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歌劇綜觀—看四百年來幾個改變歷史的關鍵轉折. (圖為林伯杰所著【一夜變成歌劇通】) 歌劇起源的那ㄧ個精確點,如今看來有點模糊,不一定那麼容易考證,或那麼必要。 但有種說法表示,「歌劇的前身就是希臘悲劇」,希臘悲劇當年的樣貌,就是帶有音樂的戲劇演出,只不過到了今天音樂早已都佚失。 總之,今天我們熟悉的西方歌劇Opera這個字,是從拉丁語的「作品」(Opus)的複數演變而來,是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眾多被復活、重新賦予生命的許多藝術中的一種表演形式。 之後,快速發展,襲捲以羅馬為首的義大利各城市,甚至風靡法國、德國、英國等地。

  2. 2020年1月21日 · 這首詠嘆調需要驅使高音域的聲音,因此劇中角色雖然是女主角的母親,但常由年輕花腔女高音飾演,並成為她們的登龍門。 尤其在德國,因演唱此曲而躍上明星寶座的女高音不少。 這是童話故事。 其中會出現魔法師,以及怪物的化身。 舞台場景不怎麼明確,年輕男主角塔米諾,好像是日本王子。 在18世紀末,一般歐洲人,應該不知道日本在哪兒,出現在舞台上的男主角,一點都不像古代日本王子。 也許,席卡內德與莫札特都想用這種異國情調的設定,引起大眾的注意。

  3. 『參孫與大利拉』(Samson et Dalila )是聖桑(參閱本台「聖桑:大提琴協奏曲第1號a小調」一文)創作的13齣歌劇中,唯一被認為是代表作的作品。 這是一齣3幕歌劇,取材於舊約聖經「士師記」第13章到第16章中,有關參孫的故事。 (有關參孫的故事,請參照維基百科「參孫」條)。 1868年聖桑著手『參孫與大利拉』的作曲,據說,當初是以神劇形式構思。 法語腳本是聖桑表兄弟費迪南‧路麥爾(Ferdinand Lemaire)所寫。 1870年先完成第2幕,馬上舉行非公開試演,未得好評。 1874年(距作曲開始時已有6年)完成全曲,再次試演第2幕。 這次有了一些好評,但巴黎歌劇院拒絕上演。

  4. 筆者很喜歡看老電影﹐大概因為那個年代來得簡單﹐沒現在生活那麼複雜﹐而且電影中的劇情﹐不多不少會給人現實以外的想像空間﹐不過來到60年代卻不一樣的﹐某些電影不再像糖果一樣逗人﹐相反卻是那麼反映現實﹐觸動人痛處﹐最近我看了Days Of Wine And Ro

  5. 就如同將各大門派武功熔於一爐的張無忌,莫札特巧妙地將德國正歌劇、喜歌劇結合在《魔笛》中。. 《魔笛》(Die Zauberflöte)是莫札特生命中最後一年1791年,所寫的歌劇「封筆之作」,也可說是他最著名的歌劇。. 當時他的身體與經濟狀況極差,瀕臨絕境 ...

  6. 2017年5月14日 ·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玄秘曲 (Gnossienne一般都音譯為葛諾辛奴」)是法國作曲家薩悌在1889年到1897年之間譜作的鋼琴曲共有6首。. 其中1890年24歲時譜作的第1~3號3首常被合稱3首葛諾辛奴 (玄秘曲)」而有名。. 曲名Gnossienne,據說是薩悌自己使用 ...

  7. 「四季」出自韋瓦第作品八,那是一組名稱為「和聲與創意的競爭」由十二首小提琴協奏曲構成的作品。 「四季」是十二首裡面的前四首,標題分別是第一號「春」、第二號「夏」、第三號「秋」、第四號「冬」,每一號由標準的協奏曲快、慢、快三個樂章構成。 換句話說,「四季」其實是四首獨立的三樂章小提琴協奏曲,但是因主題(季節)的相關性而被看成一組作品,統稱為「四季」。 「和聲與創意的競爭」出版後,「四季」隨即風靡全歐,韋瓦第多年的音樂努力在此刻攀上高峰。 「四季」的大受歡迎,使得這組作品中的其他幾首曲子嚴重受到忽視,其實其中另外的第五號「海上暴風雨」、第六號「快樂」、第十號「狩獵」也都是相當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