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10月27日 · 脊骨神經科是獨立於傳統西醫的醫療體系而脊醫的治療範圍包括骨科關節神經及肌腱等毛病。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主席朱君璞醫生把工作娓娓道來:「但脊醫和骨科醫生不同因為我們強調不打針不用藥不開刀的手法去矯正病人的患處我們又和物理治療師不同因為我們可以為病人斷症簡介脊醫工作按圖) 現代社會已離不開使用電子產品工作和生活,「低頭族」更是多不勝數,然而不當姿勢很容易會令脊骨關節提早退化,為身體帶來不同的痛症不適;脊椎又是連接大腦訊息和身體的重要橋樑,「傳輸」出錯也會引致種種動作協調的問題,也對兒童身體發展有所影響。 朱醫生透露,很多人因姿態不正確而受着關節與肌腱等痛症的折磨,但尋求脊醫治療前,有超過一半病人是在尋求過西醫、專科、中醫、跌打等的治療方案後,才發現可以向脊醫求診。

    • 忽視肩頸痛會引起「連鎖性疾病」?
    • 按摩、藥貼「治標不治本」 脊醫:發現問題宜及早處理
    • 簡單4步自測有否肩頸痛問題
    • 肩頸痛的治療方法|自行拉筋有用嗎?

    雖然肩頸痛可能是由肌肉長期緊張所引致,但患者有機會同時出現頭痛、上背痛,甚至手指麻痺等徵狀。若果仍忽視不理,會演變成慢性勞損,輕則會使肩頸活動範圍受限、令肌肉變弱;嚴重可導致與其他部位相關的疾病,如:椎間盤突出。 而頸部更是不少血管、淋巴和神經的樞紐,當肌肉繃緊時,會令上述提及的軟組織受壓,影響腦部供氧,繼而降低睡眠質素和引起頭痛,使注意力無法集中,亦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

    不少人長年受肩頸痛問題所困擾,大部分患者早期會透過人手、儀器按摩或藥貼來紓緩肩頸不適,這能夠暫時減輕痛楚;可能是「治標不治本」,對於治療痛症普遍沒任何幫助。 梅脊醫提醒,一旦發現有肩頸痛問題,應盡早尋求協助;要正確治療肩頸痛,必須準確判斷痛症原因,並配合專業的治療和適當的生活方式,才能從根源解決痛症困擾。 「若果持續以錯誤方式,即是過度用力按摩;會導致肌肉纖維化、結締組織增生,甚至肌肉創傷。而且長時間對肌肉施加過量壓力,會引起事後軟組織不適,令肌肉更加緊繃或受傷,造成反效果。」

    梅脊醫指出,大家如想知道自己有否肩頸痛問題,可透過簡單4步自我檢測;只需觀察肩頸在保持不動或活動下的狀態便可。若於任何下列情況都能感到痛楚,則代表患有肩頸痛。身體不適人士,請勿強行嘗試。 第1步:嘗試望向頭頂正上方的天花板。 第2步:嘗試向下望。 第3步:嘗試分別向左望及向右望。 第4步:嘗試分別向左側屈及向右側屈;留意當側屈時,耳朵通常碰不到膊頭。

    想治療好肩頸痛,可以先找註冊脊醫了解其根本原因;透過先進檢測技術儀器準確測量肌肉拉扯和骨位歪斜等狀況,取得肌肉受壓指數、肌肉左右平衡度等科學數據作全面的診斷。因為人人病況不同,脊醫針對性為患者定制方案,以有效地減輕由脊椎出現問題而導致的肩頸痛。 梅脊醫也提到,「如患者有需要,亦可自行進行正確的拉筋,包括伸展頸椎的動作。通過適當的伸展,有助拉長繃緊的肌肉、還原肌肉應有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舒緩肩頸痛。」 梅享康,香港註冊脊醫。(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3. 2021年3月22日 · 出版: 2021-03-22 08:00 更新:2021-10-05 18:23. 3. 背痛腰痠肌肉僵硬是常見痛症但背後元兇可能是脊柱側彎。. 經常彎腰駝背單側背重物都會增加脊柱側彎風險有什麼動作可以改善?. 又如何得知有否患脊柱側彎?. 撰文註冊脊醫汪家智. 脊柱側彎在香港 ...

