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31日 ·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於本月20日發表內科醫學年鑑」,內容提到耳念珠菌感染者會出現發燒畏寒等症狀病情會在短時間內加重若感染擴及血液心臟等器官則可能直接死亡。 哪類人士感染風險較高? 何栢良指出須深切治療曾進行大型手術長時間留院免疫系統有問題接受化療以及曾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較為高危且受感染後嚴重可致命。 耳念珠菌無藥可醫? 何栢良解釋,耳念珠菌較常出現抗藥性,並非無藥可醫,仍有兩三種藥物有效。 惟於海外個別醫院有受感染患者,如已接多次抗生素或抗念珠菌治療,或會滋生多重抗藥性耳念珠菌:「如屬當地已滋生且有變種的耳念珠菌,就較棘手處理。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

  2. 2021年9月17日 · 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7日正跟進一宗耳念珠菌個案涉及一名居荃灣康樂護老院89歲女院友早前因自身疾病入住仁濟醫院篩查檢測發現有耳念珠菌患嫗入院逾兩周後因自身疾病離世涉及的89歲患嫗有長期病患居於荃灣新村街平愛大廈康樂護老院7月4日因自身疾病入住仁濟醫院入院篩查抽取的腋下腹股溝和鼻腔合併拭子樣本檢測到耳念珠菌。 她7月20日因其他健康原因離世。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今日已視察該院舍,並建議院舍採取所需的感染控制措施。 中心調查仍然進行中。

  3. 2023年3月24日 · 報告指出耳念珠菌屬於超級細菌不但具高度傳染性如從身體傷口耳朵或血液系統入侵人體更對真菌藥物具抗藥性現存三種抗生素都它無效CDC研究人員表示耳念珠菌主要免疫力較低下的年長或長期病患人士感染者會出現發燒畏寒等症狀病情會在短時間內加重若感染擴及血液心臟等器官則可能直接死亡。 數據顯示,美國有關病例於2021年有1471例、2022年則有2377人被感染。 另外,目前耳念珠菌已蔓延美國華府及30個州。 感染病例快速增加,有專家認為、很可能是過去醫護人員太專注應付新冠病毒,因而降低對真菌的防備。 對於 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有三分之一在90天內病逝,研究補充,由於目前數據過少,故難以肯定死者究竟是因耳念珠菌而過世,或是患者本身的健康問題受到耳念珠菌加持下,惡化所致。

  4. 2019年6月27日 ·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解釋耳念珠菌是真菌的一種屬較常出現抗藥性的念珠菌之一2009年首見於一名日本病人的耳道近年更於歐美醫院流行須深切治療曾進行大型手術長時間留院免疫系統有問題接受化療以及曾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較為高危且受感染後嚴重可致命他補充耳念珠菌較常出現抗藥性並非無藥可醫仍有兩三種藥物有效惟於海外個別醫院有受感染患者如已接多次抗生素或抗念珠菌治療或會滋生多重抗藥性耳念珠菌:「如屬當地已滋生且有變種的耳念珠菌就較棘手處理

  5. 2021年2月2日 · 有流行病學家警告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全球大流行的致命疾病並形容這種真菌是幾乎完美的病原體」。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指出耳念珠菌若進入血液基本上必定致命綜合外媒報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流行病學家Johanna Rhodes指出耳念珠菌於2009年首次被發現它有抗藥性幾乎不受任抗真菌藥物影響。 2016年英國爆發耳念珠菌後,增強了它的抗藥性。 另一可怕之處是,耳念珠菌可長時間在死物表面停留,無論身處甚麼環境,它仍能存活下去。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指出,耳念珠菌可入侵血液,以及心臟、腦部等器官,患者死亡率為30至60%。 若本身已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則會增加死亡風險。 【同場加映】新冠病毒在不同物件的存活時間. 點擊圖片放大.

  6. 2023年3月29日 · 20:43 2023/03/29. 治療 東華三院 香港佛教醫院 念珠 黃大仙醫院.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胸肺科病房一名95歲男病人於本月19日確診帶有耳念珠菌但沒有感染徵狀醫院根據既定指引展開追蹤篩查再發現多5名同一病房介乎20歲至82歲的男病人及一名83歲女病人帶有耳念珠菌.

  7. 2024年1月2日 · Catherine's幼稚園受熱捧之謎. 醫管局發言人則稱九龍醫院目前有特定樓層用作供有耳念珠菌之病人入住當局表示全港600多宗耳念珠菌帶菌個案當中約98%個案屬於無感染徵狀帶菌者不過未有透露該院染菌病人人數以及有否死亡個案。 當局表示,現時各公立醫院會採取風險為本的策略,主動為有較高風險的住院病人安排耳念珠菌篩查。 如病人出現感染情況,醫生會處方藥物治療;如出現群組感染,醫護人員於群組結束後的六個月內,會向受影響病房的院舍院友進行出院篩查。 協助個案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抗藥性細菌個案眾多,增加了不少病人及病人家屬的煩惱、以及經濟壓力。 他表示,目前本港對抗藥性細菌採取「清零」策略、但美國及內地均不特別再驗耳念珠菌,認為本港均應思考是否改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