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5日 · 15/04/2021. 小腸 的正式醫學名稱是疝氣」(hernia),泛指身體器官不正常移位而最常見的是因腹腔壁出現缺口而令大腸或小腸突出形成腫塊小腸氣的成因之一是身體組織機能退化所以長者屬高危一族兩種手術方法大對決. 小腸氣患者須接受外科手術把缺口修復否則病情可能隨時間惡化小腸氣修補術 可分為內窺鏡手術」(endoscopic surgery)和「開放式手術」(open surgery)。 兩者各有甚麼特點? 哪種比較適合長者? (一)內窺鏡手術. 很多人會將「內窺鏡手術」等同「微創手術」,其實一項手術是否「微創」要視乎多種因素,包括患者本身的情況。

  2. 小腸氣的復發風險根據手術類型而異傳統的疝氣修補術復發率可達5%疝氣補片無張力修補術復發率為1%而疝氣腹腔鏡修補術更可低至0.2%總括而言腹內壓增加乃小腸氣的主要成因

  3. 小腸氣手術風險高嗎? 小腸氣手術風險不高即使是行動能力不完全的嬰兒和老年人做該手術也幾乎沒有死亡風險。 只要患者在術後遵照醫囑用藥,並在生活中注意保護傷口,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4. 小腸氣手術風險及復發率. 全身麻醉所用的麻醉藥可能引起過敏、眩暈,嘔吐等副作用。 若患者本身有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肺病、腎病等,全身麻醉的風險便更高。 若選擇開放式手術,則可採用局部麻醉於日間醫療中心進行,避免上述風險。 手術後的第一個星期,多數病人會感到腹部或腹股溝疼痛,這是正常現象,會隨時間逐漸消退。 其他可能出現的風險及併發症包括︰. 傷口感染. 腫脹. 傷口疼痛及麻木. 皮膚及陰囊挫傷. 附近器官受損. 陰囊水腫. 傷口皮下積聚血塊.

  5. 2023年10月30日 · 劉醫生解釋不少研究已經指出長者接受小腸氣手術都非常安全透過低風險的傳統或微創手術便可根治因此長者不用害怕求醫他提醒若然患者延誤治療有機會引發腸道壞死等併發症令手術風險變高最好及早治理

  6. 長者是小腸氣的高危群眾之一可能受長期咳及長期便秘所影響亦有可能是因曾經進行過腹腔手術後腹部肌肉會變弱有時候長者會以為小腸氣並不明顯不會感覺得到痛楚對於生活衣著影響不大就能眼不見為淨」。 但太長時間沒有理會病情到感覺到痛楚甚至腫脹的時候就可能會影響到其他腹部位置小腸氣手術亦是一個非常普遍普通的手術之一也是唯一有效的治療並不是靠藥物靠中醫靠飲食可以根治的手術。 不論是傳統腹股溝小腸氣修補手術,還是微創腹股溝小腸氣修補手術,其實都是簡易安全的手術,風險亦不是長者所想的大。 傳統腹股溝小腸氣修補手術是於病患者皮膚上開一個5-10cm 切口再進行修補手術,而微創腹股溝小腸氣修補手術就是開一個2-3cm的切口置入腹腔鏡儀器進行修補手術。

  7.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外科) 搜尋. 小腸氣即疝氣又稱脫腸」,指內臟自腹壁突出而形成的腫塊大部分疝氣 都不會自行痊癒也無法服藥治療手術是唯一根治的方法。 由於突出的器官 多為小腸,故俗稱「小腸氣」。 如果放任不治療,疝氣有機會愈變愈大,突出 來的器官一旦「卡」住,影響腸道暢通和腸道的血液供應,有機會導致腸梗塞 或腸臟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8. 根據長期的經驗以及國內外的研究顯示小腸氣手術應以自體組織修復為優先研究更指出, 用自體組織作修補疝氣的復發比率低於2%。. 只要外科醫生對自體組織解剖構造的了解透徹,傷口均可小於5公分,只需局部麻醉配合無菌操作、皮下可吸收線縫合,以及 ...

  9. 除老人家外,經常 咳嗽 、長期 便秘 ;以及經常做運動的人當他們進行 運動 的姿勢不當或過度用力都會增加腹腔壓力所以都屬小腸氣的高危一族外科專科醫生陳偉強醫生曾指出當相關缺口漸大患者會容易在下列幾個情況下造成腹部受壓令腹股溝有腫塊凸出包括: 大笑. 搬運或提取重物. 舉重. 長時間站立.

  10. 2020年4月7日 · 除此以外以下情況亦會增加患上小腸氣的風險腹壁結構出現先天缺陷. 腹肌因手術疤痕或老化而變得薄弱. 因長期便秘而增加腹壓. 女士產後肚皮鬆弛. 小腸氣症狀. 小腸氣患者腹部會有突出的腫塊多數能被推回體內在躺臥下時突出了腫塊亦會消失。 患者亦會出現以下病徵: 大腿內側腫脹. 咳嗽或長時間站立後感不適及疼痛. 腹部感到劇痛. 作嘔. 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