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日 · 耳念珠菌感染. 2023年6月1日. 病原體. 耳念珠菌是一種新發現的多重耐藥真菌 2009 年首次在日本一名患者的外耳道中發現並分離。. 耳念珠菌感染大多與醫護環境相關。. 雖然耳念珠菌可於患者身上繁殖數月而不引起症狀並在環境中持續存活但它可能會引起 ...

  2. 2023年11月24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為何會感染耳念珠菌耳念珠菌主要存在於醫院環境中帶菌者經共用物件例如牀欄量血壓器探熱器等醫療儀器把耳念珠菌傳給其他人大部分耳念珠菌帶菌者都沒有病徵當醫院發現有病人受感染後都會進行追蹤篩查從而發現其他帶菌者。 徐醫生指,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影響到健康人士,但當人體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長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等,則較大機會感染。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後果? 當人們接觸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話,一般都不會引發感染或出現病徵。

  3.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日本2009年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其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徵也被稱為超級真菌”。 [1] “ 世界衞生組織將其列入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真菌名單。 美國疾控中心(CDC)也將“超級真菌”視為“嚴重的全球健康威脅”。 [12] 根據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CDC )在2020年5月29日更新的數據 [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 ,美國各州報告的耳念珠菌臨牀病例總計為 1092 例 [4] 。

  4. 耳念珠菌 (学名: Candida auris )是一种 真菌 ,它首次发现于2009年,是在日本东京都老年医院一位70岁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分离出来的。. [1] 耳念珠菌可引起 侵袭性念珠菌病 (英语:Invasive candidiasis) ,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 念珠菌 ...

  5. 2023年3月31日 · 甚麼是耳念珠菌衞生防護中心指出念珠菌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的真菌尤其在濕和暖的環境亦常見於人體口腔消化道皮膚及女性陰道偶然會引致感染耳念珠菌的抗藥性一般比其他念珠菌較高視乎感染的部位及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可從輕微至可能危及生命甚或致命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曾受訪表示耳念珠菌在2009年首見於一名日本病人的耳道近年更於歐美醫院流行。 而本港於2019年檢測出首宗耳念珠菌感染個案,患者為一名48歲男病人。 感染後會出現甚麼症狀?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於本月20日發表「內科醫學年鑑」,內容提到,耳念珠菌感染者會出現發燒、畏寒等症狀,病情會在短時間內加重,若感染擴及血液、心臟等器官,則可能直接死亡。 哪類人士感染風險較高?

  6.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中為數不多能夠讓人類感染侵襲性念珠菌病的真菌可以侵入血液感染心臟腦等人體重要器官通常情況下耳念珠菌主要感染免疫系統較弱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體弱的老年人新生兒糖尿病患者重症監護室患者及術後患者等對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發生感染的風險較低目前耳念珠菌大多數菌株對 氟康唑 耐藥,不同菌株對其他的抗真菌耐藥性存在差異。 在美國,約90%的菌株對氟康唑具有抗性,30%對 兩性黴素B 具有抗性,5%對抗 棘白菌素 (英語:Echinocandin) 具有抗性。 [11] 對於多重耐藥性的病例,可使用高劑量多種抗真菌藥聯合治療。 [12] 歷史 [ 編輯]

  7. 耳念珠菌感染是一種由新發現的多重耐藥真菌引起的嚴重疾病,常與醫護環境有關。本網頁介紹了耳念珠菌的病原體、傳播途徑、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措施,並提供了相關的衞生教育資料和統計數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