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9日 · 佛在《六波羅蜜多經》中對慈氏菩薩說,在聽到眾生無邊際、佛果功德無邊際時,不僅不應怯弱,反而要發起猛利誓願,永無疲厭地取證。 佛說: “ 譬如有一位菩薩壽命無量,他往東方走過了無量三千大千世界,讓所經國土的每一位有情都得證大涅槃 ...

  2. 2020年12月1日 · 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其餘眾生為了息滅疾病、災難所用的不靈驗的咒語,到了菩薩手中,菩薩尚且能使它靈驗,何況本來就靈驗的咒語。

  3. 2021年2月6日 · 新譯廣論. 《集學論》說:只要首先習慣小苦,便能習慣大苦及極大的苦。 正如一切有情因串習力而產生以苦為樂的想法一樣,若我們慣於修習喜樂想,便能夠在受苦時保持喜樂的想法。 木二、須以最堅穩之心力方能成就安忍.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 ”《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

  4. 2020年11月24日 · 《普賢上師言教》也說: “ 如果遠離了菩提心如意寶,無論見修之法多麼高深莫測,也無益於獲得圓滿正等圓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如果以菩提心攝持,就會成為即獲得圓滿正等之因;但遠離了菩提心,則與外道沒有區別。

  5. 2021年1月28日 · 所以,必須按正確的方法反復串習忍辱。 此處所要遮止的,有兩方面 : ① 遮止受到怨敵傷害時,生起瞋心; ② 遮止見到怨家圓滿時,生起嫉妒不歡喜之心,以及遮止見到怨家衰敗、痛苦時幸災樂禍的心理。 如何才能真正遮止呢? 即依靠思惟以下各種道理,以思擇力即能遮止。 初中分二: ① 破除不忍障樂作苦; ② 破除不忍障利等 ③ 作毀等三。 初中分二: ① 顯示理不應瞋; ② 顯示理應悲愍。 注意:此處兩個“理”字,非常要緊! 實際上,以下都是運用緣起的正理作觀察修,“見緣起”是所有修法的眼睛,倘若具此法眼,便能通達以下修法。 初中分三: ① 觀察境; ② 有境; ③ 所依瞋非應理。 第一,“顯示理不應瞋”,即按正理觀察之後,可以洞察到“瞋恚”完全是一種錯誤的反應。

  6. 2020年11月5日 · 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由大悲的力量,就能推動自心,為了從生死海中拔濟一切有情,而發起決定的誓願;若悲心下劣,就不能如是發願。

  7. 2020年11月29日 · 《集經論釋》中說: “ 有身命梵行障難,近亦如無。若無彼難,縱遠處有,亦當往求。” (如果有身命或者梵行方面的障難,即使附近有傳戒上師,也不能去受戒。若沒有這些障難,縱然上師在遠方,也應去求戒。)三律儀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