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1. 膽固醇結石. 最常見的膽結石佔所有病例的約80%;通常為呈黃綠色,主要因膽固醇過多而導致。 2. 膽色素結石. 通常由膽色素組成,較為細小並呈暗棕色或黑色。 膽結石的成因. 根據統計,成人的發病率約為10%,即10個成年人便有1個患有膽結石,當中更以40至50歲人士最為常見。 然而,現時醫學界對於膽結石的成因仍然存疑,惟以下因素有機會增加患上膽結石的風險: 肥胖 或長期高脂飲食. 食無定時. 性別(女性比男性更易有膽結石的風險) 年齡. 家族病史. 曾有其他疾病(例如 糖尿病 、溶血性貧血、肝病等) 膽結石的症狀.

    • 生膽石症狀
    • 食得太多太少都可能會膽生石 ?
    • 生膽石一定要就醫 ?
    • 膽石治療方法

    猶記得一位42歲的病人Lily(化名),她任職銷售主管,由於工作和家庭忙,經常食無定時。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自己膽固醇過高,於是自行開始只在早晚進食的節食大計。豈料某天開會時突然劇烈腹痛,全身冷汗直冒,送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有膽石,而膽石更阻塞導致膽囊發炎,需要接受手術切除膽囊。

    導致膽石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未有確切定案,普遍懷疑跟膽汁的濃度失衡和膽囊的收縮問題有關。 膽固醇結石類別 當膽石屬於膽固醇結石類別,便是由於膽汁內所含的膽固醇過多,令膽固醇沉澱,形成結石。 色素性結石類別的膽石 屬於色素性結石類別的膽石,則常見於因溶血性疾病或膽道感染,令膽汁中的非結合性膽紅素增加而容易結石。

    由於生膽石很多時沒有明顯症狀,想知道自己有否生膽石,可接受超聲波掃描檢查。膽石的多少或大小與治療未必有一定關係,更重要是膽石有否引起病徵或併發症。當膽石未有引起疼痛或併發症,大致可予以保守性治療,惟一旦疼痛難奈、或甚有黃疸、發燒等症狀,便是出現炎症或併發症的警號,必須立即求醫。事實上,典型的急性膽石痛並非如一般的胃痛不適,通常比較劇烈,很多時需送院治理。 臨床上,膽石可以誘發各種併發症,例如當造成阻塞時,可引致細菌入血、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其中膽管炎和胰臟炎嚴重時更可致命。

    治療膽石的唯一方法是切除膽囊。現在切除膽囊多以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若膽囊發炎嚴重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進行微創手術,便會改用傳統的開放式手術。 疑問1:膽石與膽不能並存 ? 不少患者都會問可否用手術取出膽石而保留膽囊 ? 醫學文獻上也曾有「保膽取石」的研究,惟後來發現膽石的復發率高,並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疑問2:冇膽以後要戒油 ? 有患者也擔心「無膽」後會影響消化功能,尤其誤以為往後日子可能要全面戒油,但其實由肝臟製造的膽汁,可經膽管送到十二指腸來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膽固醇,因此切除膽囊後並不影響膽汁生產、分泌及消化功能,只是少部份患者術後初期進食較油膩食物時會易腹瀉,但一般屬短暫情況,當身體適應後問題便會逐漸消失,可如常生活。 相關文章:【尿色】深啡缺水起泡因腸道炎?7種尿液看健康每日應小便幾次?...

  3. 2021年11月2日 · 肝臟健康. 【生膽石腹痛是症狀? 身體可以自行排出嗎? 生膽石在香港非常普遍,每 10 人就有 1 人患有膽結石。 不少人在吃飽後都可能會有上腹不適的情況並誤以為是消化不良所帶來的不適但其實這也有可能是患有膽結石的先兆! 今次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就來解答關於膽石的種種迷思令大家加深了解及作自我評估。 作者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日期 2021-11-02. 更新 2023-05-02. 目錄. 膽結石是什麼? 有何種類? 膽結石的成因 膽結石的症狀 膽結石的併發症 醫生如何診斷膽結石? 膽結石及 膽管結石的治療;能自行排出嗎? 膽結石患者的飲食 如何預防膽結石? 膽結石是什麼? 有何種類? 膽結石是指在膽囊或膽管內積聚之膽固醇、膽色素及鈣鹽等形成的結晶體。

  4. 膽石症 (英語: cholelithiasis )是指膽囊中有結石的狀態或由膽囊結石引起的任何疾病 [1] 。. 膽結石 (英語: choleliths, gallstones )則是在 膽囊 內由 膽汁 成分沉澱而生的 結石 [2] 。. 大多數膽結石患者(約80%)不曾有過症狀 [2] [3] 。. 膽結石的患者中,有1-4%每年 ...

  5. 2022年1月16日 · 細粒的膽石較易走出膽管可引致膽管發炎或胰臟發炎但不代表大粒的膽石較常留在膽內不會有問題同樣可引起如急性膽囊發炎的併發症。 其實膽石的大小及數量並非最重要,最重要是病人有沒有病徵。 若病人有病徵,醫生一般會建議做手術;若沒有病徵,一般可繼續觀察,不需立即做手術。 因膽石移動很隨機性,所以病人的病情也難以預測。 有病人被診斷生膽石時,因膽石已「塞住」膽囊管導致持續痛楚,要立即做手術;也曾有病人之前一日診斷生膽石,因沒有病徵而只需繼續觀察,但翌日出現急性膽囊發炎要立即做手術。 飲蘋果汁橄欖油排出膽石沒科學根據. 若病人要做手術割膽石,也要一併割膽,否則膽石會繼續在膽內形成。 而無膽一般對健康沒大影響,肝臟依然會製造膽汁;但部份病人因腸胃未適應到新狀況,手術後初期較易肚屙。

  6. 歷史. 第一次發現膽結石,是在3000年前左右,埃及第二十一王朝(前1085年─945年)的某位女祭司 木乃伊 身上所發現,而在發現結石的木乃伊中最古老的是西元前4800年, 中國 首度發現在 馬王堆漢墓 中的女屍,經過屍體解剖,發現 膽囊 內含有 膽固醇結石 及 膽色素結石 。 在外科治療膽結石方面: 十世紀 , 伊斯蘭教 醫師已知經膽皮管挾石頭。 十八世紀 ,使用套型穿刺針來引流腹壁膿腫。 十九世紀 , 約翰·斯托夫·巴布 (John Stough Babb)做了膽囊切開術取結石。 1882年, 柏林 醫師 卡爾·藍吉巴哈 (Carl Langenbuch)做了世界上第一個膽囊切除手術。

  7. 2024年3月27日 · 1. 膽石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都市病,大約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膽石。 外科專科高彩華醫生表示在大部份情況下,除非膽石太大、出現膽絞痛症狀或其他併發症,否則一般都不需要做手術。 然而,已驗出有膽石的人士必須時刻留意,因為膽石隨時有機會引致併發症。 成年人肝臟每日會分泌500至800毫升的膽汁,由膽囊負責儲存。 當我們進食之後,膽囊便會收縮並排出膽汁,膽汁經過總膽管去到十二指腸,幫助分解食物中的油脂。 如果膽汁不能順利排出或長期儲在膽囊裡造成淤積,又或膽汁成份失衝,都有機會形成膽石。 膽石可分為以下三類. 膽固醇結石:常見於肥胖及長期食高脂肪/高膽固醇人士. 色素結石:常見於有溶血性疾病或膽道感染人士. 混合石(上述兩者的混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