  4. 2020年9月18日 · 註冊脊醫黃頴暘指人體的脊椎有3個部分分別頸椎胸椎和腰椎整條脊椎呈S形卸走在我們走路跑步時為脊椎帶來的震動和壓力。 直頸是指天然的頸椎弧度變直,是都市人的退化性疾病之一。 不少人長時間低頭看電話、電腦,令頸椎的壓力大增,軟骨變緊,肌肉不平衡,導致頸椎由原本的C形拉直,同時令胸肌和肩上斜方肌縮短拉緊,頸部深層肌肉和下背下斜方肌因過度伸展拉長及無力。 開電視外購日本醫學節目《健康原因知多D》其中一集亦曾提及直頸問題,並解釋頸椎變直的過程。 (按圖了解👇👇👇) + 1. 黃頴暘解釋,當頭部前傾愈多,頸椎承受的壓力就愈大,當前傾60度時,頸椎承受近60磅,比起正常弧度時增加接近6倍。 因此,習慣頸部前傾,如長時間玩電話、用電腦、易緊張、心急者及情緒病患者都是患直頸的高危人士。

  5. 2020年5月7日 · 頭痛是不少人的夢魘,偏偏做盡各種腦部檢查,都找不出頭痛原因,到頭來才發現頭痛竟因頸椎錯位? 除了頭痛,頸椎錯位其實還可造成失眠、高血壓、健忘等問題,原因是錯位的頸椎會壓迫到神經線,影響大腦、頸部血管等地方。 為何會出現頸椎錯位? 頸椎錯位又可以如何預防? 撰文:註冊脊醫汪家智. 三十多歲的何小姐是一位文員,大約半年前開始出現間歇性頭痛,初發時只要休息一會或服止痛藥便可消退,但近三個月發作得愈發頻密,一星期會有兩至三次頭痛,時間最少持續半天,更會同時覺得天旋地轉,坐下後站立時最為明顯。 何小姐的情況其實很普遍,一般人都會像她般先服止痛藥,而止痛藥起初對大多數人真的有幫助,但其後會發現頭痛又回來,且漸漸頻密起來。

  6. 2019年9月18日 · 執業脊醫朱君璞在接受記者查詢時亦認同,「覺得舒服是大家在挑選枕頭時的最大準則並就三種睡眠姿勢提供選擇枕頭的建議。 朱醫生指,仰臥、側臥都是健康的睡姿,沒有高低之分,但俯睡(趴睡)會有可能影響呼吸及增加落枕(瞓捩頸)的機會,並不建議。 他亦就「左側睡不好」的說法作補充:「這想法是站在心臟科角度來看,但在脊骨健康的角度來說其實左側或右側就並沒不同。 」(龔嘉盛攝) 1. 仰臥:枕頭要扁. 由於人的頸椎並不是筆直,而是有一個向前約30至40度的生理弧度,因此當大家仰睡時,若選用太厚的枕頭,便會容易令頸部的肌肉繃緊。 一般而言,仰睡人士可選用三至六厘米厚,並以承托力及彈性較強的太空棉枕頭為佳,大家在仰睡時,下巴應與枕頭高度保持水平,這才代表合適。 2. 側睡:枕頭要厚.

  7. 2017年9月19日 · 脊醫提供3大貼士揀選合適床褥包括彈簧結構分佈是否平均按個人BMI以手掌置於腰間測試床褥承托力。 脊骨神經科醫生王俊華表示,假如腰椎與床褥空隙只能放進手指,則表示床褥承托力足夠,若容不下手指,則是承托力不足,有需要更換。 (羅卓敏攝) 除了生活習慣影響睡眠質素,脊骨神經科醫生王俊華表示,睡房的客觀環境,例如溫度、燈光及床褥枕頭等寢具均有影響,其中普遍市民均誤以為床褥硬及彈簧愈多,代表承托力愈強,對睡眠健康較好。 王俊華認為,不能單以床褥硬度及彈簧愈多作準,應留意彈簧結構分佈是否平均、鋼絲品質及回彈性是否良好,令床褥與人體自然曲線貼身吻合,提供足夠承托力。 BMI超過23 應選偏硬床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