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3日 · 1.百會穴:兩耳尖往頭頂連成一綫,再從鼻樑往上連綫到後腦,兩綫交叉點處。 2.四神聰穴: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距1吋處,共4穴。 3.神庭穴:前額髮際綫,正中直上量約半吋處。 4.本神穴:神庭穴左右兩旁約3吋處,共2穴。 5.太沖穴:在腳拇趾、次趾夾縫正下方,約兩指距離。 陳醫師續解釋:「頭屬諸陽之匯,6條陽經都會經過頭部,故做頭部穴位按摩,或梳一梳頭,使頭部經氣行的暢通,都有助醒神。 但穴位按摩非只得醒神作用,此屬一個雙向調節的機制,有助調節神志活動,應要精神時就提升陽氣、醒醒神減恍惚;應要入睡時就安神,有助封藏、入陰。 」常感頭痛者,亦可按後頸風池穴,紓緩肌肉繃緊。 若失眠持續,難以入睡但而不知成因,建議盡早求醫,辨清體質和致病源,對症下藥。 作者:吳霆俊. 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2. 2018年12月8日 · 1.內關: 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上內兩吋,適當按壓有助於平衡血壓、穩定心臟。 此穴位為降低中風發生概率的主要按摩穴位,但孕婦不宜按壓此處。 2.合谷穴: 位於手背虎口處,具有強化腦部的功效。 3.足三里: 按壓位於腿部外膝蓋眼下3吋的足三里,則有助於緩解氣虛及心律不齊等症狀。 以上提到的穴位,「小中風」患者可每日按摩3次,每次30壓,一般按摩至產生痠脹感為佳。 除此之外,大家在秋冬季節做好保暖,抵抗外邪,減低天氣異變對心腦血管的不良影響。 【原文: 秋冬保健慎防「小中風」 】 欄名 : 知多啲.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秋風起,三蛇肥」一句為人熟識。 除此之外,原來「秋風起」,都要「小心病痛一齊嚟」。

  3. 2021年11月27日 · 一、拉髂脛束: 把滾筒放在髂脛束下方,前後移動,進行30秒,共5至6次。 二、拉小腿: 雙腳前後箭步站立,謹記後腳要直。 進行30秒,共5至6次。 三、拉大腿: 右手扶緊穩固物件,右腳踝屈向後以左手拉起,維持6至8秒,共10次,換邊再做。 四、拉腰背: 雙手握緊穩固物件,手伸直與背成一直綫,維持6至8秒,共10次。 點擊圖片放大.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原文: 秋涼行山旺季 物理治療師的遠足叮嚀 】 欄名 : 知多啲.

  4. 2021年11月20日 · 利用雙手的大魚際即大拇指根部的肌肉互相摩擦至發熱然後把大魚際放在迎香穴鼻旁和笑紋的交界處輕輕按摩。 用雙食指輕力按摩睛明穴(雙眼內眥與鼻樑交界處),有助通鼻塞。 以上兩組動作重複3遍,每遍按5秒,晨起及睡前做,效果更好。 另外,許醫生亦推介一款食療湯水,有通鼻塞、止鼻癢、收鼻水、減輕鼻黏膜水腫充血及減少打噴嚏的功效,可每天飲用直至效果滿意為止。 鼻敏感茶. 材料:炒蒼耳子15克、路路通15克、辛夷花20克、薄荷葉8克、水1,200毫升. 做法:炒蒼耳子、辛夷花用清水浸15分鐘。 除薄荷葉外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改細火煮30分鐘,隔渣取茶趁熱下薄荷葉,焗至茶溫適宜飲用時即可服用。 作者:張頌婷. 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原文: 肺虛致秋冬鼻敏感發作 中醫師推介穴位食療 】

  5. 2018年11月30日 · 康文署好嘅地方,就係平得來設施都算齊,而且一樣有教練坐鎮,不過就唔好奢望有賓至如歸嘅感覺喇,但就啱晒budget有限嘅人。. 但其實唔少人都聽過話要用到康文署健身室設施困難重重,不過坊間唔見有人詳細咁講下心得,就等積臣今次分享下心得喇。. 康文 ...

  6. 2021年7月24日 · 第三類抽筋就是腦科醫生會關注的情況,就是坊間常稱為「發羊吊」、正確學名為腦癇的抽筋。 此病的成因是腦電波不穩定,引致身體出現不自主、無法控制的動作。 當中涉及的種類有很多,例如可以是局部性抽筋,即病人清醒,但其他部位不自主郁動。 另一種局部抽筋則可能不涉及肢體,而是腦皮層的抽筋,導致患者視物變形及模糊,咀角也會不停跳動。 至於腦癇引起的大抽筋,患者很多時也會失去知覺、手腳抽搐、大小便失禁,有時更會口吐白沫,一般持續數分鐘後會自行停止,否則就要盡快送院治理。 大抽筋發作後,病人也會十分疲累,就如睡眠不足一樣,需要躺下休息好一陣子才能恢復過來,回復元氣。 出現大抽筋的病人,可能過往也有類似的病史,亦已知自己患有腦癇。 假若是首次出現大抽筋,則應盡快求醫,以找出致病的原因,以免延誤治理。

  7. 2019年5月16日 · 發布時間: 2019/05/16 12:13. 最後更新: 2019/05/16 12:15. 分享:. 頸動脈撕裂唔係講笑 做瑜伽、打golf、滑雪都有機會拉傷. 除了高血壓等三高問題會破壞血管健康之外,頸動脈損傷原來很多時也與活動創傷有關。. 打高爾夫球、滑水、滑雪、做瑜伽或按摩時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