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桑寄生茶主要由桑寄生的枝葉部位加工而成為別樣茶的一種。 桑寄生全年皆可採收,但據傳以秋冬季為佳。 傳統上常將其枝葉與其他食材共同熬煮,或煎煮晾乾後泡茶 [1] 。 可用 紅棗 、 雞蛋 或 鵪鶉 蛋、 冰糖 同煮,做桑寄生蛋茶 [2] 。 功效及藥性 [ 編輯] 目前關於桑寄生茶的功效尚無任何醫學實證。 在傳統漢醫學上據傳具有補肝腎、怯風濕、強筋骨、養血、安胎、降血壓等功能 [1] 。 藥性平,不寒不熱 [2] 。 歷史 [ 編輯] 早在清康熙末年的《 生草藥性備要 》,就記載桑寄生作為藥用的內容。 謝啟昆修纂的《廣西通志》亦有桑寄生茶作為茶飲引用的記述,並記載當時廣西梧洲地區的桑寄生茶已經頗負盛名 [1] 。 參考文獻 [ 編輯]

  2. 製作. 桑寄生茶主要由桑寄生的枝葉部位加工而成為別樣茶的一種。. 桑寄生全年皆可採收但據傳以秋冬季為佳。. 傳統上常將其枝葉與其他食材共同熬煮或煎煮晾乾後泡茶 [1] 。. 可用 红枣 、 雞蛋 或 鹌鹑 蛋、 冰糖 同煮,做桑寄生蛋茶 [2] 。.

    • 分佈
    • 形態特徵
    • 醫藥用途
    • 藥材鑑定
    • 醫藥典故
    • 化學成份
    • 外部連結

    分佈於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印尼加里曼丹等地。中國國內分佈於 廣東、香港、廣西、福建、雲南及浙江等省份,模式標本採自於 廣東廣州市。多生長於海拔20-400米的平原或低山常綠闊葉林之中,寄生於70多種植物之上,如:桑樹、榕樹、桃樹、李樹、楊桃、龍眼、荔枝、油桐、油茶、木棉、橡膠樹、馬尾松及水松等植物之上。

    桑寄生是一種常綠寄生小灌木植物,高約0.5-1米。莖枝圓柱形;嫩枝及葉密披鏽色星狀絨毛,有時具疏生疊生星狀毛,稍後絨毛呈粉狀脫落,枝葉變無毛;小枝灰褐色,具小皮孔。葉卵形至長卵形,厚紙質,對生或近對生,頂端圓鈍,基部闊楔形或楔形,全緣,長約2.5-7厘米,寬約1.5-4厘米;側脈4-5對,明顯;葉柄長約5-12毫米。花為傘形花序,1-2個腋生或生於已落葉的小枝腋部 ,具花1-2朵,常見為2朵;花兩性;花及花序披星狀毛,總花梗長約2-5毫米;花梗長約5-7毫米;苞片鱗片狀,長約0.5毫米;花托卵球形或橢圓形,長約2毫米;副萼環狀;花冠花蕾時狹管狀,褐色,稍彎,頂部卵球形,4裂,下半部膨脹,長約2-2.7厘米;裂片匙形,反折,長約4-6毫米;雄蕊長於裂片上;花絲比花藥短三分之二,長約1毫米;花藥...

    桑寄生的帶葉莖枝入藥,藥材主產於雲南、廣東、廣西及福建等地。中藥名為桑寄生, 藥用之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多有著錄,主治腰膝酸痛、小兒背部僵直、肝腎不足之風濕痺痛、肢體偏枯、頭昏目眩、崩漏下血、胎動不安、皮膚或皮下組織代膿性炎症、堅固牙齒、防止脫髮、補養皮膚等,現代藥理表明,桑寄生具有降血壓、抗微生物、抗病毒、抗菌、抗氧化、利尿、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等作用,臨床應用於心絞痛、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壓、妊娠虛腫、產後乳汁不下等治療上 。 故可用治營血虧虛、肝腎不足之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證。對肝腎不足之痹痛尤為適宜,常與獨活、秦艽、桂枝及杜仲、當歸等藥同用,如獨活寄生湯。

    本品乾燥的帶葉莖枝入藥,常寄生於桑樹之上,於冬季至次春採收,除去粗莖後切段,乾燥或蒸後乾燥;莖枝呈圓柱形,質硬,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至紅褐色,具縱向細縱紋,並有多數細小的棕色突起狀皮孔,嫩枝有的可見棕褐色絨毛,長約3-4厘米,直徑約0.2-1厘米;質地堅硬,折斷面不整齊,斷面的皮部紅棕色,木部淺紅色,髓心小,色較深;葉片多已脫落,多為捲曲,展平後呈卵形或卵圓形,頂端圓鈍,基部闊楔形或楔形,革質,表面黃褐色或暗綠色,全緣,具短柄,長約3-8厘米,寬約2-5厘米;幼葉披細絨毛;花果少見,破碎或易脫落;氣微,味淡微澀。本品種載錄於《中國藥典》2005年版,定為中藥桑寄生法定原植物來源種,主要透過薄層色譜法鑑別,以控制藥材的質量。傳統經驗則認為以枝條幼嫩,色紅褐;葉多,葉青綠色為佳。 據本草考證,由於...

