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长老偈经》为《巴利经藏.小部》中的第九部经典,是由七十三位长老比库,所作的521首偈陀的诗集。诗集以长老所作偈陀数量为序排列,一一首者,归为一集;一二首者,归入二集。在《长老偈经》问世不久,就有人为它写了巴利注疏,略述偈陀要旨和作者简历。

    • 概览
    • 生平
    • 经典依据
    • 教法
    • 建立僧团

    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Śā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代,南传和北传的佛教有不同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开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

    记载释迦牟尼事迹的汉译佛典很多,如《过去现在因果经》《修行本起经》《瑞应本起经》《中本起经》《佛本行经》《普曜经》《佛本行集经》《佛所行赞》《五分律·受戒犍度》《四分律·受戒犍度》,以及《释迦谱》《释迦氏谱》等;南传巴利文经典有《小部》等。

    释迦牟尼在世宣佛法口授身传,没有文字记录的经典。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避免佛教教义日久散失,也为了防止其他“外道”异说渗入佛法,对于他的言教进行了整理,是为“结集”。释迦牟尼的学说内容,可归纳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

    释迦牟尼在悟道后,就为创建“僧伽”制度的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僧伽”即是僧团,是出家佛教徒的组织形式。起初只准男性加入,后来妇女也被允许出家。释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团吸纳了社会上各行业的人,如商人、猎人、理发师等,甚至杀人犯也可入教。虽然没有首陀罗加入佛教的记载,但是相对于其他宗教来说,佛教僧团是平等的,没有种姓歧视的。创教初期,释迦牟尼并没有为僧团制订任何制度。僧团的戒律是根据所发生的事件逐渐创建形成的。遇到事件发生时,僧人们就请释迦牟尼做出裁决,他的决定被认为是关于处理此事的“法律”,也就是“戒律”。释迦牟尼所制订的戒律,涉及到个人品德行为,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禁忌。除此之外,释迦牟尼还为僧伽规定了云游乞食、雨季安居和犯过忏悔等制度。这些建制构成了信徒们的宗...

  2. 【释迦牟尼佛涅槃】释迦牟尼佛涅槃在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 ...

  3. 1 心经出处. 2 原文释义. 3 心经内容. 4 佛教意义. 5 甚深境界. 6 艺本作品. 7 作品赏释. 心经出处. 播报. 编辑. 怀禅书法《心经》125×30c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 大品般若经 》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 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怀禅书法《观音心经》局部放大. 《心经》古老版本(爨体吕效廉书)

  4. 虚空藏,梵音 名 Ākāśa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佛教 八大菩萨 之一。 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 世人 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5.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 《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 因缘和合 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 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 ...

  6. 1971年. 笔 录. 恒泽、恒文、杨维连. 具体内容. 序(一) 夫咒者,多义也,总不离秘密灵言、真言。 人者,多端也,此但为「以人持咒」及「以咒持人」之别。 咒如刀刄,会用者,能断生死、出三界。 弗会用者,则违中道,乖真理,增益苦轮。 是故,人之所见不同,咒之为用非一。 谓其人正,而神明,则咒亦如机在括、感而遂通。 苟谓独赖咒立而祈 豁悟 ,此属讹解。 当知咒乃乖之方便,移情化物,全冯感应。 然感应在机,吾人必先以 自力 ,成就有为之用,始臻无为之功耳。 《楞严经》实为楞严咒而说。 欲证咒之妙用,当先解经之玄旨。 欲践无为之果位,得先赴有为之因地。 因之,欲与神咒相应,初步不外发心。 所谓发心,即是酝育心地,栽培智慧种子,使生根发芽。 复用咒之神力,灌溉耕耘,方能成长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