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佛教用语.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一般指“ 般若波罗蜜多 ”(Prajna paramita),“ 般若 ”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 到彼岸 了”。 所以原词指的是“到彼岸的智慧“。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 [6] 般若即是离妄。 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 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 一切法 逮得清净;不住 菩提 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 法性 ,得现清净 圆觉 。 [1]

    • 概览
    • 心经出处
    • 原文释义
    • 心经内容
    • 佛教意义
    • 甚深境界
    • 艺本作品
    • 作品赏释

    佛教典籍

    《观音心经》(又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个字 [1],当时有多种译本,其中以大唐玄奘所译为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bō )若(rě)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guà同挂)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 )多罗三藐三菩提。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dù yí qiè kǔ è。

    观 自 在 菩 萨,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照 见 五 蕴 皆 空,度 一 切 苦 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kōng bù yì sè,sè jí shì kōng,kōng jí shì sè。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舍 利 子,色不 异 空, 空 不 异 色,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受 想 行 识,亦 复 如 是。

    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其显意是指观世音;其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自在菩萨(即摩尼珠)在出出入入。摩尼珠是天目前出现的极亮光团,在它具足能量时,脑中一片光亮,显出观音像来。观(接受)、世音(宇宙信息)、自在(自然信息)。 观自在菩萨,"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讲;"在",即"存在"。"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汉译又作"开士"、"大"、"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据大乘佛教,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说到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

    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从其本性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能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也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

    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更进一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再勇猛精进,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达于涅盘彼岸。"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

    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人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艺本作品《观音心经》是创作者用三维图像化来构思和创作的一件艺术作品。是用一块晶莹剔透的寿山水坑石雕刻而成的。大小为12.0×7.0×3.5cm。作品外观以抽像方式雕造了出神入化的观世音形象,底部则以微画雕方式隐约呈现出大千世界,其上有怀禅先生微刻了玄藏法师译本心经全文,思与神会,同乎自然。艺本作品《观音心经》让人感悟多多,感知不少。

    观音形象为什么以抽像方式雕造?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观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 我国南宋以后,观音菩萨像多以女相为主,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多是女相。佛经说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二应。观音是我们心目中的久已成就的古佛,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而分身百千万,应化三千大千世界广做梦中佛事,示现菩萨等相,寻声救苦,助佛弘化,广度众生。菩萨无极之体,早已超三界之外,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所以这里用抽象方式来雕造观音形象从中会得到更多的感知。

    能用几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玄奘法师译本观音心经”的概略意思吗?

    观音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这件艺术品作者初山倾注了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来创作,怀禅(详见怀禅八大刻)先生也亲自微刻了玄奘译本心经全文。

    心经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2. 佛祖. 【释迦牟尼佛涅槃】释迦牟尼佛涅槃在 农历二月 十五。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 佛陀 在毗舍离城坐 雨安居 ,宣布将在三个月后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 痢疾 ,北传记载为 背痛 )。 释迦牟尼口渴,让 阿难 去给他打水喝。 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 走到拘尸那醯连耶 跋提 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 娑罗树 中间 铺下 卧具(《 杂阿含经 》记载为“ 绳床 ”),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

  3. 梵文 ( 天城体 :कृष्ण;IAST:kṛṣṇa)新译作“ 克里希那 ”Krishna,又音译作“奎师那”,梵文的意思是黑色,因为黑色能 吸收光谱 中的七种颜色,代表了他具有一切的吸引力。. 黑天为佛教 旧译 。. 是 印度教 诸神中最广受崇拜的一位神祇,被视为 ...

  4. [1] 本 名. 般若. 别 名. 剌若. 所处时代. 唐朝. 出生地. 印度 迦毕试国. 主要作品. 《守护国界主陀罗经》 主要成就. 帝赐“般若三藏. 般若 (734—?),唐代密教僧人、译经家。 姓乔答摩,尊称“般若三藏”。 迦毕试国 (今阿富汗境内之Be-gram)人。 据《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经图纪》及《贞元录》、《续开元录》、《宋高僧传》卷三等载,七岁出家,依大德调伏军诵四《阿含》及《阿毗达磨》。 十四岁随师至迦湿弥罗国,学习有部律及《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先后七年。 二十进具戒,二十三岁至中印度那烂陀寺,学习大乘经论,并依智护、进友、智友三大论师,受学《唯识》、《瑜伽》、《中边》诸论及声明、因明、医明、工律和《金刚经》等,并巡礼双林八塔等圣迹,先后达十八年。

  5. 本 名. 乔达摩·悉达多. 别 名. 释迦牟尼. 出生地. 蓝毗尼. 主要成就. 佛教创始人. 目录. 1 生平. 2 经典依据. 3 教法. 4 建立僧团. 生平. 播报. 编辑.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 迦毗罗卫国 (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 净饭王 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母亲 摩耶夫人 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 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 蓝毗尼 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 摩诃波阇波提 抚养成人。 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代,南传和北传的佛教有不同说法。 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 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

  6. 般若经(4张) “般若”是“ 般若波罗蜜多 ”的略称,是指一种 大乘佛教 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 般若类经典在印度出现较早,大约在印度案达罗王朝中叶(约公元一世纪中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