    相傳古時江南有一位姓趙的大財主,育有四名兒女,有一年,趙財主最疼惜的小兒子患上嚴重風濕症,初時只為腰酸膝痛,行動不便,後來嚴重至臥床不起。趙財主尋覓多位醫師診治,亦未能治好。趙財主聽說離家十幾里處的南山,住有一位老藥農善治此症,於是趙財主親自前往南山拜訪老藥農請他回家治小兒的病,老藥農診斷後說:「這病拖得太久了,我先開些藥吃吃看,如有反應就還有得治。」,趙財主聽後謝過老藥農,由於南山距離趙財主的家路途遙遠,而老藥農亦年老,於是趙財主叫了一位剛來的小長工,每隔2天往南山老藥農處取藥。日子飛逝而過,轉眼間隆冬到來下起了大雪,趙財主小兒的病亦沒有太大好轉,即使在這種惡劣天氣之下小長工仍得往十幾里老藥農處取藥。一天,小長工踏着一尺厚的積雪出門,他衣物單薄凍得發抖,徘徊於村外,但他清楚完成不了這差事取...

    桑寄生主要含桑寄生毒蛋白、桑寄生凝集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化學成分組成,主耍活性成份為桑寄生毒蛋白 、桑寄生凝集素及黃酮類化合物,如萹蓄苷(avicularin) 、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 (quercitrin)、d-兒茶素(d-catechin)等。當中的萹蓄苷為降血壓及利尿的有效成分。 由於桑寄生也寄生於多種植物之上,因寄主不同,寄生植物本身的物質代謝影響亦不同,使當中的化學成份各異,如寄生於馬桑(Coriaria nepalensis)之上的桑寄生,含有倍半萜內酯類成分,如馬桑寧(corianin)、 馬桑毒素(coriamyrtin)、羥基馬桑毒素(tutin)、馬桑亭(coriatin)等,但馬桑含有毒性,寄生其上的桑寄生不可藥用,誤用可引致驚厥,嚴重可致休克死亡。

    桑寄生 Sangjishe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桑寄生 Sang Ji She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3. 桑寄生茶主要由桑寄生的枝葉部位加工而成為別樣茶的一種。 桑寄生全年皆可採收,但據傳以秋冬季為佳。 傳統上常將其枝葉與其他食材共同熬煮,或煎煮晾乾後泡茶 [1] 。 可用 紅棗 、 雞蛋 或 鵪鶉 蛋、 冰糖 同煮,做桑寄生蛋茶 [2] 。 功效及藥性 [ 編輯] 目前關於桑寄生茶的功效尚無任何醫學實證。 在傳統漢醫學上據傳具有補肝腎、怯風濕、強筋骨、養血、安胎、降血壓等功能 [1] 。 藥性平,不寒不熱 [2] 。 歷史 [ 編輯] 早在清康熙末年的《 生草藥性備要 》,就記載桑寄生作為藥用的內容。 謝啟昆修纂的《廣西通志》亦有桑寄生茶作為茶飲引用的記述,並記載當時廣西梧洲地區的桑寄生茶已經頗負盛名 [1] 。 參考文獻 [ 編輯]

  4. 桑寄生茶主要由桑寄生的枝葉部位加工而成為別樣茶的一種。 桑寄生全年皆可採收,但據傳以秋冬季為佳。 傳統上常將其枝葉與其他食材共同熬煮,或煎煮晾乾後泡茶 [1] 。 可用 红枣 、 雞蛋 或 鹌鹑 蛋、 冰糖 同煮,做桑寄生蛋茶 [2] 。 功效及藥性 [ 编辑] 目前關於桑寄生茶的功效尚無任何醫學實證。 在傳統漢醫學上據傳具有補肝腎、怯風濕、強筋骨、養血、安胎、降血壓等功能 [1] 。 藥性平,不寒不熱 [2] 。 歷史 [ 编辑] 早在清康熙末年的《 生草藥性備要 》,就記載桑寄生作為藥用的內容。 謝啟昆修纂的《廣西通志》亦有桑寄生茶作為茶飲引用的記述,並記載當時廣西梧洲地區的桑寄生茶已經頗負盛名 [1] 。 參考文獻 [ 编辑]

  5. 桑寄生 ( 學名 : Taxillus chinensis ),別稱 廣寄生 、 老式寄生 、 桑上寄生 、 梧州寄生茶 、 苦楝寄生 、 桃樹寄生 、 松寄生 、 寓木 、 宛童 、 寄屑 、 姬生 等 [1] [2] [3] [4] ,為 桑寄生科 鈍果寄生屬 [1] 常綠寄生小 灌木 植物。 桑寄生的 種子 因鳥進食後不易消化而排泄於樹上得以傳播 [2] 。 分佈於 中國 、 泰國 、 越南 、 馬來西亞 、 柬埔寨 、 寮國 、 菲律賓 、 印尼 加里曼丹 等地。 中國 國內分佈於 廣東 、 香港 、 廣西 、 福建 、 雲南 及 浙江 等省份,模式 標本 採自於 廣東 廣州市 。

  6. 桑寄生茶主要由桑寄生的枝叶部位加工而成为别样茶的一种。 桑寄生全年皆可采收,但据传以秋冬季为佳。 传统上常将其枝叶与其他食材共同熬煮,或煎煮晾干后泡茶 [1] 。 可用 红枣 、 鸡蛋 或 鹌鹑 蛋、 冰糖 同煮,做桑寄生蛋茶 [2] 。 功效及药性 [ 编辑] 目前关于桑寄生茶的功效尚无任何医学实证。 在传统汉医学上据传具有补肝肾、怯风湿、强筋骨、养血、安胎、降血压等功能 [1] 。 药性平,不寒不热 [2] 。 历史 [ 编辑] 早在清康熙末年的《 生草药性备要 》,就记载桑寄生作为药用的内容。 谢启昆修纂的《广西通志》亦有桑寄生茶作为茶饮引用的记述,并记载当时广西梧洲地区的桑寄生茶已经颇负盛名 [1] 。 参考文献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