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5日 · 有份提出拍攝該紀錄片的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表示,自己責無旁貸,冀各方好好溝通,作出合適處理。 李石玉如透過學校社交媒體向校友發文,指自己退下校長崗位8年,本來不應該再涉足學校事務,但自己作為紀錄片計劃的發起人,面對挑戰和 ...
2023年2月6日 · 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由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於2011年委約校友張婉婷攝制而成,拍攝連同製作歷時十年。 《給》追蹤該校六位性格及家景各異、千禧年代出生的女生,於校舍暫遷重建期間以至入讀大學的成長經歷。 製作團隊最初邀請30多名中一女生「試鏡」,隨後共有12人參與拍攝,最終六名選角誕生。 張婉婷於訪問透露,影片素材共有30萬小時,花了三年時間剪輯逾六個版本,最後輯成現在136分鐘的電影版。 張婉婷推出紀錄片新作《給十九歲的我》,繼早前在網絡上被優先場觀眾發文負評,在張導加入「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後,更引發網民呼籲杯葛。 (《給十九歲的我》電影海報) 2021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次放映 今寫控訴文女生缺席
英華女學校 (英語: Ying Wa Girls' School )創立於1900年2月,是 倫敦傳道會 旗下的女子 津貼 中學 ,現由屬下的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負責管理。 全校學生人數約950人,為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傳統教會名校之一。 英華女學校主要授課語言為 英語 ,採用 長衫 為校服。 目录 1 歷史 1.1 關聯學校 2 歷任校長 3 公開考試佳績 4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5 爭議 5.1 HKG報女學生影片事件 5.2 《給十九歲的我》事件 6 著名/傑出校友 6.1 政府官員及大機構要員 6.2 教育及文化界 6.3 議員 6.4 商界 6.5 演藝及廣播界 6.6 其他 7 參見 8 注釋 9 參考資料
英華女學校校友張婉婷受時任校長李石玉如女士所託,為學校在2012年從半山區舊校舍重建,再臨時遷往深水埗青山道校舍,之後再搬回重建新校的過程拍攝紀錄片。 紀錄片採訪於2011年入讀英華女學校的六名女生。
- 張婉婷
- 黃旨穎
- 黃慧
- 張婉婷, 郭偉倫
其他人也問了
英華女學校是什麼?
英華女學校前校長為何退工作崗位8年?
英華女學校與倫敦傳道會有什麼區別?
李長泰少校是誰?
2023年2月5日 · 涉事的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發文向校友致歉。 導演張婉婷為母校英華女學校拍攝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記錄6個女校生10年來的成長,引起社會討論,惟同時引起有關紀錄片倫理的爭議,其中兩名片中主角近日先後向傳媒反映,曾表明不同意 ...
2015年6月26日 · 母校校長李石玉如女士將於8月退休,身為校友的我,成功邀請她作一次訪談,藉此了解校長心聲。 校長在教育界服務36年,熱愛遠足的她以行山為喻,指其教育生涯十分精采,沿途高低起伏皆樂在其中,幕幕風景亦記憶猶新。
2023年2月5日 · 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今日(5日)透過英華女學校的社交平台發放給校友的信,內文提到作為紀錄片計劃的發起人,面對挑戰和爭議,她責無旁貸,為引起學生和學校種種的困難深感抱歉,並相信現時是英華一個極艱難的時期, 期望校友以愛心、信心、盼望和包容來承載挑戰,讓各方好好溝通,從而作出合適的處理。 2月5日 《給十九歲的我》暫停公映前一日 + 2 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今日(5日)透過英華女學校的社交平台發放給校友的信。 她在內文提到,過去十數小時有關紀錄片的報道,相信令校友們覺得很不安,又指自己退下工作崗位8年,本來不應該再涉足學校事務,但作爲紀錄片計劃的發起人,面對挑戰和爭議,她責無旁貸。 她續指,自己十分重視紀錄片中呈現的每一個生命,其中有她所珍愛的學生。
圖:由石玉如提供 英華女學校,座落中環羅便臣道半山地段,交通方便,鳥語花香,給學生五星級的校園……嗯……且慢,其實這已是一年前的事了,今天的英華女學校,因重建關係而於去年九月暫時遷至深水埗臨時校舍,預期.....
2023年2月5日 · 英華女校前校長李石玉如和現任校長關翰章接受本刊訪問,昨日下午(2月4日)回應《給十九歲的我》紀錄片中有學生表示程序不公義和不尊重被拍攝者權益問題。關校長首先說,他們衷心希望,不會有任何人受到傷害。
從學校重建到心靈轉化專訪英華女學校校長石玉如. 英華女學校,座落中環羅便臣道半山地段,交通方便,鳥語花香,給學生五星級的校園……嗯……且慢,其實這已是一年前的事了,今天的英華女學校,因重建關係而於去年九月暫時遷至深水埗臨時校舍,預期 ...
《 給十九歲的我 》(英語: To My Nineteen Year Old Self )是一齣於 2022年 上映的 香港 紀錄片 ,由導演 張婉婷 執導及旁白、黃慧監製,以六位千禧年代出生的 英華女學校 學生為追訪對象,紀錄英華女學校重建下,她們的成長故事及經歷的變遷的紀錄片。 [1] 在第46屆 香港國際電影節 舉行世界首映 [2] ,並入選 台北金馬影展 2022「華語影像」系列電影 [3] 、第18屆布拉格亞洲電影節( Filmasia )「當代電影」系列 [4] 及第7屆倫敦東亞電影節( London East Asia Film Festival )「紀錄片競賽」項目 [5] 。
2021年6月1日 · 中學校長會榮譽顧問、英華女校榮休校長李石玉如表示,不論社會及政治氣氛如何轉變,校長會仍堅定不移在乎教育專業。 (鄧穎琳攝) 中學校長會榮譽顧問、英華女校榮休校長李石玉如表示,不論社會及政治氣氛如何轉變,校長會仍堅定不移在乎教育專業,包括組織教育研討會、跨界別進行交流。 被問及華英中學重建工程撥款疑因政治因素被抽起,是否反映政治凌駕教育專業? 李石玉如指,不宜評論單一事件或學校情況。 至於學校仍有否空間討論六四? 她深信教師心不死才可有良好服務,如何教育、是否教育也是專業判斷,希望各界信任教育界,留有溝通空間。 每個時間有每個時間嘅挑戰,努力啦! 有時有困難都係好,時窮節乃現,反思下為咩教育,當反思及經歷艱難仍留低,教育心更強! 英華女校榮休校長李石玉如 倡設「教師公會」審批教師註冊
2023年2月13日 · 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發聲明指,十分重視片中呈現的每一個學生,對引起學生的困難深感抱歉,該校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負責人王家輝也 ...