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位於大小腿之間的連接部位。 關於臺灣影評人藝名,請見「 膝關節 (人物) 」。 膝 (knee)俗稱 膝蓋 ,是位於大小腿之間的連接部位。 解剖學定義為從 髕骨 上緣二橫指的水平面到 脛骨 粗隆水平面,包括膝前區、膝後區、脛腓上關節和膝關節等 [1] 。 膝的主要內部組成結構為 半月板 以及四條 韌帶 。 半月板為膝內部 股骨 下端和 脛骨 上端之間的接連處所墊的一塊新月形的纖維 軟骨 組織,作用是緩衝膝關節的震動,以及避免兩塊骨頭的直接摩擦。 另外,它由四條主要的韌帶支撐著。

  2. Q角測量方式. 外翻程度在臨床上可透過「Q角」(英語: Q angle )來估算,Q角是由 髂骨前上棘 (英語: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到 髕骨 線和髕骨到 脛骨結節 (英語:Tuberosity of the tibia) 線所形成夾角角度。. 女性膝伸展時Q角應小於22度,膝彎曲90度時Q ...

  3.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膝 ,俗稱 膝蓋 ,為位於大小腿之間的連接部位。 膝的主要內部組成結構為 半月板 以及四條 韌帶 。 半月板為膝內部 股骨 下端和 脛骨 上端之間的接連處所墊的一塊新月形的纖維 軟骨 組織,作用是緩衝膝關節的震動,以及避免兩塊骨頭的直接摩擦。 另外,它由四條主要的韌帶支撐着。 其中有兩條在膝的兩側,稱為 中側突韌帶 和 外側突韌帶 ,主要功能是防止膝部軸離位;另外兩條韌帶則分別分佈在膝前後方,稱為 前十字韌帶 和 後十字韌帶 ,作用是防止膝部前後移位。 右股骨關節面,從下方看. 右脛骨關節面,從上方看. 這是一篇 小作品 。 你可以透過 編輯或修訂 擴充其內容。

  4. 具膝內翻的患者由於身體承重線內移至關節內側導致在行走和站立時膝關節內側 應力 增加導致脛骨平台塌陷和骨小梁骨折軟骨面摩擦力增高而磨損隨年齡增長而最終繼發膝關節 骨性關節炎 [4] 。 患膝內翻的比例 [ 編輯] 膝內翻的人,比例是比較高的。 在中國,平均可以達到40%。 [來源請求] 病理性膝內翻 [ 編輯] 布朗特氏病 (Blount's disease) 佝僂病. 先天性骨骼異常. 膝內翻的矯正 [ 編輯] 對程度較輕、軟組織源性、生理性膝內翻,主要通過鞋墊、綁腿、夾板、支具、儀器等理療方法矯正,從膝關節兩側施壓,調節膝關節側向穩定結構內外側副韌帶的力量平衡 [5] ,使膝關節角度恢復正常。

  5. 猝倒是一種肌肉功能的短暫性缺失包括輕微的軟弱如頸部或膝蓋的軟弱面部肌肉鬆弛膝蓋無力通常稱為膝關節屈曲」 [11],或無法清晰說話,完全身體崩潰。

  6. 關節炎 (英語: Arthritis )一詞,常被用來指任何會影響 關節 疾病, 症狀 常包括 關節疼痛 和 僵硬 ,其他可能症狀包括發紅、發熱、 腫脹 (英語:Joint effusion) 、患病 關節活動度 (英語:range of motion) 縮小 [2] [3] 。 某些關節炎,除了關節外,也會影響其他器官 [6] 。 發病可能是漸進式,或是突然急性發作 [5] 。 關節炎有超過100多種 [4] [5] ,最常見是 骨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病)和 類風濕性關節炎 [6] 。 骨關節炎常隨年齡增長而發病於 手指 、 膝 和 髖 [6]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侵犯手部與 足部 關節 自體免疫性疾病 [6] 。

  7.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 是指 股骨 和 脛骨 之間的 膝蓋 部位 關節 嚴重傷害的症狀 [3] [4] 。. 症狀包括 膝蓋疼痛 (英语:Knee pain) 及膝不稳 [2] 。. 併發症包括膝蓋附近 動脈 的受損(常見的部位是 膝膕動脈 (英语:Popliteal artery) )或是 腔室症候群 [3] [4]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