行可在繁忙時間增派前線人手,更可考慮開設數碼教學櫃位,提供更詳盡、更個人化的教學和支援。 明報記者. (消委報告)

  5. 2019年11月8日 · 【明報專訊】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的資料,身份證上的俗稱「三粒星」的「***」符號,是代表持證人年齡為18歲或以上及有資格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港。 根據入境處資料,「無星」非中國籍的永久居民,不再通常居於香港連續36個月或以上,便大機會喪失永久性居民身分。 居留權被「降級」為可入境,雖可自由出入境及逗留香港,但某些權利會喪失,例如沒有投票權、政府公務員職位未必全可合資格申請等。 加籍港人楊先生就香港身份被「脫星」問題,對能否申請回鄉卡不感憂慮,並已多年沒有到中國旅遊,但他擔心會否影響到基本福利,例如到醫院求診需支付高昂的診金。

  6. 2024年3月30日 · 本身是反詐騙大聯盟召集人的吳傑莊表示網絡犯罪及詐騙案上升屬全球趨勢令報告增加加上本地業界對可疑交易敏感度高各項做法較周邊地區嚴謹舉例稱高才通申請人來港開戶口的審查詳細在外地開戶需時數天在港則有可能需時逾月

  7. 2021年10月16日 · 【明報專訊】勞福局長羅致光日前提及,將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他昨再在電台節目解釋,稱要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香港人是不會接受」,目前看不到強制轉換的可能,但不排除社會日後對年金看法有變。 他說退休後會購買年金,稱若可保證每年5%回報,「無理由不參與」,暫時計劃用300萬元購買。 羅致光昨於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澄清,受訪時的言論是年金制度已推行3年,須考慮與強積金銜接,方法包括鼓勵更多人購買、自動轉換或強制,但部分新聞標題只提「強制」,故公眾產生錯覺、以為政府考慮強制轉換。 羅致光強調,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目前看不到可能性。 參考新加坡 自動轉年金准拒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