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of FV3GFS data assimilation at CWB
地震測報中心的主要任務為:. 監測臺灣地區地震活動:. 利用數據專線將各測站的速度型及加速度型地動信號,即時傳輸至本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及錄存,達到即時監測地震活動的功能。. 目前已蒐錄超過30萬次的地震資料,地震紀錄近300萬筆。. 對於監測斷層活動 ...
疫情期間請遵照防疫相關規定,並留意自身防疫措施及交通安全,詳細資料請參考:中央氣象局官網首頁資料/天文資料下載之「懸日預報」。. 2023/03/01 本局花蓮氣象雷達站至112年4月底進行雷達儀更新作業,更新期間該站暫時停止觀測,. 2023/01/09 「112年氣象 ...
人類活動通過改變大氣中溫室氣體、氣懸膠 (微小顆粒物)和雲的量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最大的貢獻源是燃燒 石化燃料,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氣體。. 溫室氣體和氣懸膠影響氣候的途徑是改變入射的太陽輻射量和向外的紅外 (熱)輻射量,它們都是地球能量 ...
氣象局提供精緻化預報及現代化氣象觀測, 縣市天氣預報, 鄉鎮天氣預報, 各類觀測資訊, 衛星雲圖,雷達迴波, 雨量累積, 閃電, 紫外線 ,..等。
FAQ1.1,圖1.地球年度和全球平均能量平衡估算。從長期來講,地球和大氣吸收的入射太陽輻射量與地球和大氣向外 輻射的長波輻射量是持平的。入射的太陽輻射中約有一半被地球表面吸收。通過加熱與地面接觸的空氣(上升暖氣流)、 蒸發和被雲以及溫室氣體吸收的長波輻射,能量被傳導到大氣中。
陸地和海洋釋放的熱輻射中有很多被大氣,包括雲吸收了,然後又被輻射回地 球。. 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 溫室中的玻璃牆減少了空氣流動,提高了溫室內的氣溫。. 與之類似,地球的溫室效應使 地球表面的溫度升高,但是其物理過程不同。. 如果沒有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